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痰浊内阻型失眠的认识

2013-04-09王文汝指导赵泉霖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肺经口苦心火

王文汝 指导 赵泉霖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济南 250000)

1 病因病机

思虑劳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亏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不安。

阳不交阴。素体虚弱,心肾不交,或久病之人,肾阴亏耗,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志不宁,而致不寐。

阴虚火旺。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不疏,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以致不寐。

心虚胆怯。心神不安,心虚胆怯,心神不安,亦能导致不寐

痰浊内阻,胃气不和。夜卧不安,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停滞,酿为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致不寐。

2 医案

李某,女,35岁,职工。2013年03月初诊。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入睡困难,心烦口苦,未经正规治疗,现自觉全身不适,故来求诊。初诊症见:失眠,入睡困难,胸闷,乏力,急躁易怒,心烦口苦,阵发性汗出,自觉后背发凉,胃脘部胀闷不适,吞酸恶心,纳差,小便可,大便稍干,两日一行,舌暗,苔黄,脉滑。诊断为不寐。证属痰浊内阻。治法化痰清热,和胃安神。方药:清半夏9g,黄连12g,陈皮6g,竹茹12g,佛手15g,焦三仙各15g,炒莱菔子30g,炒枣仁30g,茯神30g,紫石英30g,炙甘草6g 水煎服,日一剂。

3 按语

方中半夏辛,温[4],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黄连味苦,性寒。功效清热燥湿,善清中焦火热。两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之效;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功效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竹茹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两药合用,加强清热化痰之效,并能和胃除烦止呕;茯神味甘、淡平。归心、脾经。有渗湿、健脾、宁心功效。炒枣仁味甘、酸,性平。归心、肝经。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紫石英甘,辛,温,无毒。归心、肝、肺、肾经。功效镇静安神。三药合用共奏安神之效;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功效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佐以焦三仙、炒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三者合用除胀满,消痰饮,和胃以安神。

再诊:服上方15 剂后失眠好转,烦躁,口苦,吞酸恶心,阵发性汗出症状减轻;上方加炒枳实12g 继服15 剂。

三诊:服上药后,症状基本消除,门诊随诊,定期复查。

4 体会

不寐的病理机制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入阴所得。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辨其虚实,审证论治[5]。痰浊内阻导致胃气不和,胃气不和而致阳气浮越于外,致不能安寐者,重在治痰,重在和胃,以温胆汤达到清热化痰,和胃安神的功效。张锡纯说:“方书谓痰饮停于心下,其人多惊悸不寐,盖心火也,痰饮水也,火畏水刑故惊悸至于不寐也。”阐述了痰饮致不寐的病机,《中藏经》曰:“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故脾胃损伤往往是疾病发生的本源,在辨证选药上,总以疏通脾胃枢纽,调气复平,维护脾胃之生理功能为要[6]。而脾胃为生痰之源,脾胃运化失调,易致痰疾,痰浊内阻,胃气不和又可导致不寐,因此痰浊内阻导致的不寐应以治脾胃为关键,痰浊内阻所致的不寐首选方为温胆汤,把握好不寐的原因,对症治疗很关键。饮食对睡眠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饮酒、浓茶、咖啡,是造成不寐的直接原因,长期嗜食肥甘厚味可为不寐的间接原因。

[1]叶金竹,郭霞珍.郭霞珍教授辨治失眠经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5(32):10-12.

[2]李岩、高权国,浅谈不寐的病因病机,中医药信息,2007,24(2):6

[3]董红利,董少龙,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认识,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5):226

[4]陶御风.半夏能治夜不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8:17.

[5]黄韬,王翘楚,顽固性失眠辨证论治的临床体会,中国中医药杂志,2004,(1):30-31

[6]潘军,何镔.何镔辨治脾胃病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10(23):861-863

猜你喜欢

肺经口苦心火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中正平和,调摄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