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楹联与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建设之关系(上篇)*

2013-04-1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先进性大学院校

韦 良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旅游分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一、大学文化及其先进性

在中国,“大学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文化研究热潮的悄然兴起而逐渐浮出水面的。诸如“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核心命题的论争,便是关于“大学文化”本体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与显著生长点。时至今日,“大学文化”已然成为社会有识之士、高等教育研究者、大学制度设计者、高校管理者、普通教师、在校大学生甚至大众所津津热议的话题。究其缘由,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大学这一原先略带神秘色彩的事物最大程度地走向了民间,在大学完成自身祛魅继而成为寻常之物的同时,因为高等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使得社会各个阶层在以自己的立场和话语言说大学之际,对大学的纯粹性、先锋性、高尚性、时代引领性等内在价值总是满怀特殊的期待。这就意味着公众对诞生于大学这一特殊空间的文化形态产生浓厚兴趣是有其广泛的心理基础作为支撑的。另一方面,同样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在大学的数量与规模显著扩张的同时,其人才培养的质量非但没有得到同步跃升,反而是普遍下滑了。有感于此,人们一边抨击大学的盲目扩招和千篇一律,一边又开始认真反思“何谓大学”的本质命题。于是,延伸出“如何培育一所大学的个性并使之区别于他者”,“一所大学如何培养富有自身特色的人才”,“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究竟何在”等系列课题。显然,这里所提到的诸多问题已经触及到“大学文化”的核心。概言之,因为全社会对于理想大学所应有的内在标准拥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而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的状况却无法满足公众的想象性期待,是故,围绕着“大学文化”所展开的全部论争与研讨,方才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迄今为止,在给出“大学文化”的具体定义方面,国内外无数研究者已经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尽管总体呈众声喧哗之势,然而锁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角度来规范“大学文化”的基本范畴,则可以说是大多数概念提出者的共识。比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如北京大学教授赵存生等提出的,“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具有先导性、创新性、综合性等特点。”[1]由此可见,所谓大学传统抑或大学精神,实际上指的正是大学的文化传统和大学的文化精神。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大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先进性是大学文化的题中之意。大学文化的先进性始终建基于大学本身的先进性之上,而大学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学术与道德两大领域。大学在学术方面的先进性可用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一语概之,说明大学是先进思想、观念、科技、艺术、文化等的生产中心。而所谓大学在道德方面的先进性则意在突出大学作为道德理想主义化身和理想生命范式所在的功能,强调的是大学作为检测一个社会健康程度、景气指数和公民精神状况的重要考量依据的价值。只有学术与道德互不偏废,并能始终彰显出各自的先进性,才能成就一所大学的先进性,这正是先进大学文化的根本所在。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内为数众多的大学并没有按照学术与道德齐头并进的理念来培育和发展各自的先进文化,致使大学文化的先进性仅仅顾及了学术并主要是科技理性的一端,而作为道德高地、精神原乡、心灵圣殿的大学,其在道德领域、人文领域的先进性显然没有被发掘并建构起来。对此,早有研究者指出,“就大学人才培养来说,人文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譬如发展人文学科、培植人文精神,可以创设多学科相互碰撞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全脑开发',形成创造动机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利用人文学科直接参与社会问题的研究与治理等等。21世纪先进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之一就是在继续弘扬科学理性的同时,不断促进人文文化的创新,并找到两者结合的内在机理。惟其如此,我们的大学文化才是一个完整的、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质文化。”[2]此外,朱友岗同样认为:“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就是维护大学精神与物质世界的美妙和谐,维护大学作为‘社会良心’的美誉。”[3]这些观点提示我们,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引领性、战略性功能,与大学文化的先进性即先进的科技文化、人文文化、道德文化、精神文化、信仰文化、价值文化等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只有大学具有高格调的文化品位,在社会上塑造了使人信得过的美好形象,能够持续地产生文化科学方面的辐射作用,才能在社会发展中肩负起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使命。”[4]

