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肥料对赣无系列油茶果形生长的影响

2013-04-10涂淑萍胡冬南施晓云郭晓敏

经济林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增长量果形专用肥

刘 卉,涂淑萍,胡冬南,施晓云,徐 猛,郭晓敏

(江西农业大学 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L.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1-3]。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4]。其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8个省(区),集中栽培于湖南、江西、广西和贵州等省[5]。油茶具有2 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茶籽油对人体具有良好保健作用[6-7]。

赣无系列油茶,是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经过多年选育出来,在江西地区表现良好的适生种和本地种[8]。目前,关于赣无系列油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性状和鲜出籽率的变化规律、经济效益、生长特性、不同施肥措施对其叶片及生长指标等的影响[9-11]及不同繁殖措施和不同配方基质对苗木质量的影响[12]等方面。要使油茶林达到丰产的栽培目的,施肥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13-14]。合理施肥是提高油茶产量的有效方法[15],但有关不同类型肥料对其果形生长的影响的报道较为鲜见。据彭邵锋等[5]研究,果径是果实形态中最重要的指标,它与果高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果形指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果径与鲜果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46。因此,对7、8月果实膨大期赣无系列油茶在不同肥料类型下的果实形态(果径和果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以期为7月赣无系列油茶果实膨大期的生产管理、园艺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面临鄱阳湖,背依庐山五老峰,属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 437 mm。年平均气温15~18 ℃,年平均日照时数1 932 h。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发育的红壤,土层深厚。基地前茬是茶树。土壤pH值为4.4,NH4-N含量为28.48 mg/L,NO3-N含量为11.75 mg/L,P含量为1.95 mg/L,K含量为49.47 mg/L。油茶林龄为7 a,栽植密度为2.0 m×2.0 m。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赣无油茶无性系是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提供。金海园牌生物有机肥由江西绿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其中含有机质30%以上、腐殖酸20%以上、N-P2O5-K2O 4%以上。浏阳河牌油茶专用肥由江西农业大学研制和监制,由湖南省永和磷肥厂生产,其中养分比例为N-P2O5-K2O 26.6%以上。复合肥在市场直接购买,其中养分N、P、K比例为15∶15∶15,总养分含量45%以上。

1.3 试验设计

选择生长较为一致的7年生油茶,采用2因素有重复试验设计,以不同生长阶段为试验因素A(7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以不同肥料类型为试验因素B(专用肥、复合肥、有机肥、对照)。2012年4月底分别施复合肥0.5 kg/株、有机肥0.5 kg/株、专用肥0.5 kg/株及1个不施肥为对照。每处理20个单株,重复3次,处理间设置保护行。施肥均采用沟施法(沿树冠滴水线挖环状沟施入),1年2次,第1次为2011年10月底,第2次为2012年4月底。

1.4 调查指标与方法

从7月开始,每隔10 d定期在3个不同肥料类型处理和1个对照CK处理中随机选5株油茶,每株随机选6粒果实,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单果的果径与果高。果径为果实最宽处横径,果高为果基到果顶的高度,均取平均值。果形指数计算公式为:果形指数=果径/果高。

1.5 数据处理

利用DPS 7.05、Microsoft Of fice Excel 2003等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肥料类型对油茶果径生长的影响

在5月底前油茶春梢停止生长后,果实开始迅速增长,尤其是从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油茶果实体积增长最快时期,期间果径与果高的增长分别占果实果径与果高总值的38.1%与30.1%[16]。因此在此期间对果形变化的研究相当重要。

不同时间段果径生长变化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油茶在7月的果径增长量较迅速,而进入8月后增长量趋于平稳缓慢增长。不同时间段内油茶果径增长量最大的是7月中旬,与其它3个时间段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果径增长量由多到少依次为7月中旬、7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专用肥、复合肥、有机肥3种肥料类型处理下的油茶果径增长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各类型肥料根据趋于稳定后(8月13日)果径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专用肥、复合肥、有机肥、对照,说明施专用肥的果径最后生长达最大。

