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医患沟通知识的缺失及对策

2013-03-26李艳妮

关键词:医学教育课程内容医患

梁 栋,李艳妮

(1.福建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与社会医学系,福建 福州350108;2.厦门长庚医院 医事科,福建 厦门361028)

医患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医师通过医疗活动与病人建立起的一种工作性的人际关系[1]。当前,医患关系已成为一种扭曲的病态关系出现在社会生活之中。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我国仅在2010年发生的医闹事件就17 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 000起,且严重程度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张[2]。诚然,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疏于人文精神的沟通和教育而导致医学人文关怀的缺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纠纷的有49.5%[3]。为此,本文通过对2007-2010级福建医科大学在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200人)和访谈(300人),了解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数量、医患沟通知识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学效果及就业压力等状況。每个年级发放问卷50份,共计200份,收回问卷195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98.5%。调查数据应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机录入,采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医患沟通知识缺失原因,探讨构建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人文素质相关课程二者并重的教学体系,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医患沟通教学现状

(一)医学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接受问卷调查的192个医学生中,认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一名临床医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的有161人,占84%;认为“一般”的有27人,占14%;只有4人认为“不重要”,占 2%。这说明绝大多数临床医学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数量情况

我校临床医学生普遍认为医学生人文素质相关课程开始数量偏少,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仅有5人(3%)认为学校本科阶段所开设的人文素质有关的课程数量太多,51人(27%)认为开设数量刚刚好,有123人(64%)认为医学生人文素质相关课程数量太少,还有13人(6%)甚至认为学校根本没有医学人文相关课程。

(三)医患沟通知识教学的重视程度

我校临床专业在校生普遍认为学校在临床医学生教育过程中对相关医患沟通知识教学不够重视。在接受调查的医学生中,仅有22人(11%)认为我校“很重视”相关医患沟通知识教学(2007级6人、2008级6人、2009级4人和2010级6人),有147人(77%)认为“一般”(2007级37人、2008级38人、2009级32人和2010级40人);有23人(12%)认为我校“不重视”(2007级6人、2008级6人、2009级8人和2010级3人)。

(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及评价

4个年级的临床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效果认识有所差异:2007级、2008级、2009级、2010级医学生认为本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明显的分别有13人(7%)、8人(4%)、1人(0.5%)、2人(1%);认为效果不明显的分别有31人(16%)、32人(17%)、40人(21%)和44人(23%);认为无效果的分别有4人(2%)、5人(3%)、2人(1%)和3人(1.5%);选择不知道选项的分别1人(0.5%)、4人(4%)、2人(1%)和3人(1.5%)。可见,2007级与2008级两个年级对教学效果较为不满意(表1)。

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设置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关课程对提高医患沟通技能效果不明显。在访谈过程中,有多位同学表示“我校开设的课程对于提高他们将来处理复杂的医患关系帮助并不大”。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143人(74%)认为我校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效果不明显,仅有12人(6%)认为效果显著,37人(20%)认为完全没有效果。

表1 临床医学在校生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五)医患关系对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情况

问卷调查显示,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对于临床医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年级越高,医患紧张带来的就业压力越大:绝大多数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的紧张,是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的因素之一,2007级和2008级医学生就业受医患关系影响比较大,认为医患关系会给自己就业带来压力的人数为44人和43人。2009级、2010级有36人和37人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会给就业带来压力,但2010级医学生觉得医患关系不会带来就业压力的也有5人,是4个年级中最多的(表2)。

表2 医患关系对临床医学在校生的就业压力情况 n(%)

在接受访谈的300名各年级该专业医学生中也分为几种态度:第一种是持不乐观态度,持这种态度的学生占绝大多数,有甚者表示“太可怕了”、“这样发展下去,实在难以想象以后怎么当医生”;第二种是对当前的医患关系表示了冷漠的态度,如“对于目前这种医患关系,我们只有走一步看一步,现在先念好书再说”;第三种是既关心又无助的态度,如“当前的医患关系在新医改的推进下应有所改善吧,但具体该怎么做我们还是云里雾里呀”。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医患沟通知识缺失的对策思考

(一)建立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人文素质相关课程两者并重教学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我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从中小学一直延伸到大学,师生间交流时间甚少[4]。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认为学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偏重专业名词概念的解释和基本原理的灌输,很少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引导,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此外,医患沟通和交流技巧相关课程缺乏具体指导和必要实践教学,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显著的提高。因此,要对这一传统的教学体系做出调整,分三步走,且三步并重。

