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诗学的在场绽放与深度言说
——评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

2013-03-19李胜清

武陵学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诗学网络文学文艺

李胜清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网络诗学的在场绽放与深度言说
——评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

李胜清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1世纪是一个诗学意义复调生成与版图重新布局的时代,日变日新的生活经验与价值范式意味着一些全新的意义提问方式已然莅临了文学现场。为了有效地应对文学实践的结构性异动并取得与新的历史语境的身份认同,学术界启动了蔚为大观的诗学反思与重构行动。面对这种诗学秩序及其意义语境的历史性转型,我们不能断言所有的理论言说都是有效的;但我们能选择确认的是,就在这些略显喧嚣的话语狂欢阙如之处却存在着一种坚实而深沉的理论回音,它立足于当代中国文情的最大现实——网络文学,以一种朴素的执着持续地感受着网络文学衍化的脉动并成功地探幽到了其意义域的温度与深度。欧阳友权教授的新著《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字媒介》)就是这种学术努力的示范性理论表征,作为一种承前启后的网络诗学备忘录,《数字媒介》既澄明了中国网络文学既往的意义撒播过程与价值递嬗痕迹,也勾勒了这种文类叙事未来发展的精神轮廓与美学向度。

历数国内网络文学研究的学术队伍与学术成果,人们发现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欧阳友权教授领衔的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基地学者群及其丰硕的网络诗学著作群已经构成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重镇。姑且不论该研究基地研究人员的齐整与学术成果的深厚,单就其研究时间之长、学术建制与规划之严谨有序以及话语影响之广,我们就应该向这个团队的开拓之功表达自己的学术敬仰。迄今为止,这个团队在网络文学研究领域彰显得最明晰的特点就是理论研究的集束效应与长效机制,正是有赖于这种研究体制的支撑,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基地的学者们才能一直处于研究的状态,所以能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知识生产能力也就顺理成章了。当然,任何一个有成效的学术团队都不能缺乏领航者的航向引领,欧阳友权教授之于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基地显然就担纲着这样的任务。就个体性角度来说,对于欧阳友权教授的网络文学著述的学术评介,我经常遭遇一种困境,那就是每每企图全面而深刻地就其网络诗学甚或是单纯的某个网络诗学观点进行品评时,其结果都陷入阐释不足的状态。究其原因,我总结出两点,其一是我自身的学术水平力有不逮,无法全息性地际会并深刻领悟网络诗学的论说语境;其二则是评介对象本身学术涵泳的精深与意义域的丰赡,面对《数字媒介》,我已然感受到了这一点。就此而言,期望以有限的理论经验去全面评介《数字媒介》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只能选择几个理论质点以飨自己的品读。按照问题的这种提法,我有幸地领受到:《数字媒介》至少在三个维度上给了我深刻的知识论启蒙与方法论的启示。

现场感与实证性当为《数字媒介》最鲜明的规定性之一。检视当下关于文艺转型的诸多诗学言述,我们很容易发现一种立论初衷与实际操作的二律背反现象,即在提出文艺转型问题时先验地悬设一种华丽而理想的转型构想,但一旦付诸对象化操作,则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嫌疑,更准确地说是以现场经验场域的缺席为代价换取一种纯粹理论的任意想象与凌空蹈虚。在这一点上,《数字媒介》从根本上克服了这种症候并显示了一种诗学建构的新向度,它所寻绎的问题意识,创设的文艺转型范式都牢牢地扎根于当下鲜活的网络文学经验语境,欧阳友权教授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切入文学现场”的意思,而其《数字媒介》显然就是对于这种诗学理念的现实践诺与积极承当。关于文艺转型,《数字媒介》选择了从网络文学的角度切入,它在占有大量第一手网络文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性的理论研究,密切而及时地关注社会的网络化趋势,深描网络媒介之于文艺转型语境的结构性影响,依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路径,为网络文学提供了理论正名与身份赋型。在《数字媒介》中,从总序“传媒推力与文学魂归”到第一章的“数字媒介与文艺语境的变迁”,作者所着力强调的一点就是贴近社会生活的网络化转型现实,追踪文艺实践的网络化转型轨迹,捕捉文艺在网络文化语境中生成的意义新质,以在场网络诗学建构的方式呼应与抽绎了网络文学发展的现场感与开放性,从学理上为网络文学的体制性存在与诗学身份提供了合法化证明。文艺转型与其说是某种思想言说,毋宁说是一种学术行动更为准确,因为只有切实的行动才能真正兑现最初的转型冲动与立意初衷,选择什么以及如何选择对于有效地实施文艺转型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真问题与真命题才能承诺文艺转型的基本内涵,否则就可能成为伪命题,甚至根本没有能力提出文艺转型的问题。而《数字媒介》之所以能从特定的视域为当代文艺实践与诗学话语提供转型的意义契机与思维进路,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它始终秉持一种现场感与实践感,及时将文学网络化转型事件进行理论化与课题化的学术处理,在网络文学经验资源的支撑下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致思向度与知识生产机制,所以《数字媒介》就不但昭示了文艺转型的基本问题式,反映了当代文艺实践与诗学建构的本质性诉求,而且以具体的诗学建构行动为文艺实践的网络化转型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立法规则、阐释口径与技术路线。从一种引申的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数字媒介》的现场感与实证性,它才为当代诗学转型的尴尬与困惑独辟了一种意义突破,以《数字媒介》和其他互文性的网络诗学文本为主体,当代的文艺转型已经并将继续在网络媒介平台上创生新的意义空间与理论生长点。或许,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正是一次新的文学与诗学自我救赎行动,而《数字媒介》的学术意义则轨合了这种诗学重构的诉求,在很大程度上,笔者从《数字媒介》中已经领受到了这种含义。

