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马岩波在全省渔业渔政工作会上的讲话(摘编)

2013-04-18

江西水产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渔政渔民水产品

1 渔业发展态势良好、成就喜人,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2年,全省渔业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部渔业局和渔政指挥中心大力支持下,以“一六三二”总要求为统领,全方位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不断提升渔业生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切实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江西充分利用水情好、政策强、市场旺等有利条件,趁势而上,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种种挑战,渔业工作亮点纷呈,可圈可点。一是水产品出口逆势上扬,全年自营出口突破3亿美元,提前3年完成“十二五”规划,鹿心社省长、姚木根副省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好,江西优质农(水)产品出口大有作为”、“农产品出口,特别是水产品出口增长30%以上,真不容易”,农业部渔业局为此专门发来贺信,祝贺江西水产品出口名列全国内陆省份前茅。二是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惠渔强渔资金突破5亿元,渔民人均年纯收入年增长突破1000元,均创历史之最。三是创建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达356家,总面积突破150万亩,示范基地草鱼免疫率达90%以上,水产健康养殖水平居全国前列,姚木根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水产品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菜肴。江西水资源丰富,水质很好,发展淡水养殖大有可为。要实施好现代渔业建设工程,力争水产品产量、健康养殖水平、水产品加工等再上一个台阶,带动渔民增收致富”。四是《江西省渔业条例》顺利实施,首次提出了稳定基本养殖水域面积理念等新举措。五是增殖放流以“四大家鱼”为主的经济鱼类苗种15亿尾,大鲵、胭脂鱼、棘胸蛙等珍稀物种164万尾,规模创历史之最。全年成功救护被困、搁浅、受伤江豚21头,鹿心社省长、凌成兴常务副省长以及姚木根副省长作出批示,高度肯定了渔政部门所做的工作。六是以创建“平安示范县”为抓手,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渔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2 强化理念,树立信心,科学把握渔业发展新形势新挑战

2.1 水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提高水产品生产能力,保障水产品安全供给面临新挑战

随着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水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刚性增长。2012年全省水产品省外销售110万吨、省内销售70万吨、用于加工56万吨,一些高端水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增幅较快。水产品供给已经由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结构性紧缺。并且,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高度关注,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元。今后,水产品供给、产业结构、质量安全的任务将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加强水产品健康养殖,着力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稳定200万亩基本养殖池塘不动摇,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

2.2 渔民收入不断提高,在高基数下促进渔民收入较快增长面临新挑战

牛盾副部长在全国渔业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2020年渔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具体要求。从整体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看,实现渔民收入“同步”和“倍增”,难度不小,困难很多:从增长趋势来看,近几年渔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市居民,但是由于基数较高,增幅还是低于农民收入,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3.6%,渔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2.8%。从收入结构来看,渔民收入中来自渔业的比重逐年下降,而来自非渔的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上升,2012年渔业人均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1550元,比2011年的1347元增加202元,增幅1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紧紧围绕渔民增收的核心,着力挖掘渔业内部增收潜力,综合利用渔业资源,发展特色高效渔业和休闲渔业,不断增加渔民务农收入。

2.3 渔业生产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阶段,提高渔业生产效益、保护渔民生产积极性面临新挑战

近年来,渔业生产成本快速增长,渔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走高,池塘租金和融资成本不断上涨,人工成本更是快速提高,渔业比较效益仍是较低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惠渔强渔政策的落实,着力发展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提高水产品加工率,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渔业经营主体,为从事水产业发展的渔民、企业家争取更多效益。

2.4 渔业资源利用强度较高、效益转化率低的矛盾仍然凸显,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后,江西渔业率先实施了市场化改革,推行“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实现了渔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加深了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目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并未遏制,水域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池塘养殖污染也日益凸显。显而易见,依靠资源消耗的渔业发展路子已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着力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养护,大力推进绿色生产,努力实现渔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促进全省渔业可持续发展。

2.5 渔业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和装备支撑、提高科技贡献率面临新挑战

目前全省渔业科技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全国比,与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的要求比,依然有较大差距。主要是重大创新成果不多、应用转化率不高、创新型人才不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等。比如水产良种覆盖率刚过70%,远远落后于种植业和畜牧业;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研发落后,养殖、保鲜、运输、加工环节不合理使用药物现象较多;一些高档鱼类养殖中投喂天然鱼虾量大,配合饲料使用少。这些现状和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全省现代渔业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真理,着力提高水产科技水平,在新品种培育、水产健康养殖、资源养护、节能减排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使渔业强省之路建立在依靠技术进步和从业者技术素质显著提高上来。

