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中医养生方面的应用

2013-04-07高彩虹杨道文

世界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秋冬养夏养阳阳气

高彩虹 杨道文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北京,100029)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某些中医学派的影响,部分医家与学者将“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作为指导冬夏养生的原则,并经媒体的宣传混淆了视听,使许多人进入了养生的误区;加之现代人对生活方式的过度追求,致使大众广泛接受了夏季养生必藉绿豆汤、西瓜甚至冷饮以“清凉解暑”,以及空调营造的低温环境,而一到秋冬季节就食用具温热之性的牛、羊、狗肉或参、芪、虫草以“冬令进补”的观点,形成了“春夏不知养阳,秋冬不知养阴”的情况。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揭示了人与天地四时相应,惟有顺应外界四时气机变动,采取适宜的养生方法,才能保持人体健康的道理[2]。具体到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的理解以及在指导养生的实际运用上 ,历代医家有不同见解,例如医家王冰认为“养即制也”,主张“春夏制其亢阳,秋冬制其盛阴”;但大多数医家认同“春夏季养生当以温养人体阳气为主,秋冬季养生则以培补人体阴分为要”的观点[3]。诚如清代张志聪所言:“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其从根而培养也。”,张介宾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4],马莳[5]、高世栻亦持此观点。换言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实质上强调了养生保健的原则在于顺应自然之道[6]。具体而言,又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1 “春夏养阳”的机理及应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自然界变化的普遍规律。春夏之季,阳气活动旺盛,万物生机盎然,气候温热,机体腠理开泄,汗出多,阳气消耗亦多,加之乘凉饮冷,更易损伤阳气,这就是春夏养阳的简单道理所在[7]。深言之,《素问·六节脏象论》提出“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即夏季火热之气与人之心气相通,心属火在卦为“离”,离卦两阳爻在外而阴爻在内,为阳热外散,内部空虚之象;在自然界,夏季热甚于地表,而地面深处多凉爽,深井之水颇凉;在人体,内在阴阳之气受到天气引动发生相应变化,春夏季人之阳气亦趋于体表,渐致体表畏热多汗而体内肠胃多寒,水湿不运而见心下痞满、纳谷不馨甚则泄泻诸症[8],正如《伤寒论·辨脉法》云:“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在养生方面,《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提出了四时适宜的起居作息模式,其中春为少阳,要适当增加觉醒和活动的时间,助神气外散以应春生之势,而夏为太阳,较春时应加大活动量以应夏长之势,即“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饮食上则强调春夏之际应稍食温热之品如姜、葱、蒜等,既可敌胃中之虚冷,又可补外越之阳气,还可用温热之药烹调食物以温素体不足之阳。在临床处方用药时,春夏季节尽量勿伤人体阳气,尤胃之阳气,避免应用大量苦寒之品,或可稍加桂枝、升麻、薄荷等药物以养生长之气,可获良效。“冬病夏治”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采取夏月三伏天背俞贴敷疗法,配合内服培补脾肾之剂,亦取“春夏养阳”之意,此多为素禀阳虚之体,其病每于春夏稍愈,秋冬加剧,治疗则必须于盛夏阳旺之时,即予以培补,至秋冬才可能减轻症状或减少复发[9-10]。

2 “秋冬养阴”的机理及应用

秋冬气候肃杀,阴气当令,肌表致密,阳气内敛而致偏盛,更加之秋冬季节人们喜食辛辣温热之品,每易耗阴助阳,故秋冬应时时注意保全阴分,此谓秋冬养阴之理。《素问·六节脏象论》又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肾属水在卦为“坎”,两阴爻在外而阳爻在内,为阳热内敛、外部空虚之象。以自然而论,冬季地表极寒,地下反温,井中之水反不若地表之寒。对人体而言,秋冬季节,阳气又逐渐潜藏于体内,熏灼阴液,造成体内阴液相对不足,此时若不注重阴血的培育,就会造成阴阳平衡失调,发生疾病,所以素体阴虚之人到秋冬季节易患秋燥,治疗此证,适当加用滋阴补血之品,可有事半功倍之效。《伤寒论·辨脉法》中也提出了相似观点:“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关于秋冬季节起居及饮食养生方面可与春夏季节对比,不再赘述。此处有两个关于秋冬养阴的案例,是笔者亲身经历,感触颇深,阐述如下。

例1:在笔者家乡,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即每于冬季三九时分,举家服用滋阴降火之汤剂。幼年时分,对此举甚是不解,北方如此奇寒之地,为何在极冷之时更服寒凉之药,故而拒绝服药。如是遇夏必生火热之疾,诸如热疮、咽痛,甚者鼻衄,此前服药者则无碍。经年之后,亦顺从服药,尽管仍心存疑惑,然夏季果然不生热病。学习中医之后,向祖父请教此中学问,才知原为养生之法,此法已践行数年。后拜读《内经》,对此理解更为深刻。去年冬天至药房抓药,惊见众多药房皆始售事先配伍好的滋阴泻火之药,常用药物有生地黄、熟地黄、山药、知母、花粉、黄芩、黄连、栀子、金银花、灯芯草、五味子等,如此略施加减即可。以防来年夏天生火热之疾,购买者甚众,惊讶之余,感慨良多。

例2:某,女,47岁,咳嗽反复发作4年余,每遇气候干燥之秋冬季节病情尤重。其咳声嘶哑,无痰,每于夜间或晨起发生阵发性的干咳,咳势紧迫,午后或夜间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素日喜怒,口舌干燥晦涩,目鼻干痒难忍,偶感腰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初发病时上证不著,故未予积极治疗。此后症状较明显时,又一度辨为单纯的肝火犯肺证,而予苦寒清热之品清泻肝火,然而苦燥伤阴,使上症更重。后辨为肝肾阴虚、木火刑金之证,每于发作时给予养阴清肺丸、六味地黄丸或者类似汤剂加减治疗,可凑良效,但易反复,笔者困惑良久,疑为未触及病之根本。去年冬季循例再服滋阴泻火之药时,突受启发,揣摩其咳嗽之根本原因在于阴虚,故从秋冬养阴的观点出发,在秋冬季节要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培补阴分,以从其根,遂以滋补肺、肝、肾之阴,兼泄热除蒸、收敛肺气之药与之服用,至今咳嗽未发。

综上所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观,不论在人的生理、病理方面,还是在养生、疗疾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提示人们要适应四时而补其虚,补而不偏。随着自然界一年四季阴阳寒暑的不断变化,人们必须顺应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方能养阳以助生长之能,育阴以益收藏之本,达到在不同季节人体气机与天气的协同而动,从而防患于未然。在我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的养生知识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具体可行的方法甚多,在此只是笔者的管窥之见。

[1]王庆其主编.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7.

[2]邓月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诸说辨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5):64 -65.

[3]程士德主编.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82.

[4]唐华伟.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实质是调整阳气的运行[J].四川中医,2006,24(7):28 - 29.

[5]夏清华,曹勇,程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观[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158 -159.

[6]范占民,路现平,田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意探析[J].河北中医,2009,31(3):454 -455.

[7]李志庸.“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846 -847.

[8]赵阳,郭玉峰,蒲永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辨析兼探中医适时养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6):408 -409.

[9]云刚,李晓光,徐涛.小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J].山东中医杂志,1998,17(2):89.

[10]蒋垂刚,梁立安,谢感共.“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探讨[J].现代中医药,2004,3:6 -7.

猜你喜欢

秋冬养夏养阳阳气
春夏养阳勿上火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从秋冬养阴说起
?被误解的“春夏养阳”
近30年《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研究进展*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新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