建构网络诗学的生命形态是《数字媒介》积极面对文艺转型的一种现实表情。从宏观上提出以网络诗学构架来促动当代诗学的理论转型当然是《数字媒介》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综观作者所赋予《数字媒介》的学术志向与理论主旨,仅仅从宏观层面所作的定性判断显然不足以涵盖它的意义指涉范围,因为除却这种宏观的判定之外,《数字媒介》还具有一种细密的意义结构与微观的躯体形态,正是这种微观之维的建构才最终确认了网络诗学的现实性与实体性存在。如果说宏观层面的言说只是建构了网络诗学的骨骼架构与简笔画形态,那么在微观具体的层面所进行的探测与建构则构成了《数字媒介》关于网络诗学的生命形态,这种形态意味着,网络诗学应该呈现出某种细密的意义机理与可感受的理论质感,因为只有建构出网络诗学的毛细血管布局、温润机体线条与细胞运动节律等最细微具体的意义单位才能使人们体察到其内在的生命律动与意义温度。《数字媒介》从网络语境及其施予文艺的总体性影响出发,具体探索了文艺存在方式、文本形态、艺术主体、价值内涵、文艺传播与消费、文艺学边界等网络诗学的微观机制与意义构件,在每一个次级问题上,著者都以工笔画的手法探幽了网络诗学的生命元素脉动与细节意义形态,从而实现网络诗学从一种骨骼构架的非生命形态向一种意义充实丰满的生命形态的生成。惟其这样,从网络诗学建构的角度来示范性地牵引当代诗学秩序与根本提问方式的转型才变得具有现实的可言说性以及可商讨性。事实上,《数字媒介》采用的逻辑路径是将宏观的网络诗学转型命题发散为一束次级的问题群,然后以对各个次级问题的细微建构与具体解决支撑起整个网络诗学的宏观构架。应该说,这种建构思路非常契合于当代知识建构的地方性风格,因为它保证了知识话语的有效性与阐释力,作为一种兼具骨骼构架与血肉躯体的诗学形态,它既满足了诗学建构宏观层面的应然维度,又匹配于诗学话语存在的实然诉求,在一种质的规定性上,这种生命形态的建构实现了网络诗学的生活化与实践化在场。

开启一种新的文学公共性视域是《数字媒介》的又一种学术贡献。在《数字媒介》中,著者在很多的论述中重构了个体书写与公共历史的意义张力关系结构,“虚拟现实中的主体间性”、“民间话语的‘草根情结'”等言述都建构了文学公共性的全新表达式。在网络文学语境中,文学公共性已经呈现了某种回归趋势,即古希腊城邦政治中关于公共性的自由表达与平等协商含义,借助于网络平台,人们重拾了自由言谈与及时观照民族国家重大事项的习惯,公共事项个人化言说与个人事项公共化展示已经铸就了一种家国关联的新模式,在网络文学的意义域中,虽然个体的私密空间得到强化,但在另外一种意义上,主体的私人意义空间与社会事象的公共意义空间又呈现出一种视域融合的态势,人们第一次领略到,他们可以如此近距离且迅捷地触摸公共事务,能如此有效地介入公共事务的评论并让自己的发声引起公共领域的关注。应该说,《数字媒介》的论域中充满着关于文学公共性的多重意义建构,它不独以建设性的姿态表达了关于文学公共性的个体性承诺与个体建构方式,而且还从解构的角度显示了文学公共性的批判之维,关于社会人生的技术化偏向、娱乐至上的审美向度、消费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等等论述都揭示了网络文学语境中文学公共性的危机症候,在提示人们警醒网络文学的技术偏执与媒介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的同时,《数字媒介》鲜明地出示了自己的学术旨归:数字艺术的价值原点是人文审美,态度明朗,结论铿锵。

任何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抑或是提出某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抑或是对于现实生活中或文学实践过程某个业已存在的重要问题的答案,就此而言,欧阳友权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关于网络文学与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研究应该说是首尾咸备,问题与答案同在,设若说11年前他们率先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么在经过11年的风雨淬炼与学术寻绎之后,他们以丰硕的果实回答了人们的质询。《数字媒介》及其或先或后的姊妹篇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惊羡,它们没有终结关于网络文学及其诗学话语的理论言说,相反,正是有赖于它们,网络文学及其诗学理论的意义域才不断地被澄明,被拓展。重建中国当代文论的理论信心与阐释效力,《数字媒介》做了自己的努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努力。

(责任编辑:刘英玲)

2013-01-25

李胜清,男,湖南耒阳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与文化。

猜你喜欢

诗学网络文学文艺
1942,文艺之春
背诗学写话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文艺范
网络文学的诞生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