图1 不同时间段果径生长变化Fig.1 Change of fruit width growth at different periods

不同生长期与不同处理下的果径均值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油茶果径从7月到8月慢慢变大,果径生长明显,并且7月各个生长期的油茶果径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8月间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8月的2个生长期之间的果径差异不显著。说明油茶果径的增长在7月最快且达到了顶峰,而到8月果径增长开始趋于稳定。不同肥料类型处理中果径的均值显示,不同肥料类型对果径大小影响不同,专用肥处理的果径均值为最大,且专用肥和复合肥能有效促进果径增大,与其余2个处理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类型肥料根据果径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专用肥、复合肥、有机肥、对照。

表1 不同生长期与不同处理下的果径均值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mean fruit width at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and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2.2 不同肥料类型对油茶果高生长的影响

不同时间段果高生长变化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油茶在7月的果高增长量较迅速,而进入8月后增长量趋于平稳缓慢增长;不同时间段内油茶果高增长量最大的是7月中旬,与其它3个时间段差异达到极显著,果高增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7月中旬、7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在果高增长量最迅速的7月中旬,3种不同肥料类型处理下的果高增长量均大于对照,与果径增长量不同的是,3种不同肥料类型处理下的果高增长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趋于稳定后(8月13日)各处理根据果高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专用肥、复合肥、有机肥、对照;说明施专用肥的果高最后生长达最高。

不同生长期与不同处理下的果高均值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其规律与油茶果径类似,油茶果高从7月到8月持续变大,果高生长明显,并且7月各个生长期的油茶果高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8月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8月2个生长期之间的果高差异不显著。说明油茶果高的增长也在7月最快且达到了顶峰,到8月果高增长开始趋于稳定。不同肥料类型下果高均值显示,不同肥料类型对果高的影响不同,专用肥对果高的影响最大,与其余3个处理差异显著;各肥料类型根据果高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专用肥、复合肥、有机肥、对照。

图2 不同时间段果高生长变化Fig.2 Change of fruit height growth at different periods

表2 不同生长期与不同处理下的果高均值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mean fruit height at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and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2.3 不同肥料类型对油茶果形指数的影响

不同时间段果形指数变化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除复合肥处理在7月24日的果形指数达到最大,大于8月3日的果形指数外(果高增长大于果径增长),油茶果形指数均随时间增大;说明在7月之前,油茶果实果形的增长集中在果高的增长上,油茶果呈卵形,而7月果实膨大期油茶果形的增长集中在果径上,果实形状慢慢从卵形趋于更加丰满的球形。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的果径指数均值可知,在此生长期内不同肥料类型根据果形指数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复合肥、专用肥、有机肥、对照,复合肥与专用肥差异不显著,但与有机肥和对照差异显著,说明复合肥和专用肥能使果实更加圆润丰满。

不同生长期在不同处理下的果形指数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生长期对油茶果形指数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不同处理对油茶果形指数差异的影响不显著。

图3 不同时间段果形指数变化Fig.3 Change of fruit shape index at different periods

表3 不同生长期在不同处理下的果形指数方差分析†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fruit shape index at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 and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3 结论与讨论

(1)不同生长期和不同施肥处理对赣无系列油茶果径和果高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赣无系列油茶在3种肥料类型处理下7月到8月中旬不同生长期的果径与果高均值均大于对照,根据果径与果高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专用肥、复合肥、有机肥、对照,且在果径果高增长趋于稳定的8月中旬,不同肥料类型的果径、果高大小顺序与之一致,专用肥均为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的7、8月不同肥料类型的施用均有利于果实体积的增长且生长明显,但以施油茶专用肥最佳,专用肥为本课题组在长期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的基础上研究出的专利产品,为油茶生长提供较为适宜的养分比[17]。