二、高职院校建设先进大学文化的现实语境

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仍然称得上新生事物。纵然如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在学校数量还是在学生规模方面,高职院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对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急剧膨胀的特定现实,也得益于高职院校始终将职业能力训练放在教育教学之首要位置的鲜明定位。两相对接,造就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高职教育大发展的盛况。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数目惊人的中端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已经满足了市场对于这类人才的数量需求,并使之接近于饱和。从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在经历了头十年的高位态势之后,已经开始趋于下滑,同时伴随着整体就业质量的下降和短期内跳槽次数的增加。这些状况都表明,目前就业市场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的消化能力已经接近于最大化。然而,这只是表层现象。就当前我国产业格局建设仍处于初期的事实而言,技术技能型人才领域的市场缺口应当是非常庞大的。因此,从理论上说,高职院校仍可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保持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全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持续供应各个领域所急需的人力资源。是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趋于饱和的现象是非正常的。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劳动力市场对于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那种特定类型的毕业生的需求已经趋向饱和。这一解释的潜在信息是,当前高职院校正培养的所谓技术技能型人才,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再是用人单位真正所急缺的人力资源。现实是最好的导师,它提醒所有高职院校的办学者、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两个道理:(1)仅仅知道一味地对接产业、行业格局是不够的。区域性产业、行业格局是在不断调整中的。今天的优势产业、特色行业不等于其明天依旧有优势和特色。盲目对接地区产业、行业的结果,很有可能带来学校整个教学生态的不稳定乃至混乱和迷失。被不稳定的区域性市场格局牵着鼻子走,就不可能真正用前瞻性眼光,用恒心、时间、毅力去培育足可支撑学校广泛知名度、美誉度,并极具品牌优势和示范效应的特色专业。(2)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仅仅对接现有企业(行业)工作岗位职责,并将之视为高职学生被就业市场快速接纳的所谓准入门槛是不够的,也是盲目的。因为,工作岗位职责具有行业差异性、地区差异性、层级差异性和易变性等特点。故而,严格依照当前某一工作岗位具体职责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具有明显的偏颇性与局限性,可能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不科学、不合理和不完善,从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支撑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急功近利性,既成就了规模扩张期的辉煌,也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高职院校这一功利性心理如若得不到认真反思和及时纠正,非但其为社会持续提供优质人才资源的功能将受到重创,并且其本身的存在价值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受到严重质疑。惟其如此,方可认为,高职院校确实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思原有办学理念,并按照优质人才培养内在规律重新探索教育方略的时候了。就此问题而言,国内外许多知名高校在先进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已经收获的成功经验,可以并且应当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过程中的有效资源和有益镜鉴。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期承接规模扩张期而来。而所谓内涵建设需要完成的核心目标显然是培育起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先进文化。过去十数年间,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一直充当了就业的“准备机构”,无心探索和建设自身的先进文化,外加办学历史短暂等因素的存在,致使占据高等教育一半份额的高职院校却在先进大学文化建设的舞台上集体失声。于是,在数以千计的高职院校中,难觅个性独特者、文化先进者、精神厚重者、核心理念不可复制者、人才培养异常成功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面目是不甚清晰的,甚至是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的。众多高职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全面滞后以至缺失,带来的是不同学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无限趋近,毕业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专长与短板的无限接近。如同生产线上出来的产品,其型号、规格、质量、重量、价值、价格等都是极其相似的。唯独缺少的恰是这个产品独具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后续发展能力,而市场对于这类无特色人才的需求终究是有限的。通过这样的理性分析与梳理,我们可以深度揭示出,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开始趋紧的根源所在:人才的同质化,以及由人才的同质化所带来的市场需求的相对饱和,甚至结构性失业。笔者认为,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的关键,正在于培育并建设好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换言之,在于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

三、作为先进大学文化建设重要抓手的中华楹联

有学者指出:“先进大学文化的基本特质决定了其具有导向与激励功能、约束与调适功能、凝聚与辐射功能。它有助于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师生员工的校园归属感、荣誉感,实现对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显性与隐性塑造,把师生员工紧密联结在一起,凝聚一股难以替代的力量,充分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5]既然先进大学文化建设如此重要,那么,高职院校将自己长期置身这一领域之外,无疑是不明智的。相较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的先进大学文化建设难度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历史文化积淀普遍不深,同类学校中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特别是高职院校规模扩张期,在工具理性和功利思维的主导下,所谓大学一定程度上已经沦为职业培训机构,其人文生态已然遭到破坏。诸多不利因素共存的客观现实,使得高职院校建设先进大学文化的任务变得异常艰巨,并且极富挑战意味。反过来看,这也恰恰证明了该项工作的价值甚大、意义深远。于是,“何谓高职院校的先进大学文化”“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的先进大学文化”,这两个相伴而生的命题开始浮出意表,并且作为一种强大存在等待诠释。

