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峡江县鮰鱼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3-04-18袁敏义龙小平李小勇

江西水产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峡江县网箱加工

袁敏义 龙小平 李小勇

(1.峡江县鱼种场,江西 峡江 331412;2.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西 南昌 330039)

峡江县位于江西中部,属丘陵山区县,交通便利,赣江、赣粤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穿境而过。拥有水域面积12.4×104×667m2,可养水面3.85×104×667m2。1993年引进美国斑点叉尾鮰,2002年将该品种列为农业产业化养殖主推品种,已形成了集良种繁育、基地养殖、产品加工、出口创汇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至2012年底累计发展鮰鱼网箱基地8万m2,加工鮰鱼6000t,创汇2000多万美元。

1 峡江县鮰鱼产业发展现状

1.1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鮰鱼产业链

(1)建立了鮰鱼良繁场。峡江县鱼种场自1993年在全省率先引进斑点叉尾鮰以来,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熟练地掌握了苗种繁育技术。先后通过争取农业部菜篮子工程、斑点叉尾鮰良种场建设、池塘标准化改造等项目资金400多万元,将鮰鱼繁育基地面积扩大到1020×667m2,建立了标准化亲鱼池、苗种池,工厂化繁育设施,完善了池塘清淤、护坡、进排水改造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巩固提高了种苗生产能力,使鮰鱼繁育能力年达4000万尾以上,保证了全县鮰鱼产业对种苗的需求。被评为江西省斑点叉尾鮰苗种繁殖定点生产单位,省级鮰鱼良种场,省级无公害养殖基地,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

(2)建立了网箱养殖基地。峡江县属丘陵山区县,山塘水库多,水域生态环境好,水质优良,而全县适宜网箱养殖水域只有2座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约0.6×104×667m2。自2004年以来先后在吉安市的万安、吉安、泰和、安福、永丰,宜春市的樟树,抚州市的金溪、南城等地大中型水库,按“公司+基地+专业户”的模式,开辟水库网箱养殖基地12个,累计创建鮰鱼养殖基地8万m2。

(3)建立了加工龙头企业。峡江县于2003年在全省率先创建鮰鱼加工厂,起初以开发生产鮰鱼熟食品为主。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2007年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江西省鑫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鮰鱼系列产品成功打入美国市场,被江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批准为重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2008年公司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该企业当选为中国鮰鱼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1.2 建立了比较成熟的鮰鱼产业生产技术体系

(1)鮰鱼种质优良。注重品种提纯和改良,2004年通过国家引种中心从美国引进原种2万尾,2008年美国引种受限制后,2009-2012年加入全国鮰鱼联合育种行动,峡江县鱼种场已被列为全国鮰鱼联合育种二级扩繁基地,鮰鱼种质达到养殖良种标准。

(2)苗种繁育技术成熟。注重苗种繁育技术研究,自1997年在全省率先开展鮰鱼人工繁殖试验以来,先后与四川、湖北的良繁场合作开展繁育生产,与美国大豆协会、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连续3年合作开展池塘80:20苗种健康养殖技术试验项目,与南昌大学合作开展斑点叉尾鮰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等。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熟练掌握了鮰鱼现代育种新技术,配置了先进的孵化和暂养设施,鮰鱼繁育技术居全省领先水平。

(3)成鱼养殖技术先进,成果显著。坚持以幸福水库网箱养殖为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水库网箱养殖。通过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生产应用,总结了网箱养殖鱼种、夏季鱼苗运输、膨化饲料投喂、网箱微孔增氧、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能,开展的《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技术研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栉苔虫对网箱养殖的危害与防治》获吉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4)培养了专业化科技服务队伍。为提升产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县水产站升格为县水产局,从鮰鱼产业技术服务的队伍中选聘了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员充实水产技术力量,在基层水产技术服务推广机构整合设立了水产局河东、河西区域站。通过争取水生动防项目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配备了病防员,配置了水质检测、病害化验等设备,建立了备案基地;通过双学二培三带、阳光培训等形式培养了一批养殖专业户及产业工人。

1.3 地方政府对鮰鱼产业大力支持

自2002年把鮰鱼产业定为农业特色产业以来,加强了该产业的组织领导和扶持力度,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产业领导小组和鮰鱼产业办公室,确认了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每年根据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灵活制定鮰鱼产业化实施意见,积极鼓励干部投身鮰鱼产业创业,促进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05-2011年,每年从县财政上安排一定的产业化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服务、养殖补贴和企业贴息,同时通过金融部门为鮰鱼合作社养殖户给予每年每平方米500元的贷款,为加工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等。

