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脏俞为主电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肌萎缩2例

2013-04-07刘夏菲鲍春龄东贵荣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痿证巴利肌萎缩

刘夏菲,鲍春龄,东贵荣



五脏俞为主电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肌萎缩2例

刘夏菲,鲍春龄,东贵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针刺;五脏俞;电针;格林巴利;肌萎缩;痿证

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进行性、向心性四肢弛缓性瘫痪,约1/3患者遗留有肌肉萎缩无力、腱反射降低等后遗症,属中医学“痿证”范畴[1-2]。现整理东贵荣教授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后肌萎缩病例2例,报告如下。

例1,女,6岁,2011年12月3日出现反复发热咳嗽,2星期后出现双上肢乏力逐渐加重至瘫痪伴双下肢轻度乏力行走不稳,肌电图示双侧正中神经F波未引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腰穿脑脊液显示蛋白细胞分离(蛋白0.71 g/L,白细胞13×106/L),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治疗2星期后,遗留双上肢不完全性瘫痪及肌萎缩,伴心烦口渴,咽干,小便黄,大便干燥。查体见双上肢肌张力低,腱反射均减弱,左上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Ⅰ级,右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级,测量双侧肱二头肌、肱桡肌最高点处周长分别为左侧10 cm、7 cm;右侧12 cm、9 cm。双侧冈上肌、三角肌萎缩,左侧较右侧明显,左侧大小鱼际凹陷。双上肢感觉正常。舌红,苔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痿证。给予针刺治疗,主穴取双侧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配穴取左侧合谷、中渚、外关、手三里、曲池、臂臑、肩贞,右侧肩髃、肩井。穴位常规消毒,用0.25 mm×25 mm毫针,患者先坐位,朝脊椎方向以30°角斜刺五脏俞各0.5寸,于肺俞穴行小幅度捻转泻法,余穴行小幅度捻转补法,待得气后嘱患者平躺;直刺合谷、中渚、外关、手三里、曲池、臂臑各0.5寸;向腋前缝方向斜刺肩贞0.5寸;向三角肌方向斜刺肩髃0.5寸;向肩峰方向斜刺肩井0.3寸;均行平补平泻法,待诸穴得气后接G6805型电针仪,左侧合谷、外关一组,手三里、曲池一组,臂臑、肩贞一组,右侧肩髃、肩井一组。用疏密波,电压2 V,频率2/30 Hz,以肌肉跳动及患者耐受为度,每次20 min。每星期一、三、五治疗3次。9个月后,患者双上肢基本无运动障碍,无心烦口渴,二便调。查体见肌张力、腱反射均正常,左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Ⅳ﹢级,右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Ⅴ级;测量双侧肱二头肌、肱桡肌最高点处周长分别为左侧12 cm、8.5 cm;右侧13 cm、9.5 cm。双肩饱满,左侧大小鱼际饱满。

例2,女,8岁,2012年2月11日出现腹泻,1星期后出现双下肢痿软无力进行性加重至不能行走,3 d后出现右上肢无力不能平举外展,腰穿脑脊液显示蛋白细胞分离(蛋白0.88 g/L、白细胞11×106/L),神经传导速度示双侧腓神经传导末端运动潜伏期延长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免疫球蛋白、大量强的松治疗1个月后,遗留左下肢及右上肢不完全性瘫痪,左侧大腿可见肌萎缩,伴食少纳呆,神疲,二便尚可。查体见左下肢和右上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均减弱,左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Ⅳ级,右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Ⅲ级,左大腿股内侧肌最高点周长16 cm,右侧19 cm。左下肢针刺觉过敏,无其他感觉障碍。面色无华,舌淡边有齿痕,脉细。中医诊断为痿证。给予针刺治疗,主穴取双侧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配穴取左侧髀关、风市、血海、膝阳关,右侧肩髃、曲池、外关、合谷。操作方法基本与例1相同,主穴均行小幅度捻转补法,配穴中髀关、风市、血海、膝阳关各直刺0.8寸。待诸穴得气后,接G6805型电针仪,左侧髀关、血海一组,风市、膝阳关一组,右侧肩髃、曲池一组,外关、合谷一组。电针仪用法和疗程同例1。6个月后,患者左大腿肌肉渐丰,左下肢和右上肢无运动障碍,纳馨,二便调。查体见左下肢和右上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左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Ⅴ级,右上肢近端肌力Ⅴ级,远端Ⅴ级;股内侧肌最高点周长20.4 cm,右侧21.5 cm,感觉正常。

