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笼饲养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2018-03-03丁君辉吴志勇王荣民刘继明夏宗群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饲养量麻鸭蛋重

丁君辉,吴志勇,王荣民,刘继明,夏宗群

(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 330000)

蛋鸭笼养作为一种新型养殖模式,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并在我国多地试养成功,但对笼养蛋鸭的研究多集中于日粮营养水平方面,关于笼养蛋鸭单笼饲养量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且目前国内多直接采用鸡笼对蛋鸭进行笼养研究,未考虑水禽的生物学特性,而且我国仍未形成笼养蛋鸭的国家标准,适宜的单笼饲养量不仅可以节约笼具制作成本,更利于蛋鸭发挥最佳生产性能。因此,根据江西省气候条件和饲养品种,对蛋鸭笼养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笼养山麻鸭单笼饲养量的研究十分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选用108羽体重相近的(1260g左右)产蛋期蛋鸭(36w,产蛋率为85%左右)按单笼饲养量不同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组2羽/笼 (笼具规格32cm×34cm×38cm)、B 组 4羽/笼 (笼具规格 64cm×34cm×38cm)、C 组 6羽/笼 (笼具规格 96cm×34cm×38cm),每组3个重复,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12羽蛋鸭,各组鸭密度保持一致 (0.054m2/羽,0.021 m3/羽)。试验为期56d。

1.2 试验日粮

各试验组蛋鸭日粮配方相同,如表1所示。

表1 蛋鸭基础日粮饲料配方

1.3 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采用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舍温维持在26℃~33℃,相对湿度维持在40%~65%,舍内光照为16h恒定光照 (补光强度为白炽灯2w/m2),并以微光通宵照明,其他饲养管理按正常生产操作规程进行。

1.4 检测指标

1.4.1观察鸭群状况,记录死淘数,计算产蛋期死淘率。

1.4.2产蛋性能:每天记录产蛋数、蛋重、采食量,计算各阶段及全期料蛋比、蛋重、产蛋率。

1.4.3粪氮含量:于300日龄时每组收集3d粪便,风干后,测定粪中总氮含量。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鸭群状况

各处理组蛋鸭试验期间均无病死或淘汰,试验前期,6羽/笼组蛋鸭会出现挤压和踩踏现象,当熟悉了周围环境之后,这种现象减少甚至不再发生。

2.2 生产性能

单笼饲养量对笼养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 单笼饲养量对笼养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试验前期(37~40W),随单笼饲养鸭数增加,各处理组蛋鸭的蛋重表现出先低后高的趋势,采食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产蛋率表现为降低趋势而料蛋比表现为升高趋势,料蛋比和产蛋率以2羽/笼组蛋鸭最好,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试验后期(41~44W),随单笼饲养鸭数增加,各处理组蛋鸭的采食量、蛋重、料蛋比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6羽/笼组蛋鸭的采食量比2羽/笼组和 4羽/笼组分别显著增加了 8.17%和9.49%(P<0.05);而产蛋率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4羽/笼组蛋鸭产蛋率最高。

试验全期(37~44W),随单笼饲养鸭数增加,各处理组蛋鸭的采食量和料蛋比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蛋重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产蛋率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试验全期,各组蛋鸭产蛋率以4羽/笼组最高,料蛋比以2羽/笼组最好,但蛋鸭各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

2.3 经济效益和粪氮含量

不同单笼饲养量对37~44W笼养蛋鸭月利润的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单笼饲养量对37~44W笼养蛋鸭月利润的影响

随单笼饲养鸭数增加,各组蛋鸭的月利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4羽/笼组最高,6羽/笼组最低,其中2羽/笼组和4羽/笼分别比6羽/笼组提高了23.91%和25.86%,差异不显著(P>0.05)。

各处理组蛋鸭的粪污氮含量随单笼饲养鸭数增加而降低,6羽/笼组和4羽/笼组分别比2羽/笼的粪污氮含量降低了9.56%和6.43%,其中6羽/笼组的粪氮含量极显著低于2羽/笼(P<0.01),为各组最低,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蛋鸭笼养的单笼饲养量变化无疑会引起鸭笼的材料用量变化而改变鸭笼的成本,随着鸭笼规格变大,其成本会随之减少。据观察,单笼饲养量变大,还会使鸭粪在笼具上的附着量减少,不仅可以延长笼具使用年限,还可以改善蛋鸭的生产环境,一定程度上减少与微生物的接触,并能进一步提升蛋品的清洁度。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单笼饲养量能降低笼养山麻鸭粪污中的氮含量,提高笼养山麻鸭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另外,试验前期随着单笼饲养量变大,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蛋率、增加采食量和料蛋比,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试验后期随着单笼饲养量变大采食量仍呈现增大的趋势,当单笼饲养量增至6羽/笼时,采食量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而产蛋率、蛋重、料蛋比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以4羽/笼时较好;试验全期各项指标虽然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但是各处理组蛋鸭的采食量、蛋重、料蛋比以2羽/笼较好,产蛋率、月利润以4羽/笼较好。其原因可能是单笼饲养量变大,增加了蛋鸭的活动空间,加上鸭只在笼内来回走动,难免会挤压踩踏,导致6羽/笼组蛋鸭采食量上升以及前期的产蛋率下降,后期蛋鸭基本适应了周围环境,不再惧怕饲养员,减少了踩踏现象的发生,产蛋率得以恢复甚至超过2羽/笼组,但其采食量仍因为活动空间大而居高不下。而笼养山麻鸭的粪氮含量除受日粮蛋白质水平、产蛋水平影响外,主要受单笼饲养量大小的影响。单笼饲养量增大,增加了蛋鸭的活动空间,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蛋鸭对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减少粪污中的氮含量,虽然6羽/笼可以极显著的减少粪氮含量,并能减少笼具制作成本,然而较大的单笼饲养量增加了笼养蛋鸭的应激,受外界因素影响更大,其后期生产性能虽有提高,但总体经济效益不佳,因此,笼养蛋鸭最适宜的单笼饲养量为4羽/笼,笼养密度为 0.054m2/羽,0.041 m3/羽。

4 结论

蛋鸭笼养可以适当增加单笼饲养量,以减少笼具制作成本,提升产蛋率和蛋品洁净度,笼养山麻鸭可选用2~4羽/笼的单笼饲养量,以4羽/笼最佳,但不应超过6羽/笼,同时应尽一切办法减小蛋鸭的应激,使其尽快适应笼养环境。

猜你喜欢

饲养量麻鸭蛋重
全国家蚕发种饲养量超1千万张(盒)以上的9对杂交组合
秀洲区洪合镇蚕桑产业三十年的变迁与回顾
附文一:获得较小蛋重的管理要点
父母代肉种鸡蛋重称取方法与蛋重分析
殉情的野麻鸭(外一首)
可爱的小麻鸭
可爱的小麻鸭
蛋重对蛋鸭孵化效果的影响
昆山麻鸭的“复活之路”
阡陌桑树绿 待听春蚕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