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班级文化与班风、学风建设探析——以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为例

2013-04-13刘纪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班风学风

刘纪刚,吴 迪

(1.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辽宁大连116650;2.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沈阳 110818)

艺术院校班级文化与班风、学风建设探析
——以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为例

刘纪刚1,吴 迪2

(1.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辽宁大连116650;2.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沈阳 110818)

在分析总结班级文化的定义、作用的基础上,探讨班级文化与班风、学风建设的关系,并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探究艺术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班级文化;艺术院校;学风建设;班风建设

一、班级文化

1.班级文化的内涵

关于班级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存在很多的观点。比较典型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爱德加·沙因教授,他将班级文化定义为在班级同学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同学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1]。简言之,班级文化就是在班集体内所形成的成员共有的并区别于其他班集体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始终贯穿于班级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复合体,是全体成员(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形成班级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因此,进一步强化班级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提高思想教育水平、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2.班级文化的作用

(1)班级文化的推动作用。班级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平台,班级对学生的影响常常是潜移默化的。群体对某一成员的认可,常常会使其产生极强的成就感,从而导致其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艺术院校学生个性张扬、表现欲强,这一点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班级文化的导向作用。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其成员的思想、意识、观念等各个方面是在相互影响中逐渐形成班级成员趋于统一的共同倾向。班级的整体风气对每一名成员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无形的驱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班级的大多数成员选择顺应主流,也只有如此才能被集体所认同,从而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3)班级文化的规范作用。在一个班集体中,其成员能够被整体所接纳和认可,其前提是必须自觉地根据一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有关要求会通过学校教育和集体活动影响学生,如各种规章制度、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等等,进而规范学生的发展方向,规范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2]。

二、班级文化与班风、学风的关系

1.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重要途径。高校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以班级文化为载体,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塑造人生观、价值观,是加强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树立典型、“奖励先进,带动后进”等方式引导和提高班级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的有关活动,如考前动员、考风考纪教育、学习经验交流等。

2.班级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推动力。“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大学初期就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学习态度,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班级文化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之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3]。班级要积极组织和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动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三、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

1.高度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课学习。首先,艺术院校学生从小开始专业学习,如小提琴、钢琴、舞蹈等专业的学生要从三四岁开始,家长高度重视其专业课的学习,这就导致了其专业情节非常浓厚,其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专业学习上;其次,在艺术院校高考中,学生要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且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因而在对待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态度上,学生通常更重视专业课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导致其发展不均衡。

2.个性张扬、表现欲强,缺乏组织纪律性。由专业性质所决定,许多音乐和舞蹈专业的学生从小就离开了父母,开始了独立生活,如在我院附中近八成的学生在校寄宿,而其中最小的年龄仅为8岁。他们从小学着独立,开始接触社会。进入大学学习后,因为专业的特点决定其要参加更多的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了他们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实践能力,突出表现为个性张扬、表现欲强,但另一方面也致使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较为欠缺,表现为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不强[4]。

四、艺术院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班级设置一般按专业方向划分,同一班级的学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如:年龄相仿、心理特点相似、学习目标相近、学习和生活规律基本相同等,这是开展行为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有力切入点,对于艺术院校学生尤为重要。紧密结合专业学习、就业形势和社会热点开展思想教育将为学风建设提供理念支持,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艺术院校学生个性突出,表现欲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因势利导,运用各种方法,调动每一名学生,增强其主人翁意识,积极建言献策并主动承担任务,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大家都参与到其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艺术院校学生缺乏一定的组织纪律性,因此在尊重其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在日常管理中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坚持集中。班主任和辅导员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善于引导和启发,保证班级积极、健康地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结合艺术教育“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师要发挥教书育人的职能,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教育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并注意言传身教,从而促进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的形成。

4.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艺术院校学生组织观念相对淡薄,因此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团干部队伍就尤为重要。班团干部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除配合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外,要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广泛听取建议,同时还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艺术实践活动等,为每个成员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其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使命感,并且还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加以完善[5]。另外,班主任和辅导员也要帮助班团干部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和道德修养,提高组织能力、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威信和号召力。

5.创新班级文化载体。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多种班级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班级风气。班主任和辅导员通过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能力的舞台,同时也培养、锻炼学生和学生干部的各种能力。这种教育形式既生动活泼、不拘泥于说教,学生又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达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6.搭建班级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网络的普及对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其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教育者要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加强正面宣传,营造文明、向上的氛围,建设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如:建立班级网页,开辟班级论坛,建立飞信群、QQ群及其空间等,通过师生间的即时和非即时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进一步增强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地解决学生困惑,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实践证明,结合艺术院校专业特点,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同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进步。然而,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多元化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艺术院校的教育者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模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艺双馨的高等艺术人才。

:

[1]冀丽.塑造班级文化,完善班级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2):15-16.

[2]李明.简析大学和谐班级文化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下:156-157.

[3]梁红霞,萧家芳.高校班级学风建设的实践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2):89-90.

[4]刘纪刚,赵生强,齐凯.主题教育在音乐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0):105-107.

[5]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1)上:116-118.

G641

A

1001-7836(2013)01-0020-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3.01.007

2012-08-29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2011年立项课题“艺术类院校与普通类院校班集体建设比较研究”(JGZXS1146)成果之一;立项课题:2012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鲁艺’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刘纪刚(1980-),男,辽宁海城人,沈阳音乐学院附属大连音乐舞蹈学校党支部书记,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院机关党支部书记、学生管理工作部副主任,硕士,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吴迪(1980-),女,辽宁沈阳人,辅导员,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班风学风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