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业应用视角下的高职IT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2013-04-02童红兵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建设

童红兵

当前IT产业进入以“专注行业应用,提供行业定制服务”为特征的细分化市场服务时代,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无差别化培养已经不能满足个人的职业发展及企业、行业发展需要,而基于行业应用视角下的“职业化、个性化、专业方向化”的高职IT专业培养模式呼之欲出。

1 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方向

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及时跟踪IT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动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专业发展才能准确把握建设方向,培养社会需要的适用人才。

1.1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建设指导

在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基础上,聘请IT专业指导委员成员、行业软件类与管理类专家,以及国内高职教育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建设指导工作,确保专业建设理念先进、定位准确、规划科学。

1.2 加强调研,建立动态专业面向调整机制

IT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IT类人才的需求动态以及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变化;通过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研讨、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会等方式,了解IT技术和市场变化;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了解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适时同步优化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和教学设计,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相衔接。

2 努力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根据IT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需要、生师比等,通过外引、企聘、内培等措施,打造符合专业特点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组建IT相关专业教学团队。

2.1 制定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按照教学团队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的相关规定,综合专业师资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师上讲台前均需要参加岗前培训;实施导师培养制,让年轻教师与指导的资深导师结对,实施传帮带;建立青年教师听课制度;在培训期间实行坐班制,承担实践教学准备与辅助教学工作;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合格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后方能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三年内对其教学质量进行重点监控,定期检查教案、教学准备、授课及专业技能,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促使其尽快成长。

2.2 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提升团队素质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互相听课、举办学术讲座和教学研讨会等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培训,促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提高。通过组织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课件奖评比、说课等活动,对每门课程教学质量实行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并对教学工作优秀奖获得者进行表彰奖励,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强化了教师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改革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2.3 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促进专、兼职教师双向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专职教师向兼职教师学习更多的实践技能,兼职教师向专职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和手段,促其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实现双赢。

2.4 实行轮岗制度,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

为使广大新教师能适应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建立起专职教师下企业煅炼制度。要求教师结合专业下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前沿,掌握企业岗位技能,努力打造双师素质团队。途径有:一是每年两个多月的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教师不仅在现场与企业技术人员管理和指导学生实习,也从中学习提高自己。二是通过与企业加强联系,为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与技术服务、合作项目,在此期间,主要参加教师多次下厂实地解决问题;三是在寒暑假下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和人才培养考察;四是积极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并要求考取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资格。

2.5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历进修和学术交流活动

创造机会,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及时参加IT新技术培训、学历进修以及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为教师的快速成长和专业技术更新提供有利环境,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师培训最好选择对口企业实训。企业才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就业归宿,教师在这些环境下实训,身临其境,效果好,同时能更好的把企业对学生的具体技能要求能及时的反馈到教学一线。

2.6 依照“6个1”工程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

在强调通用知识与专业能力同时,专业教师同样要追求“术业有专攻”,以应对行业细分化对知识的需求。为提高团队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除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进行建设外,IT教学团队可实施“6个1”工程,即每位教师选定1个专业方向,主讲1门课程,编写1本特色教材,建立1个工作室(兴趣小组),联系1个企事业单位,建设1个课程网站。

3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打造IT专业培养特色

特色教育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更是解决学生对口就业,提升就业质量的必由之路。特色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象征。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书多证制、项目化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以实现人才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并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体系。

3.1 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并重

即在突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努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安排职业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并分布于各个学期。课程引入由教学团队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结合权威人力资源专家咨询,以就业为导向,精心设计,内容要涵盖个人基本素质、团队协作能力、职业心理指导等多方面,根本宗旨是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核心专业技能培养课程提供两种实践形式:实验和案例教学,并且实践教学学时要占核心课程总学时的一半以上。部分专业核心课程要结合企业级应用案例,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实施教学,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技能。

3.2 推进“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因材因岗施教

IT产业进入以“专注行业应用,提供行业定制服务”为特征的细分化市场服务时代,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无差别化培养已经不能满足个人的职业发展及企业、行业发展需要。适应这一新形势,在保证够用基础上,要对现行的专业培养进行改造,因材因岗施教,推进专业的“岗位化、个性化、方向化”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当前,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专业实际,改造专业培养模式,实施专业方向化,如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可设“数据库开发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信息技术支持”等专业方向。专业方向的选择依赖学生于兴趣、特长实施自主选择,突出因材施教、个性化、岗位化培养目标。

3.3 加强IT新技术、新成果的教学引进,职业技能课程纳入行业认证

应对IT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特点,要不断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及时引入IT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同时与国际著名IT厂商合作,对岗位技能模块课程实施行业认证。可以引入的有Microsoft、Adob、Borland、ORACLE、Macromedia、华为COM、神州数码等国际厂商认证体系,以及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认证。要逐步形成“学历+IT认证=职业岗位”的一书多证制专业培养模式。

3.4 拓宽办学思路,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本着合作发展、互惠共赢的原则,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特色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引企入校,合作共建。(1)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校内基本技能实训室、综合技能实训室、企业工作室和校外综合实训基地,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以校企资源共建为基点,以学生实践技能与职业素养为核心,以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IT产业需求有机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校内实践教学平台遵循“真实的环境、真实的项目和、真实的管理”,实施工厂化(或项目工作室),实现学生校内和校外实岗实训。(2)校企合作共培,实施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内容包括共同规划专业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设计,共同组织教学活动,以实现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达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3.5 瞄准行业发展趋势,调整、改造专业内涵,适时开设新专业,建立专业群

围绕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建设模式,规划布局IT专业群与核心专业,按照IT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结合专业设置现状和条件,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合理的布局,通过专业复合、交叉、拓宽、调整,逐步完善学科专业群。如围绕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专业(或专业方向)有:网络安全、物联网技术、网络系统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等。

3.6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增强区域经济服务能力

建立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服务支持工作常态化;指导以学生会为主体成立“科技信息服务小分队”,开展技术咨询、推广与服务工作。

4 加强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学科研健康发展

4.1 积极营造良好的教科研工作氛围,加强教研、科研队伍建设

教师兼职为主、专兼结合方式,重点扶持中青年教师开展教研、科研方面的研究,通过开展教研、科研和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工作,建设一支素质好、水平高,具有较强教研、科研能力兼职人才队伍。坚持教研、科研工作与教学、生产实际相结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4.2 广泛开展教科研专题研究活动,浓厚学术氛围

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教科研专题研究与交流研讨活动,创造自由发言、充分的讨论,畅所欲言,展示才智,相互启发,开阔思路,引发思考的教科研环境,不断浓厚学校学术氛围,以环境促进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提升。

4.3 加强教师教科研能力培训,提高学校整体教科研水平

定期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教科研课题申报、研究方法、统计学知识及论文撰写的学术讲座活动,引领教师提高写作水平、掌握科学的科研方法。同时,加强研究课题的管理力度,重点加强课题的立项、过程管理及评审,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优秀校级课题,争取项目资金及政策支持。

学校教科研工作要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特色教材开发、项目驱动教学改革等。

5 小结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日渐衰落的IT专业高职教育形势,我们不应坐以待毙。要在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上下功夫,主动寻找出路,努力形成IT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化”、“个性化”、“专业方向化”,以适应IT行业细分化市场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 童红兵,张秀平.夯实基础,突出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数码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 浪潮首倡“行业PC”概念并主攻教育行业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6/16/content_446515.htm

[3] 张明慧,周金成.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10).

[4] 王 翔.高职IT类专业建设的探索和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建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