(2)不同生长期对赣无系列油茶果形指数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赣无系列油茶在7、8月生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果径增长值均大于果高增长值,其增长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中旬、7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果形指数随时间变化而增大[18],且在7月各生长期内差异显著;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的果径指数均值可知,在此生长期内根据果形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复合肥、专用肥、有机肥、对照,复合肥与专用肥差异不显著,但与有机肥和对照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体积生长较快的7、8月,赣无系列油茶果实形状均从卵形到球形生长,且均达到了球形;而不同肥料类型处理对果实的圆润丰满程度影响不大,但施复合肥和专用肥能使果实更加圆润丰满。

(3)赣无系列油茶果径增长量与果高增长量均在7月增长较迅速,到8月增长开始趋于稳定,且均在7月中旬达到了最大,与其余3个时间段差异显著,其中果径的增长量在7月中旬与其余3个时间段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由高到低依次均为:7月中旬、7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而在果径、果高增长量最迅速的7月中旬,不同施肥处理中果径、果高增长量均大于对照CK。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体积增长最迅速的7月中旬可施用特定的肥料,如油茶专用肥,来加快果实体积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邹宽生,郭晓敏,曾赣林. 江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7): 212-215.

[2]胡冬南,刘亮英,张文元,等. 江西油茶林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分析[J]. 经济林研究, 2013, 31(1): 1-6.

[3]姜志娜,谭晓风,袁 军,等. 油茶果实和叶片中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2(5):42-45.

[4]原姣姣,王成章,陈虹霞,等. 不同品种油茶籽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J]. 中国油脂, 2012, 37(1): 75-79.

[5]彭邵锋,陈永忠,张日清,等. 油茶果形果色分类及经济性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7,27(5): 33-39.

[6]韩宁林,赵学民. 油茶高产品种栽培[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13.

[7]杜天真. 油茶产业的几个关系[J]. 江西林业科技, 2009, (4):26-27.

[8]Leidi E O, Silberbush M, Soares M M,et al. Salinity and nitrogen nutrition studies on peanut and cotton plants [J]. J Plant Nutr, 1992, 15(5): 591-604.

[9]左继林,王忠根,刘 胜,等. 叶面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幼苗生长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 2010, 24(3): 75-77.

[10]胡玉玲,胡冬南,周城师,等. 施肥对赣无系列油茶叶片SPAD值及养分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2011,25(2):20-23.

[11]胡玉玲,胡冬南,龚丽娜,等. 在不同施肥基础上芸苔素内酯对赣无系列油茶产量及茶果各项指标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11, 36(4):1-4.

[12]幸伟年,王玉娟,敖婉初,等. 赣无系列油茶新品系花期、果熟期及生长量调查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 2012,(2): 8-11,14.

[13]李 青,胡冬南,张 慧,等. 不同类型肥料对油茶春梢生长和果形指数及果实产量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 2012, 30(4):36-40.

[14]张 慧,杨霞庄,胡冬南,等. 不同保水措施下油茶林地土壤水分的日变化规律[J]. 经济林研究, 2012,30(2): 95-98.

[15]任 燕,张彩丽,房婉萍,等. 油茶的结果特性和高产稳产技术概述[J]. 江苏林业科技, 2012,(1): 52-54,57.

[16]陈永忠,肖志红,彭邵锋,等. 油茶果实生长特性和油脂含量变化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1): 9-14.

[17]胡玉玲.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水肥对油茶生长的影响研究[D].南昌: 江西农业大学, 2011.

[18]左继林,王玉娟,龚 春,等. 高产油茶夏旱期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果形生长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33(4): 15-20.

猜你喜欢

增长量果形专用肥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基于机器视觉的芒果果形评价方法研究
宁夏地区越冬茬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分析
不同配比的基质对不同多肉植物生长的影响
灯塔市玉米专项试验报告
不同坡度和不同坡向对金花茶生长量的影响
高产油茶夏旱期不同经营措施对其果形生长的影响
金都1号火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分析
施用新型肥料对闽南桉树生长的影响
专用肥与种植密度对甜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