3 同心同德,务求实效,奋力开创渔业工作新活力新局面

3.1 强化渔业体系支撑,进一步增强渔业发展活力

一是强基础体系。从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科技进步、人才队伍四大方面入手,着力强化现代渔业发展的基础保障。重点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渔业生产条件,继续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和良种扩繁场改建,推进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创建,加快水产原良种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适时开展养殖权、捕捞权抵押贷款等涉渔信贷金融政策调研,鼓励和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渔业生产领域,进一步强化渔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渔业科技投入,加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队伍和基础条件建设。优化渔业机械装备结构,提升渔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培训和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新型职业渔民。

二是强产业体系。随着渔业发展形态的变换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渔业生产领域加快向产前、产后延伸,渔业分工合作进程明显加快,现代渔业已经发展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和储运物流业,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提高养殖渔民在产业链条中的收益分配比例,真正实现既“强龙、增值”,又“固本、富民”,让广大渔民平等参与到渔业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三是强经营体系。针对现阶段渔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小、经营主体分散的实际,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扶持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积极打造“鄱阳湖”等区域知名水产品品牌,不断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提升渔业市场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渔业基本经营制度,尤其是水域滩涂使用和渔业资源利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渔民养殖权不稳定,捕捞权不清晰,严重影响了渔业持续发展和渔区和谐稳定,需要我们努力破题,推进改革。

四是强市场体系。根据全省水域分布情况和不同地区的渔业资源禀赋,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完善南昌、九江、宜春三个水产品交易专业市场,提升环鄱阳湖区优势水产品(含生产和加工出口产业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水产品生产流通特点,继续实施“东进南下”战略,建设一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水产品展示展销点。大力发展水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参与农业会展经济,尝试进行水产品专项会展和推介。推动水产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推广“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

五是强服务体系。要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方面加大服务。总的方向是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主导作用的同时,促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市场化。

要进一步强化渔业的基础性、公益性职能,争取渔业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中的应有地位,进而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鼓励支持经营性组织参与良种和渔业机械示范、统防统治、产品营销、信息提供等渔业生产性服务。

3.2 强化渔政执法,进一步提升渔政管理水平

一是抓履职意识。2012年全国渔政工作会提出的,要求广大渔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和强化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意识等“五种意识”,归根到底就是履职意识。在全省现代渔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维护渔业生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在鄱阳湖区,要严格按照“控制总量,杜绝增量,消化存量”的要求,坚持并完善渔船“双控”制度,建立渔船捕捞退出机制,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坚持和实施禁渔期制度,进一步做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扎实开展“平安示范县“创建活动,狠抓渔船检验质量和渔业船舶日常监管,全面推进渔业互保工作,切实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水平。规范涉渔工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损害和修复评估,建立健全渔业生态补偿机制。

二是抓制度建设。渔政队伍要发展,制度建设是保障,其根本在于强化责任、约束行为,重点在推动渔政队伍的规范化建设。目前,各地渔政机构名称仍没统一,执法文书样式各异,执法装备和人员参差不齐,部分县区连制服都没有规范。规范化建设就是要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认识问题,将尊重法律、敬畏法律、捍卫法律作为渔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再者,要坚持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相分离,做到权责明晰,并规范渔政机构名字。三是要针对最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制定操作规范,认真执行农业部制定的《渔业行政执法六条禁令》,推进渔业行政执法文书电子化制作软件及统计软件的使用。要确保我们渔政执法是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力争成为农业执法的表率。

三是抓能力建设。渔政事业的做大做强,归根到底靠能力建设,没有合格的人才,没有必要的装备,我们就无法谈什么依法行政。一方面,要强化渔政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装备建设,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队伍,增强渔政执法的手段和能力。2012年,我们充分利用中央财政资金,立项了7艘50吨级渔政船和22艘渔政快艇,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加快建设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渔政船(艇)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同时,今年国家正加大对渔业、渔政事业投入,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未雨绸缪,做好执法装备前期准备和规划修订工作,积极争取渔政装备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渔政渔民水产品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江苏省首艘内陆湖泊100吨级渔政船在 高宝邵伯湖首航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黑龙江四艘渔政船建成下水投入使用
日称中国渔政船再过钓鱼岛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