APP下载

程晋国和他的“量身教育”理念

2013-04-23徐玉成郑超锋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民办教师晋国课程

徐玉成 郑超锋

他曾是一名热爱哲学的战士,有过十年的军旅生活经历。转业之后,他担任过许多职务,却对职业教育情有独钟。面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他提出了打造适合中职学生的教育,用“三适”理念助高职学生成才。他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量身教育”理念,认为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他就是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副院长程晋国。

军旅生涯铸就求是品格

1967年12月,程晋国满怀报国激情应征入伍,成了一名雷达兵。在部队,他负责宣传工作,所写的黑板报和通讯稿很受欢迎,不久便调到部队机关编辑工作简报。

由于程晋国工作负责又颇有文采,因此受到部队领导的赏识,为此,一位领导还送给他几本哲学著作。不到三个月,程晋国就读完了这几本著作,这些书拨开了他胸中的团团迷雾,尤其是“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在他头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1970年秋,程晋国被推荐到某空军学校深造。在军校里,程晋国是图书馆的常客。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哲学专著,同时还阅读了黑格尔、费尔巴哈、休谟等人的哲学著作。空闲之余,他利用所学知识,为战友们组装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常年住在高山上的战士们第一次看到了电视节目,像过年一样开心。

十年的军旅生活,使他不仅至今仍保留着军人的姿态,而且造就了他求真、求实、求是的思想作风。1978年,程晋国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党委秘书、武装部长、乡镇党委书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尽心尽职地做好本职工作。

为民办教师“量体裁衣”

1991年,程晋国出任河南商城师范学校校长,负责小学老师继续教育。

商城地处大别山腹地深山区,山区群众居住分散,条件艰苦,当地流传着“登上大别山,云里雾里穿,对面听说话,握手要半天”的顺口溜。据1990年统计,全县人口93.6%是文盲。国家科委扶贫办向商城提出了“扶贫先治愚”,要求商城县人民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脱贫致富的基础工程来抓。

“第一次接触教育工作,很紧张,也很忐忑。”回想起22年前的经历,程晋国依然显得很激动。上任伊始,他带领工作人员翻山越岭,对全县的小学师资情况做了一个全面摸底。“当时全县463所小学,有3300多名小学教师,但其中95%是民办教师,且教师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以东河村小学为例,全校仅有5名教师,只有校长周其鹏上过初中,其他4名教师都是小学毕业。老师们基本上没接受过师范教育,缺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技能。”程晋国坦言培训难度大,自己很有压力。

“虽然条件艰苦,但这些民办教师非常尽职,每天往返几十里到校上课、接送学生,为学生砍柴烧火做饭。”谈及民办教师,程晋国语气里充满了敬意,“他们很了不起,因此我暗下决心要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了更好地发展基础教育,河南省教育厅提出了在五年内逐步将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的计划。根据深入调查情况,程晋国向商城县政府提出了《全面提高民办教师素质的教育意见》,希望民办教师在取得中等师范毕业证后,能按照国家计划指标转为国家在编教师,工资由乡村统筹转为国家财政供给。

县政府很快批准了这项建议,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民办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面对民办老师的学习热情,他及时向省教育厅申报了举办中等师范函授教育的招生计划,计划批准后,全县2800多名民办教师积极报名参加。

这么多人报名参加中师在职函授教育,怎么保证质量是一个大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根基,也关系着全县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当时,取得中师函授毕业证是民师转正的先决条件,绝大多数民办教师参加函授班是为了获得中师函授毕业证,实现转为公办教师的梦想。为了保证教育质量,程晋国组织对全县民办教师进行文化知识与教学方法知识的摸底考试,考试结果表明:有32%的人文化知识考试合格,教学方法考试不合格;68%的文化知识和教学方法考试均不合格。

根据考试情况,他认为对这些民办教师培训不能一刀切,应分类、分层次施教,也不能照搬传统的中等师范教育教材进行教学。为此,他组织骨干教师,认真编辑了分类教育的简编教材(讲义)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他主张采取“过两关”的方式,即过文化知识关和教育教法关。凡是文化知识考试合格的单独编班,可以免修文化知识课,只修教育教法课;凡是文化知识与教育教法考试都不合格的,要修两方面的课程。

针对当年民办教师的复杂情况,程晋国请示省教育厅对民办教师函授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制度,不受两年函授学历限制。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内选修一门课程,学好一门,考试一门,结业一门,这为那些教龄较长、年龄偏大的老教师提供了宽松的条件。

山里的民办教师进城参加一次函授学习,往返要走几十里山路,乘几个小时的汽车,乘车吃住等至少要20多元,而当时民办教师每月工资最高不足50元,这是他们养家糊口的主要收入,而且有时还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学教师,程晋国果断决定利用双休日送教下乡,组织教师下乡设点授课,把中师函授课堂搬到乡镇上去。

