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电刺激预防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疗效与护理

2013-04-02黎雄武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新会中医院广东江门529100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被动痉挛患肢

黎雄武 (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新会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100)

脑卒中亦称急性血管病,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脑局部血供应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本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可出现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卒中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和心血管、恶性肿瘤为危害人类健康三大疾病,因而应引起重视[1]。据报道,脑卒中患者约75%遗留有神经病学上的认识和行为上的异常[2]。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肌肉痉挛有一定的防治作用。2010年7月我科引进CIR-B电脑卒中康复治疗仪作为康复辅助治疗,可帮助患者被动锻炼,促进患肢肌肉收缩,提高肌力,取得一定疗效。2011年7月~2012年7月对11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7月~2012年7月脑卒中偏瘫患者118例,按入院顺序,按随机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65±12)岁,脑出血18例,脑梗死40例;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5±15)岁,脑出血22例,脑梗死38例。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后均按常规方法治疗,注意避免在患肢输液,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主动和被动康复训练,如Both握手、桥式运动。配合针灸、偏瘫手法治疗。治疗组除了对照组治疗原则处理外,在病情稳定无再出现恶化48 h后进行电脑康复仪治疗,操作时先接通电源,检查电极线是否连接好,将无菌纱布或纱布浸湿后附在电极上,置于患肢肌肉的两端,用弹力绑带固定好,按医嘱选择选方8,结合5,刺激强度以患者达到麻痹而无不适感觉为度,20 min/次,1~2次/d,疗程10 d,共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疗效的标准以患者的肌力恢复程度(肌力有无提高),无出现变形、挛缩为有效。肌力的评估[3]:按(MMT)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共分为0~5级,分述如下: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5级:正常肌力。治疗过程中无观察到有肌力提升5级以上的病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治疗后患肢肌力效果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个疗程后,对患者评价治疗效果,观察到患者患肢肌肉挛缩变形的病例减少。患肢挛缩变形的出现率,治疗组12例(20.7%),对照组28例(46.6%),两组比较提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脑中风遗留偏瘫在西医尚无特殊治疗,只有通过康复手段来预防和减轻偏瘫的症状。关节挛缩是脑卒中偏瘫恢复过程的一个阶段,若处理得当,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痉挛,促进挛缩肌群的康复。有研究表明: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瘫痪肌力的恢复明显优于主动锻炼[4]。早期刺激有利于正常肌力的产生,电脑中风康复治疗仪是通过电极产生不同频率的波形在人体一定部位进行电刺激,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实现被动锻炼的目的,促进肌力的早期恢复,可减轻肌肉的痉挛。该仪器易于操作,患者无不良反应。早期介入治疗可为日后进行恢复期的治疗打下基础。但由于经济有限患者往往在病情好转后出院,无法进行继续治疗,所以其长远疗效还有待于观察和探讨。

治疗过程中出现麻痹感觉属正常现象,可根据患者的耐受力来进行调节治疗的强度。这样可以避免治疗过程中因患者痛觉过敏而使治疗强度过小,或者患者求愈心切,强忍不适使治疗强度过大而影响疗效。治疗中有1例患者因强度过大而致心悸、气促,经休息片刻、吸氧处理,症状消失。调整强度继续治疗无再出现上述现象。

脑卒中患者因病程长,发病迅速,致残率高及经济负担原因以至于引起患者抑郁、紧张、焦虑、烦躁,甚至轻生,这些不良的情绪刺激不但使患者在思想上产生消极对抗,使患者失去锻炼的信心,而且对人体各系统产生影响,所以护士应该要有爱心、耐心及良好的态度,积极主动地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安慰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刺激,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脑卒中偏瘫常由肌力弛缓期向痉挛期转变,此转变既是疾病恢复的自然趋势,亦为进一步恢复的障碍。很多患者终止于此,再加之患者家属对被动锻炼知识的缺乏,往往很难实现被动锻炼,就加重偏瘫的程度,此疗法作为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一种护理手段,配合针灸,能够帮助患者实现早期被动运动,预防和减轻肌肉痉挛、关节变形。为恢复肢体功能提供了及时且有效的作用。

[1] 朱文锋.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5.

[2] 郭庆利.电运动刺激加强肌力的作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1998,1:5.

[3]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4] 卢青英,王秀珍,张圆凤.35例重症脑出血进行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康复,2000,15(2):115.

猜你喜欢

被动痉挛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蔓延
第五课 拒绝被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