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宁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2013-04-07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宝应县摄片钩藤

吴 锋

(江苏省宝应县中医院,江苏 宝应 225800)

颈宁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吴 锋

(江苏省宝应县中医院,江苏 宝应 225800)

目的:观察颈宁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50例用自制颈宁胶囊治疗。结果:痊愈27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结论:颈宁胶囊治疗颈椎病疗效较好。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宁胶囊;治疗观察

2010至2012 年,我们用自制颈宁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8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4个月。

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2 治疗方法

颈宁胶囊药用葛根30g,地龙20g,天麻20g,桃仁15g,红花15g,菊花15g,当归20g,陈皮15g,芍药20g,法半夏15g,钩藤20g,黄芪20g。研磨装入胶囊。1次5粒,1日3次口服。配合颌枕带牵引,1天1次,每次30min,牵重3~5kg。时间最短1周,最长3个月。治疗后随访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5.5个月。避免颈部活动过度,指导颈部保健,及适当心理疏导。

3 疗效标准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颈性眩晕消除,无头痛、眼花等症状。好转:颈性眩晕症状减轻,仍有耳鸣、眼花等。无效:症状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痊愈27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5 体 会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颈椎内在的退变和外在的损伤因素互为因果,导致颈椎内外力学平衡失调,出现异位压迫和化学刺激而发生的[2]。由于椎动脉的解剖特性,椎动脉的第2、3段易受到错位的骨赘、痉挛的软组织直接或间接压迫,导致椎动脉狭窄,而出现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眩晕”范畴。颈宁胶囊中葛根生津液,舒筋脉,具有舒张颈内动脉,改善脑循环,改善外周循环及微循环,抵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的含量等作用。芍药柔肝和中,缓解止痛,防香燥以伤其阴,能抑制中枢神经、松弛肌肉而镇痛。陈皮、桃仁、红花、地龙行气活血,化瘀通络。黄芪、当归补气养血。天麻、钩藤、菊花、法半夏平肝化痰。天麻、钩藤可使脑血流量增加,降低血管阻力。诸药合用,使肝风得息、痰瘀得消、气血得充而诸症消[3]。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

[2]梁晓星.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观察[J].河北中医,2004,16(4):10.

[3]王之术.颈椎病的治法与体会[J].北京中医,2003,5(2):59.

R274.981.55

B

1004-2814(2013)10-826-01

2013-05-20

猜你喜欢

宝应县摄片钩藤
宝应县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宝应县 严查隐患 严格整治 筑牢防线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江苏宝应县2019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10km
华钩藤研究综述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