1.在课程的内容建设上要遵循“三要”原则。首先,课程内容要遵循全面化、综合化。课程内容的全面化主要表现在医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还应该掌握文、理、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学会“做事”就要先学会“做人”的道理。课程综合化则主要表现在学科内容的相互融合,当今医学各学科间的交叉互补现象越来越明显,故此,医学教育工作要抓住这一特性,通过触类旁通的教学,将各门课程,尤其是人文和医学专业课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性课程教学。其次,课程内容要充分调动学生学医的兴趣,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是能仅仅从授课者的角度来思考,要尝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学生喜欢怎样的课程,学生对哪些人文课程感兴趣,学生喜欢怎样安排课程内容等等。从而使课程的学习成为乐趣,而不是一种任务或负担。再次,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当今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医学现象也随之不断变化,今天的知识明天就可能已经过时,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并培养医学生收集、分析、判断等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做到每一次课的内容既能反映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又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注重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1)要注重医学生人文教育和医患沟通技能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如对不同年级的临床医学生采取不同的人文知识和医患沟通技能的教学,低年级可以课堂教学为主,高年级则多注重医学生在实践和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人文社科教育,开展社区教育,使人文关怀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和升华;(2)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当下医患矛盾的动态,将真实的医患冲突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以事实为导向,医学生为中心,加深学生对医患关系的客观、理性认识、指导医学生就案例进行讨论寻找存在问题和给出解决方案;(3)改变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如开展情境教学,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医生和患者、患者家属等角色扮演,一方面使医学生将医患沟通技巧的理论知识及时在角色扮演中充分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汲取。另一方面在角色转换中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需求。

3.对未来五年制医学教育体系进行新安排。在未来的五年制新教学模式中除包含临床专业课外,以下两个阶段非常重要:(1)第一阶段的文理基础课程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建议尽可能安排在综合性大学进行,时间为1年,使新生打下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进行大学转型期的文化素质教育陶冶。(2)在5年的学习期间始终贯穿着人文素质教育以及选修课程,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涵盖基础人文、医患沟通培养等一系列与医学生有关的人文课程,选修课仅侧重于开设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课程,使学生培养更符合我国医疗卫生岗位的需求,使医学生的知识更渊博、人文素质更高、国际交流能力更强。

(二)逐步增加医患关系相关领域教育内容

医学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必须把医患关系相关领域的教学引入现有的教学体系(如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发展、患者心理、医学生如何应对医患纠纷的发生、如何进行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在恶劣医患关系背景下医学生的心理指导等方面),帮助医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当前的医患关系。要加强医学生心理辅导,使其能以正确的、积极的心态面对医患关系,缓解医学生由于医患关系恶劣而造成的就业压力。此外,必须重点突出医患沟通的教育。医学院校需积极开展医患沟通方面课程建设,完善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步引入《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医患沟通心理学》、《与病人沟通的艺术》、《医患沟通》、《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等教学内容以形成一系列医患沟通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帮助医学生掌握沟通的基本原理和策略,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培养学生如何与特殊病人交流、信息收集和给予的技巧;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和谐关系及医患关系的管理和维护技巧;医患关系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等。目前,我校医学生医患沟通等课程多为自主选修课,其效果不明显,因此,对此类医患沟通的课程在教学形式上建议用指定选修课的教学形式取代当前的自主选修课的教学形式。

(三)形成均衡的专业技术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例

调查显示,广大医学生日益认识到提高自身医学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并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充满着期待。医学院校课程体系重专业知识轻人文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尚不能满足当代医学生和社会现实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寻求专业课和人文素质课程的最佳均衡比例(目前,欧美等许多国家人文课程已经超过20%,我国也可以这一比例作为参考)。一方面,要在已有的《社会医学》等医学相关类社科课程内容中适当加大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比例;另一方面,加大医学生人文素质相关课程数量,恰当定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能局限于“两课教育”,还应当对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分阶段地增加《医学生心理》以及一些文学、文艺鉴赏课程,从而逐步优化当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结构,改变其比重小、内容狭窄粗浅的现状,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全方面、多层次地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和培养,满足当代医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医学是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一门科学,医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医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5]。今年初,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接受《健康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对于一名合格的医生来说,医学是一门适合探讨学术与人文结合的学科[6]。当今,医学界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个体疾病的治疗,而是更为广泛的人类健康问题,因此建构全新的医学价值观,塑造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医学职业精神和培养兼备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新一代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已经成为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当务之急[7]。综上所述,当前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加快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对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当下缓解日益严峻的医患关系有效手段之一。

[1]王立波,张东航,陈虹辰,等.浅谈医患关系的协调与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8):45-46.

[2]央视《新闻1+1》.中国5年增加7千起医闹事件.[EB/OL].(2012-05-03)[2012-05-04].http://focus.news.163.com/12/0503/22/80K7GJ2C00011SM9.html?from=index.

[3]李 雯,徐 涛.从医患关系紧张看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西部科技,2010,9(34):91-92.

[4]张 威,谢长勇,潘 晨,等.中美高等医学教育比较与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2.

[5]廖信伟.试析当代医学生人文教育问题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10,9(8):1132-1134.

[6]陈 竺.未来的大师就在你们当中[EB/OL].(2013-02-27)[2013-03-20].http://www.moh.gov.cn/wsb/ldhd/201302/68713eafa3074a289dcb76483bbf2db8.shtml.

[7]柳 黎.医学与人文的跨文化融通和医疗体制改革[EB/OL].(2010-11-10)[2012-05-04].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206644/13181410.html.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课程内容医患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