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凭脉辨治郁闷不舒状态脉案举隅*

2013-04-07吴慧慧齐向华

陕西中医 2013年10期
关键词:脉象麻木双下肢

吴慧慧 齐向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郁闷不舒状态是指由情志因素引起的忧郁愤懑积聚于心,忧思烦冤纠结不解,而对其它事物处于迟钝和无兴趣的心理紊乱状态[1],是导师齐向华教授在梳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的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精神萎靡状态)[2]之一。笔者跟随导师齐向华临证过程中,受益匪浅,撷取脉案2则,以飨读者。

1 郁闷不舒状态致麻木案 申某,男,76 岁,济南人,退休。2013年4月12日来诊。主诉:双侧臀部以下麻木1月余。现病史:患者自诉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臀部以下麻木,呈阵发性加重,站立时麻木明显,无头晕头痛,无心慌胸闷,未予治疗,为求系统治疗来诊。现症见:双侧臀部以下麻木,呈阵发性加重,伴双下肢皮温低,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纳眠可,二便调。查体:患者意识清,眼球运动正常,未见视野缺损及眼震,颅神经(-),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等叩(+),深浅感觉无异常,指鼻试验稳准,轮替运动灵活,跟—膝—胫试验稳准,双巴氏征(-),双查多克征(-),双霍夫曼征(-),脑膜刺激征(-),闭目难立征(-)。舌象:舌暗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紧。诊断:麻木。病机:气滞血瘀。治法: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组方:白芍30g,苍术、香附、丹皮、熟地、茯苓各20g,柴胡、乌药、山药、山萸肉、当归、防风、麦芽各15g,栀子、青皮各9g。7剂,水煎服,1d1剂。

分析:根据齐师“系统辨证脉学体系”,脉象表现为:①整体脉象:薄、敛、直,“高”不及。②左三部整体脉象:沉、缓、涩。右三部整体脉象:“思”动、“郁”动。③局部脉象:左寸脉:沉、涩、热、粗;左关脉:敛、直;左尺脉:敛、直、枯;右寸脉:沉、粗、热,右关脉:浮、敛、右尺脉:敛、细。整体脉象薄、敛、直、“思”动表征患者为金形善思之人,“高”不及表征患者平素胆小谨慎,遇事不易发泄,日久则致肝气郁结,“郁”动、寸脉沉、右关脉浮表征患者有郁闷生气病史,肝郁气滞,导致血脉不通,故脉涩;郁久化热、化火,则寸脉热、粗;火热灼伤阴津,则脉枯;因患者过度“关注”病情,故左关尺脉敛、直[3]。综合三部脉象,病机当属气滞血瘀,故治宜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方中柴胡、苍术、香附疏肝解郁,青皮、乌药行气,栀子清泄肝郁日久之火热,丹皮、当归活血,配以白芍养血柔肝,山萸肉性温,入肝肾经,补益肝肾,温通经络,茯苓、山药、熟地滋阴健脾,防风辛散,疏解患者“过度关注”病情导致的紧张心理。“气不可直升直降,必须斡旋而为之”,故加麦芽,一则解郁,一则调气,诸药合用,切中病机。2 诊,患者偶有阵发性麻木,活动后消失。脉象沉、涩、“郁”动减轻,上方去行气之乌药、活血养血之丹皮、白芍、当归,加泽泻10g引火热之邪下行,7剂,水煎服,1d1剂。3诊,麻木消失,嘱续服7剂。

2 郁闷不舒状态致疼痛案 李某,男,42 岁,章丘市人。2013年5月16来诊。主诉:双下肢疼痛1年余。现病史:患者自述1年前因争吵致双下肢发凉,后逐渐出现双下肢阵发性疼痛,服中草药治疗,效不显。现症见:双下肢发凉,阵发性疼痛,活动后好转。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辅助检查: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均无异常,霍夫曼征(-),双侧巴氏征(-),双侧拉赛克征(-)。舌象:舌红,苔薄白。脉弦。诊断:腿痛。病机:郁闷不舒状态。处方:越鞠丸加减。组方:山萸肉30g,威灵仙、香附、苍术、白芍各20g,当归、佩兰、络石藤各15g,木香、木瓜各12g,青皮9g,甘草6g。7剂,水煎服,1d1剂。

分析:根据齐师“系统辨证脉学体系”,脉象表现为:①整体脉象:直,细,敛,上,热,郁“动”,粗。②左三部整体脉象:郁“动”,来驶去驶;右三部整体脉象:凉,强,高,粗。③左寸脉:沉,郁“动”;左关脉:敛,直,强;左尺脉:敛,细,桡侧缘张力高;右寸脉:郁“动”,涩;右关脉:尺侧缘张力增高,敛;右尺脉:敛,沉。脉象要素上、敛、直说明患者为木形人;右尺脉敛、沉说明患者性格沉静,胆小,遇事隐忍,不敢发泄;郁“动”、涩、粗、高、强说明患者有生气史,气机郁久化热,则脉热;气机结聚下肢,则见左尺脉桡侧缘张力增高;气机郁滞不畅,脾胃升降失常,则见右关脉尺侧缘张力增高,气机郁滞,气血被阻,不能温养脏腑、经络等,则脉凉。故病机总属郁闷不舒状态,治以越鞠丸加减疏解郁结之气。方中香附、木香、青皮行气解郁;苍术、佩兰健脾;木瓜、络石藤、威灵仙舒筋通络;白芍、当归补养阴血;山萸肉温补肝肾;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肝气得舒,气机得调。2诊,患者自诉诸症减轻,嘱续服7剂。

3 体 会 根据齐师“系统辨证脉学体系”,郁闷不舒状态的脉象表现为:急性应激愤怒状态脉象多表现为:①“郁”动:多出现在左关,是一种高频、刺手的谐振波,给诊者一种麻涩不适的感觉;②强、高、粗、数、浮,管壁如触气囊感(《诊家枢要》谓“关浮促”);急性生气,血管壁张力高,气血充盈脉道,故现上述脉象。慢性应激愤怒脉象多表现为:①“郁”动:可出现在寸口各部,频率振幅均较急性生气的谐振波弱;②沉、涩:多出现在寸关脉。《脉理求真》曰:“郁脉皆沉,甚则伏结。或代或促,知是郁极。”《知医必辨》曰:“人之五脏,惟肝易动而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抑或延及他脏,久病而生克所致。惟肝一病常延及他脏,五脏之病,肝气居多。”通过“系统辨证脉学体系”,临床较易判断出郁闷不舒状态,从而准确指导临床辨证。恰如以上两则脉案,均通过脉象判定为“郁闷不舒状态”,疏肝解郁,养血柔肝,切中病机,则麻木、疼痛得愈,这为临床辨治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意义深远。

[1] 滕 晶.中医“郁闷不舒状态”概述及其脉象文献论疏[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8:(30)1777.

[2] 齐向华.思虑过度状态辨治析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

[3] 齐向华.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71.

猜你喜欢

脉象麻木双下肢
麻木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浮生一记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无题(2)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