1.4 鮰鱼产业现状

受美国市场需求及国内消费市场拉动,从2003年鮰鱼加工兴起到2008年是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农户养殖积极性高、水库网箱养殖跨县布局、地域广面积多;其后受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鮰鱼加工产品国际市场依赖单一,致使该县鮰鱼产业开始进入低谷时期,鮰鱼加工出口企业减少生产甚至停止加工出口,鮰鱼养殖户积极性受到打击,鮰鱼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2010年以后,鮰鱼加工产业随着国内市场的拓展,迅速抬升了鮰鱼市场价格,成鱼每kg20~24元,水花鱼苗每万尾800~1000元,鮰鱼产业发展有所回升,随着国内鮰鱼加工原料价格处于高位,加工出口企业难以承受成本压力,缩减产量,致使成鱼市场需求量减小,该县鮰鱼养殖业再一次受到冲击;现阶段,该县鮰鱼产业仍处于低迷状态,同时美国市场也正遭受越南巴沙鱼的挤压,到2012年12月鮰鱼出口价每磅2美元以下,成鱼跌至每kg10元以下,鮰鱼水花鱼苗由每万尾500元跌至50元,产业形势不容乐观,当前该县鮰鱼产业正处于艰难的发展时期。

2 峡江县鮰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鮰鱼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为:一是受贸易壁垒的制约,从美国引种受限制,使鮰鱼原种亲本更新需要参加全国联合选育补充;二是发展网箱养殖水库资源不足。该县大中型水库可供网箱养殖水面只有0.6×104×667m2,限制了鮰鱼养殖发展空间,加工原料鱼不足;三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鮰鱼出口行情不好,加工厂微利甚至亏本,加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养殖鮰鱼基本上转为国内鲜销市场;四是出口创汇企业资金周转慢,受美国新法案的影响,产品从出口口岸到进入超市,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影响资金回笼;五是融资较为困难,受地方财政总量小,银行贷款指标少、数额小的限制,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六是鮰鱼成鱼市场价格不稳定,民间养殖积极性不高,在饲料、劳力成本大幅上涨的行情下,当价格跌至每kg12元以下,养殖就有亏本的风险;七是鮰鱼产品深加工开发品种少,增值利润低,没有很好的开拓国内消费市场等。

3 对峡江县鮰鱼产业发展的建议

该县鮰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良好的产业发展体系,打下了较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越南巴沙鱼对我国鮰鱼产业的冲击,全县鮰鱼出口形势不好,养殖面积减少、企业加工出口减少,产业不景气。为摆脱困境,目前该县企业已把市场由国际向国内开发转变。随着国内市场成都、贵州等地消费兴起,鮰鱼将成为国内本土化大众消费的水产品。目前该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在建,3年后库区将新增几万亩优质水面,具有良好的发展鮰鱼产业有利条件。

(1)搞好产业规划布局。策应全省及全国鮰鱼产业布局,结合峡江县鮰鱼产业发展现状,抓好产业基础较好的鮰鱼良种繁育和产品加工。进一步健全完善鮰鱼良种繁育设施,打造国家级鮰鱼良种场。积极加入全国联合育种组织,提纯选育出峡江品系优质鮰鱼亲本。巩固和提升现有鮰鱼加工能力,多产品、多工艺、多层次开发系列新产品,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2)实行标准化养殖。从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加强养殖水域环境保护力度,规范水库库区养殖环境,选择水源好、水质好、无污染的水域开展养殖。定期监测养殖水域渔业环境,查处农业污染行为。严格按照HACCP质量认证的要求,全程加强备案基地质量监控和病害监测,实行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用药、统一技术操作等规程,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

(3)建设好加工企业。积极引导加工企业与市场信誉好、创新能力强、经济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合作,发挥名牌战略优势,紧跟国内外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开发鮰鱼新产品,做成加工精品。由传统的冷冻鱼片向罐头、单体保鲜、净化小包装方向和功能产品发展,积极发展鮰鱼火腿肠、鱼冻、鱼丸、鱼面、休闲食品、调味方便食品、仿真食品等,利用低值的、分割边角等原料加工成鱼糜和鱼糜制品,提高鮰鱼产品的附加值。

(4)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好鮰鱼产品进城、下乡、出口工作。以加工基地为基础和依托,建设形成集贸易、冷链物流、仓储、加工、展销、特色餐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并带动区域内重点产区市场产品集中。同时与各大型超市、酒店搞好对接。形成大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加快水产电子商务和信息中心建设,实现网上交易,促进鮰鱼产品流通。

(5)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鮰鱼产品生产,实行渔业生产全过程监督,实行标准化财政补贴,建立比较完善的无公害鮰鱼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培训推广、信息交流和市场体系。积极进行绿色、有机产品申请、认定、认证,提高健康养殖水平,全面推行规范饲养。

猜你喜欢

峡江县网箱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峡江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峡江县发展蓝莓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建议
峡江县湿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利用建议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