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蛎散合当归六黄汤治疗盗汗57例

2013-04-07于宏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浮小麦黄汤太子参

于宏波

(河南宏力医院中医科,河南 长垣 453400)

牡蛎散合当归六黄汤治疗盗汗57例

于宏波

(河南宏力医院中医科,河南 长垣 453400)

近年来,笔者用牡蛎散合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盗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7例均为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我院门诊患者。男31例,女2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病程1周~5年。经临床检查,包括血沉、抗O、T3、T4、基础代谢、胸部X线、痰涂片、血糖等排除风湿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糖尿病、肿瘤等病变出现的盗汗,符合西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1],《中医内科学》[2]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2 治疗方法

牡蛎散合当归六黄汤加减药用煅龙骨30g、煅牡蛎30g,当归12g,黄芪30g,黄芩15g,黄柏15g,生地30g,麻黄根10g,糯稻根须20g,浮小麦30g,防风10g,五味子10g,白芍15g,甘草6g。汗出多者适当加重白芍、麻黄根、糯稻根须用量,或加五倍子;乏力明显属气虚者,加党参(或太子参)30g,黄精15g;潮热甚者,酌加秦艽、银柴胡、胡黄连、白薇各10g;兼有腰膝酸软者,加怀山药30g,山茱萸、枸杞子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服,7天为一疗程,治疗1~4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临床治愈:盗汗及伴随症状消失。有效:盗汗明显减少,伴随症状改善。无效:盗汗及其它症状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39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74%。

5 病案举例

段某,男,27岁,2013年2月19日初诊。夜出虚汗2个月,易受惊吓,耳鸣,口干咽干,偶有腰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辨证为盗汗,肾阴虚证。治以滋阴敛汗。方用当归六黄汤合牡蛎散加减。当归12g,生地30g,山茱萸15g,山药20g,黄柏15g,黄芪30g,浮小麦30g,煅牡蛎30g,枸杞子15g,五味子10g,麻黄根10g,盐知母15g,熟地24g,白芍30g,太子参10g。日1剂,水煎,分3次服,6剂。3月14日二诊,诸症减轻,前方去太子参,白芍量减为20g,加菊花10g、煅龙骨30g、沙苑子15g,6剂。3月20日三诊,盗汗已愈,仍时感耳鸣。上方基础上调整处方,去敛汗药物,加重振安神之品以治疗耳鸣。

6 讨 论

盗汗为机体阴阳失调,阴液亏虚不能敛阳,阴虚内热、迫液外泄所致。张介宾《景岳全书·汗证》曰:“盗汗必属阴虚也”。林佩琴《类证治裁·汗症论治》指出:“阴虚者阳必凑,多发热盗汗,当归六黄汤。”虞抟《医学正传·汗证》亦言:“盗汗者,寢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盗汗宜补阴降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盗汗常伴有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夜间尤甚,多梦易醒,乏力,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主要病机是素体虚弱,或思虑烦劳太过,劳伤心脾,致心血不足,虚热内生。阴气不足,睡则卫气乘虚陷入阴中,表无卫护,肌表不固,虚火迫津外泄则出汗。醒则气固于表,玄府密闭而汗止。盗汗日久,易致心脾肾气虚。治当益气养阴,固表敛汗。牡蛎散合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中黄芪、太子参益气固表,煅龙骨、煅牡蛎、糯稻根须、浮小麦滋阴固汗,五味子滋阴清虚热,防风走表助黄芪固表之力,甘草、大枣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固表敛汗之效,故治疗盗汗疗效显著。

[1]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8.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15-42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33.

R255.9

B

1004-2814(2013)10-828-01

2013-06-05

猜你喜欢

浮小麦黄汤太子参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La flor de madreselva y el trigo trechel
不同产地浮小麦HPLC指纹图谱研究
当归六黄汤 传承七百年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柘荣县太子参品牌营销策略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
三黄汤合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1例
芍药地黄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