对于“何谓高职院校的先进大学文化”这一命题,笔者并不打算而且事实上也没有能力真正给出一个精准的定义。如此这般,为的是不想将一个原本极富开放性质的话题框限住,以便使其能在百家争鸣的健康格局中得到最合理也最完整的界定,包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尽管给出定义不是笔者的本意,但涉及这一命题的某些想法仍然需要提出:既然是高职院校的先进大学文化,则既要体现其作为大学文化的特征,有如先锋性、纯粹性、示范性、创造性、引领性、战略性等,又要彰显高职院校的色彩,有如职业性、基础性、专业性、前瞻性、发展性等。此外,作为一所学校的身份标志和文化标签,“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的概念表述中,还需加入个性、独特性甚或异质性等信息。总之,在界定“高职院校的先进大学文化”时,至少应顾及大学的共性、文化的共性、大学文化的共性与先进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以及将所有这些元素整合为一之后的个性。

提及“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的先进大学文化”这一命题,首先可以想见的是,这乃是一项庞大而复杂且又漫长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先进的物质文化建设、先进的精神文化建设和先进的制度文化建设三大板块。然而,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探索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建设之路,尽管可以顾及各个层面而显得最为全面和系统,但由于牵涉领域过于宽广,往往容易掉入泛泛而谈的陷阱,甚至有可能丢失大学文化最最珍贵的独特性。而衡估一所大学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即在于看它是否能够铸就惟其自身所有的独特性抑或个性。诚如某些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特点在于其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之所以说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大学文化的个性魅力,是因为在构成大学竞争能力的众多因素中,只有大学文化的个性魅力才具有独特性,它不能迁移到其他社区文化环境中,也不能迁移到其他大学环境中。”[6]惟其如此,在建设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着眼于文化个性的培育,努力寻绎文化建设的崭新生长点和落脚点,从某一个特定层面切入,以实现对先进文化建设全局之突破。不但要完成先进大学文化的整体性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创造出惟自身所独有的文化品牌、学术品牌、人才品牌,从而使自己永葆竞争优势,永立高职教育的潮头。

找准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最终唱响高职院校的优秀文化品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委实需要高职教育主政者、研究者以及参与者具备一套独到的战略眼光,以便完成对于全局的突破。对此,国内已有部分学者作了有益的探索。王报换认为,“大学文化建设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注重人格、伦理、利他、和谐和人文精神。这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启示。不同高校固然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但也要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并努力成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基地。”[7]朱友岗指出:“大学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积累、传播和创新的重要阵地,拥有学科齐全、精英荟萃和国际交流频繁的优势,有责任融会贯通古今中外文化成果,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8]显然,选择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进而实现对大学先进文化建设的整体推动,已经引起高等教育研究界的关注。这同样也为高职教育研究者寻绎先进大学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锁定中华楹联文化这一特殊视角,探讨其与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建设之关系,也是受到以上述观点为代表的该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的启悟。笔者以为,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不仅可以在多个层面助推高职院校的先进大学文化建设,而且还能实际打造成为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建设的独特品牌。因而,将中华楹联文化作为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继而推动整个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朝着更趋先进、更加优质的方向跃升,是完全可行的。本文取名为“上篇”,意在将话题引出,涉及更为关键更为深刻的问题,譬如:中华楹联与高职院校先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如何将中华楹联打造成一张属于高职院校的独特而先进的文化品牌等,将在全文的“下篇”部分得到论证。

[1]赵存生,方惠坚,郑惠坚.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J].中国图书评论,2002,(11).

[2]侯光明.积极发展先进大学文化[J].理论前沿,2003,(23).

[3]朱友岗.积极推进大学先进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04,(5).

[4]崔文志,王报换.建设先进大学文化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2).

[5]崔文志,王报换.先进大学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之魂[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Z1).

[6]王报换,周艳敏,徐新山,等.先进大学文化与大学良性发展论纲[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

[7]王报换.先进大学文化与高校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

[8]朱友岗.积极推进大学先进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04,(5).

猜你喜欢

先进性大学院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篆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