一次双休日,他和教务处长检查送教下乡情况。正赶上下大雨,玉子店小学的4名教师因河水猛涨不能到乡里授课点听课,程晋国就带着教师冒着风雨,坐船到这所小学为4名教师补课,一名老教师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河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吴常运等到商城实地调研后,高度评价了商城县对民办教师进行分层次量身教育的方法。在全省中等师范教育会议上,吴常运推广了商城县对民办教师分类量身施教的经验,程晋国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发言。商城师范学校被授予河南省师范教育先进单位,程晋国被评为“河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为中职教育瞄准“靶心”

2008年秋,程晋国来到漯河食品工业学校任副校长。虽然第一次试水职业教育,但他相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办学,一定能办好职业教育。

当时学校学生流失严重,2007年全校在校生规模7100人,到2008年累计流失学生2727人,学生流失已成为制约院校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程晋国找教师、学生座谈,到不同专业、班级听课,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一系列调查,他发现教学脱离实际是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程晋国组织老师对食品质检专业学生进行抽考,“考虑到专业的相关性,当时选择的是初二数学、化学、英语试题,所选试题难度适中。”抽考结果令程晋国印象深刻,参加考试的642名学生中,数学有447人、化学有458人、英语有446人没有及格。

中职生源主要是中招落榜生,70%左右的学生达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此同时,中职教材内容多而难。以当时食品专业大一上学期的课程为例,《数学》有6章,共计20单元300多个知识点,难度上与高中接近,这对中职学生来说过难。《肉制品加工技术》有230多个知识点,近100种生产技术;还有《食品微生物》《肉制品工艺》等专业课程。这么多的内容,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来说,要学好无疑难度相当大。学生在听不懂学不会的情况下,在校日子难熬,只好逃课、厌学、辍学。

在充分了解学情与教情的基础上,程晋国向学校写出了详尽的调查报告,提出教师与教材都要适应学生。在教学内容定位上,他提出教材以初一知识水平为基础、初二知识水平为起点。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他提倡专业课舍弃多而全,调整为专而精,使每人精学一两项拿手的技能绝活,掌握几个熟练的专业技术。同时大幅度删减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分层次教学。

在他的建议下,学院对中专生进行了分类编班、分层施教,具体分为对口升学班和专业技能班。对口升学班主要是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升学教育,专业技能班主要对学生进行专项技能教育。

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打造最适合的教育,这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生逃课的少了,上课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少了。在学院组织学生定期评教活动中,学生满意度由之前的50%上升到90%,学生流失情况明显好转。2012年,学院中专部在省厅检查评估中被评为特色中专部。

求证现代职业教育“圆点”

2009年,漯河食品工业学校升格为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招录了第一届高职生。

食品工程专业的大一新生小杨,家境贫寒,父亲在山西煤矿挖煤,母亲身体不好,家中孩子多。一家人指望小杨能够读完大学,改变全家的困境。在大学里,小杨听的第一课是化学,他感到根本听不懂,心急如焚,又听了两天课,还是像听天书一样,他绝望了。他想到了退学,“我要退学回去,自己的基础差,上课听不懂,考试肯定不及格,也拿不到毕业证,在大学里是白白浪费父亲的血汗钱,不如早点出去打工。”

小杨并不是个例,随着大学扩招,很多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都来到高职院校,但很多人上课听不懂。程晋国了解情况后,对学生退学问题进行了调查,决定在自习时间开设高中文化基础课补习班。

在大学里补习中学课程,这听起来很有创意,其实只是程晋国的无奈之举,他很清楚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面对一群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程晋国陷入了沉思。

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对学生入学成绩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程晋国对高职课程和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他发现高职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同时课程多而全,并不能培养专业专项人才。高职三年实际只有两年学习时间,去掉节假日,实际接受课堂教育只有60周约1440学时,折合为1080小时。而所需学习课程26门,平均41.5小时要学一门功课,这么大的知识量要让学生接受下来简直是神话。同时,课程设置超过了学生的能力限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都是学生啃不动的硬骨头。

通过调查分析,他深刻地认识到,现在进行的高职教育非常不切实际,脱离学情、十分盲目,不管学生需要不需要都要塞给他,不管学生能否消化都要兜售给他。他认为科学合理的教育应该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身施教,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去施教,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承受能力和限度循序渐进,不能超越他们的实际承受能力,否则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将落空。

根据上述情况,他提出了“适量、适度、适用”的三适教育理念。首先,教学内容要适量,把26门课整合压缩到15门左右,努力使各门课程内容相互不重复、不交叉。其次,教学内容要适度,面对高考280分左右的学生,凡是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高数等都砍掉,只讲必要的知识点。再次,教学内容要适用,根据学生就业创业需求开设课程。

按照“三适”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他的倡议下,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从2009年起探索“两个底线”教育,即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底线和专业技能教育底线的标准课程开发,为学生量身定做教材,使学生逐步从多而全、深而难的课程体系中解放出来,学习专一精湛的专业技能,教学效果由此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工作闲暇之余,程晋国依然喜欢阅读哲学书籍,他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方式,遵循客观规律开展工作,我们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民办教师晋国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师旷劝学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民办教师进退
翳桑之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我任民办教师工作时间能否计算为工龄并视同缴费年限
自行车的发明
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回顾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