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丰市夏秋蚕布局的现状及调整建议

2013-03-31陈松珍

蚕桑通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饲养量蚕农单产

陈松珍

(大中镇农林牧渔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 大丰 224100)

大丰市夏秋蚕布局的现状及调整建议

陈松珍

(大中镇农林牧渔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 大丰 224100)

养蚕布局问题,是蚕桑生产中一个战略性的问题,直接影响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大丰市的夏秋蚕布局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沿用至今,已经使用了20多年,期间曾发挥很大的优势和经济效益。但随着蚕桑生产现状发生变化,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夏蚕无人饲养、秋蚕套养效益降低等。如何优化夏秋蚕布局,保证桑叶的充分合理利用,控制蚕病的发生,促进夏秋蚕生产稳产高产高效,已经成为大丰市蚕桑生产稳定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夏秋蚕布局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现状

夏蚕6月下旬出库,7月上旬发种饲养,品种以75新×7532为主,已连续多年除裕南村饲养少量外几乎无人饲养。秋蚕分两季,一秋蚕8月25日~8月底出库,9月10日前后发种;二秋蚕9月10日前后出库,9月20日前后发种。两期秋蚕的品种以菁松×皓月为主,饲养量一般一秋占春蚕的100%左右、二秋占春蚕的50%左右。

1.2 存在问题

1.2.1 不饲养夏蚕,一秋蚕发种偏迟,桑叶老化严重

夏蚕无人饲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饲养夏蚕辛苦程度高,更重要的是夏蚕饲养量少、产量低、效益差,蚕农不感兴趣。一秋蚕到9月10日前后发种,虽然大部分农作物已基本不再使用农药,但是由于不饲养夏蚕,一秋蚕发种偏迟,桑树中下部叶片老化严重,有的已大量脱落,造成一秋蚕用叶质量差,影响了一秋蚕的饲养。目前,一秋蚕单产较低的原因,除了气候条件恶劣和轻微农药中毒外,更主要的就是一秋蚕叶质较差,造成一秋蚕抗病力下降,蚕病大量发生。近几年一秋蚕的张单产仅25 kg上下。

1.2.2 二秋蚕与一秋蚕套养,影响蚕作安全

二秋蚕饲养期间气候条件适宜,叶质优良,但是由于两季秋蚕套养,一般是一秋蚕发育到3眠左右二秋蚕发种,蚕室蚕具紧张,二秋蚕无法进行养蚕前消毒。而且二秋的小蚕与一秋的大蚕常常混育一室,严重影响蚕作安全。二秋蚕蚕病发生严重,蚕农减产减收。近几年二秋蚕的张单产仅30 kg上下。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蚕农由于劳力、蚕室蚕具安排等原因仅饲养一季秋蚕,他们无论是单独饲养一秋蚕还是二秋蚕,张单产大多在40 kg上下。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叶质好,二是两季蚕不套养,避免了交叉感染发生。

2 夏秋蚕布局调整的建议

夏蚕发种时间不变,但品种因推广产量高、茧质好、抗病力强的品种,如苏菊×明虎等,饲养量根据蚕农自愿并加以引导。如果不饲养夏蚕,建议夏肥的追施作适当调整,夏伐后追施适量速效肥保证桑树发芽,7月底8月初的第二次夏肥必须追足追全保证桑树旺盛生长。同时夏伐后做好桑树的疏条等工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枝叶生长,从而达到推迟桑叶老化保证一秋蚕用叶质量的目的。

一秋蚕提前到8月25日前后发种,9月中旬结束。二秋蚕仍然在9月20日前后发种,10月中旬结束。从而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秋蚕套养问题。饲养品种选择上,一秋蚕可使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二秋蚕仍使用多丝量品种。饲养量安排上,东部乡镇(经济作物为主)一秋蚕和二秋蚕分别占春蚕100%、70%左右,西部乡镇(水稻地区)一秋蚕和二秋蚕分别占春蚕70%、100%左右,具体到各户视实际情况而定。

3 布局调整的可能性

调整夏秋蚕布局的重点是秋蚕布局,秋蚕布局调整的关键是彻底解决秋蚕的套养问题,能不能提前饲养一秋蚕是布局调整的根本。

3.1 外部有利条件

过去推迟饲养一秋蚕,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开其它农作物(水稻、棉花等)的用药高峰期。近几年,桑园已基本集中连片,全市的桑园90%集中在6个重点乡镇、20多个重点村组。其它农作物治虫用药品种也发生改变,特别是水稻治螟已不再使用对蚕桑生产影响巨大的沙蚕毒素类农药,加之治虫器械发生变化,弥雾机改成电动喷雾器,对桑园污染大大减轻,这些都对提前饲养一秋蚕创造有利条件。

3.2 提高了桑叶产量和质量

通过调整夏秋蚕布局和改变夏肥追施模式,缩短了夏伐到一秋蚕用叶的时间,减轻了一秋蚕用叶的老化,同时也减轻了下部桑叶红蜘蛛、桑蓟马的危害,提高了桑叶产量和质量,增强蚕体的抗病力。虽然一秋蚕提前到8月25日前后发种,没有避开其它农作物的后期用药,但只要采取有效的防毒措施,一秋蚕饲养量、张单产将能维持在原有布局的水平上。

3.3 杜绝了套养,保证了蚕作安全

布局调整最大的改变是二秋蚕与一秋蚕不再套养,达到了养蚕批批清的要求,可以彻底地进行养蚕前消毒,将大大减少二秋蚕蚕病的发生,同时由于二秋蚕的叶质较好,将大大提高二秋蚕的产量和质量。

3.4 秋蚕小面积的试验初见成效

2009年、2010年在东部乡镇进行试验,二秋蚕9月20日发种,一秋蚕蚕农自选8月25日发种和9月10日发种其中一次。我们对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一秋蚕饲养8月25日发种的两年的一秋蚕平均张单产分别为27.1 kg和26.4 kg,二秋蚕分别达到了38.2 kg和40.5 kg。而这两年全市一秋蚕饲养9月10日发种的张单产分别为26.1 kg和27.9 kg,二秋蚕分别为32.7 kg和30.9 kg。从张单产看,一秋蚕水平基本相差无几,但二秋蚕提高明显,分别提高了16.8%和31.1%。

布局调整是具体而复杂的问题,必须确保试验可行、蚕农认可后方可全面推广,同时应与收购部门协调好收购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影响到大丰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希望上级技术主管部门引起高度重视,总结试验成果并尽快进行调整,使桑园效益最大化,调动广大蚕农稳定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避免大丰蚕桑生产出现滑坡。

猜你喜欢

饲养量蚕农单产
全国家蚕发种饲养量超1千万张(盒)以上的9对杂交组合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躲雨
单笼饲养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全国各蚕桑产区饲养量、产茧量及推广品种10年间的变化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