格林巴利综合征,现代医学一般以免疫球蛋白、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脑脊液过滤等行急性期治疗[3],待至肌萎缩等后遗症阶段主要依赖康复治疗,但疗程长且价格昂贵,因此针灸治疗以其见效明显、经济简便的优点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青睐。

历代医家治疗痿证多遵循“治痿独取阳明”的古训,故临床上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针灸治疗也多以阳明经取穴为主[4],但痿证辨证多分为肺热津伤、肝肾亏虚、脾胃虚弱、湿热浸淫等证候,“独取阳明”只适用于脾胃虚弱、湿热浸淫等证,对其他证候则无效或疗效较低[5],若拘泥于此,难免以偏概全,临床难有突破。东贵荣教授独具匠心,用五脏背俞穴为主穴治疗各型痿证,其理论依据为“五脏俞调五脏,五脏主五痿”。《类经》:“十二俞……皆通于脏气。”膀胱经五脏背俞穴从生理上而言,是各脏精气在腰背部转输之处;从病理上而言,是五脏和体表间病气出入的部位,从解剖角度而言,是在位置上和五脏相互对应。《针灸甲乙经》上也记载五脏俞可主治相应脏腑病证、相表里脏腑病证和相应脏腑的五官、五体病证。由此可得“五脏俞调五脏”。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五脏主五体,即肺主皮,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五体和五脏相互影响,五脏病变可反映于五体,通调五脏也可治疗五体病变。而五体痿由《素问·痿论》首先提出,“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后世概括为皮痿、脉痿、筋痿、肉痿、骨痿五痿,由此可得“五脏主五痿”。另外五脏俞还有泻五脏之热的作用,《黄帝内经太素·五脏热病》:“三椎下间主胸中热,《明堂》及《九卷》背五脏输,并以第三椎为肺输,第五椎为心输,第七椎为膈输,第九椎为肝输,第十一椎为脾输,第十四椎为肾输,皆两箱取之,当中第三椎以上无疗脏热,故五脏输及候五脏热,并第三椎以下数之。第三椎以上与颊车相当,候色。第三椎下间肺输中间,可以泻热也”。因此,治痿取五脏俞为主穴,一是针对“五痿”入手,二是直接针对“五脏气热”这一病机关键。在临床辨证施治时,若辨为虚证则诸穴行补法,若某脏病机为实,则该脏对应背俞穴行泻法。本文中例1患者或因外感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使肺热叶焦,不能输布津液,导致经络阻滞,筋脉功能失调,筋肉失于气血津液的濡养而成痿证,证属肺热津伤型,故肺俞用泻法,余穴用补法;例2患者或因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气血津液生化不足致痿,证属脾胃虚弱型,故诸穴皆行补法。

肌肉萎缩的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神经修复的精准度、神经再生的距离、患者年龄、损伤类型,及相关肌腱、软组织及骨损伤情况。本病所致肌肉萎缩可能与周围神经受损,从而使其对所支配的肌肉的神经营养作用减少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轴索损害导致。已有研究表明,电刺激可修复损失的周围神经,可改善肌萎缩程度[6]。故配穴取患肢阳明、少阳局部经穴并加电针治疗,一取“阳明多气多血”之义,佐以少阳,丰富患肢局部气血濡养筋肉;二取“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之用,疏通局部阻滞,恢复筋脉功能;三取电针能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刺激神经修复之功。因此东教授以五脏俞为主配合局部电针治疗本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不局限于某一脏或几脏,而是整体调节五脏气机使之平衡,并加强局部作用,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痿证,为针灸治疗痿证另辟蹊径,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1] 陈长江,章平富,魏国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格林-巴利氏综合征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3):202.

[2] 韩文文,张玉莲,周震.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176-178.

[3] 陆晖,史润霞,仝树坡.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9):75-76.

[4] 王洪峰,黎明全,王富春,等.“独取膀胱经五脏俞”治疗痿证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4-126.

[5] 欧阳晓勇.治痿非独取阳明[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29 (3):25-26.

[6] 李琦,王金武,曾炳芳.神经肌电刺激治疗失神经肌肉萎缩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5):478-480.

2013-04-20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3.12.1054

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项目(ZYSNXD-CC-MZY005)

刘夏菲(1987 - ),女,住院医师

东贵荣(1950 - ),男,教授

1005-0957(2013)12-1054-02

猜你喜欢

痿证巴利肌萎缩
中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名老中医陈卫川治疗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经验举隅
徐明涟教授运用治痿汤加减辨治重症肌无力验案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肌电图诊断特点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自主呼叫装置的设计和实现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重复电刺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