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博弈”的视角谈摩登舞舞伴的配对

2013-02-19肖月虹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舞伴博弈舞者

肖月虹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一、摩登舞的起源与发展

摩登舞起源于西方,它集音乐、竞技与舞蹈于一体,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及强烈的竞技性和表演性,是体育与艺术有机结合的运动。1924年经英国皇家舞蹈家协会教师的不断整理和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摩登舞体系。上世纪80年代,摩登舞传入我国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自2000年,我国的国际标准舞与世界接轨后,中国舞者参加了许多国际比赛,促进了与国际的交流,舞蹈水平已领先于亚洲其他国家,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摩登舞舞伴间的配合是不容忽视的。

二、博弈论的含义

博弈论,是研究个人、队组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以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以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一个标准的博弈论应该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次序、支付、结果和均衡,其中,参与人、战略和支付是描述一个博弈所需要的最少的要素。参与人、行动和结果统称为“博弈规则”。博弈论经过不断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理论,凡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发生关系就存在博弈,只要有竞争的存在就必然存在博弈。

博弈论中,一种博弈模型以特别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二人分别置于不同的房间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两人都坦白了罪行,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只有一个人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则抵赖者以妨碍公务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警方则因证据不足只能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这就是著名的含有占优战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中,每个囚徒的选择都会改变自己和另一个囚徒的命运,并且双方都选择了对自己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策略,从而导致了博弈均衡结果的出现,即博弈的“纳什均衡点”。这个博弈模型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哲学、政治、经济,也可以运用到摩登舞舞者的科学训练中,用以解析摩登舞舞伴间的关系。

三、摩登舞舞伴间的博弈

摩登舞是双人舞蹈,舞者要想在舞蹈过程中获得最佳的表演状态,就需将双人舞融合成单人舞。作为摩登舞舞伴的二人,既是个体,又是群体。男女舞伴的任何一方都以个体存在,同时又是以一对组合形式存在的群体成员。群体由个体组成,但群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堆积或机械相加,群体所产生的集体力量远远大于个体力量机械相加的总和,正如舞蹈的最佳表演效果是由舞伴双方共同实现,而非舞伴间任何一方依靠个人技术独立能完成。

日常教学训练中发现,舞伴关系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合作与排斥,如果舞伴双方均是合作,在两人技术能力、舞蹈整合等各方面相当的情况下,经过磨合与训练,会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但是舞伴中有一方对对方排斥,即使二人条件适合,也会存在较多的矛盾,若矛盾不能得到适当的解决,会影响舞伴的整体发展,最终导致二人舞伴关系终结。若舞伴二人均相互排斥,双方无法继续合作,舞伴关系会很快终结去寻找下一个适合的组合方式。可见,在这三种组合方式中,最为理想的关系就是相互合作。合作与排斥的组合是最影响舞伴整体发展的,但是因个体对舞蹈技术的掌握、对音乐的理解不一致、舞蹈整合能力存在差别乃至性格、气质的不同都会造成舞伴间并存默契的同时,必定会产生分歧,因此,这种组合是舞伴关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需要改善和解决的关系。为有效改善舞伴间的合作方式寻求最佳组合,根据日常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1.舞伴组合最优化。摩登舞舞伴存在主动与被动关系,同时也是主动与被动相互转换的关系。双人舞蹈不同于独舞,要求舞蹈的二人不仅要基础扎实,更要配合默契,以达到双力合流,朝着动作的审美方向发展,实现摩登舞独有的韵律美。作为舞伴配合的前提,就是基本功、基本技法及专项身体素质等舞者自身的舞蹈能力。在舞蹈过程中如一方重心稳定,而对方重心不稳,双方就难以形成双人舞蹈的合力;如双方重心都不稳定,则无法配合;如双方重心都很稳定且技术能力相似,经过磨合,终会形成双力合流。

一个适合的舞伴,对于双人舞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在专业院校的舞伴组合上,大都采用教师指定的方式,教师在组合配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意愿、兴趣爱好,综合先天条件、音乐理解能力、专项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将舞伴二人的相似性最大化,寻求互补最优化。在青少年摩登舞舞蹈训练的起步阶段,应注重舞者自身的能力训练,强化基本功,尽量不固定舞伴练习,而是时常交换舞伴,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青少年学习的娱乐性,更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能力、特点,以便找到最为合适的组合,提高舞伴二人的整体能力。

2.提高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双人舞蹈的性质,引导学生尊重和认可对方。因舞蹈个体的条件和能力不同,一定会有一方综合能力稍强或是稍弱的情况,综合能力稍强的一方不代表在各个方面都会技高一筹。每个舞者对音乐、舞蹈表演不同的理解,造就了不同的舞蹈风格,而且舞伴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是具有双向性的,舞伴双方都可以从对方传导的动作信息中检验自己。如果综合能力稍强的一方认为自己在技术处理或是舞蹈表演中具有优势而忽略与舞伴的交流甚至不听取舞伴反馈的信息,久而久之会造成舞伴间交流的矛盾,而这种矛盾若得不到解决,舞伴间的默契将无法维系。因此舞伴二人应加强舞蹈交流与技术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应尊重对方的意见,而不应该盲目自信、过分自大,体会舞伴传递的信息及时纠正错误、扬长避短。舞伴间的这种沟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舞伴二人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多次的修正,才能形成默契完成统一的舞蹈动作,最终达到“两个人两条腿”的舞蹈境界。

3.注重心理训练。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情感的工具。舞蹈是富有生命且具有活力的,舞者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能准确把控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情况下,才能将内心对舞蹈的感受通过肢体演绎出来,并传递给舞伴,再通过舞伴二人对舞蹈的整合为舞蹈注入生命力。

摩登舞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心理训练,心理训练过程中要侧重学生心理过程的培养及鲜明个性的形成。合理设置每堂课的训练内容和训练的量,调动学生舞蹈时的情绪,并根据舞伴二人的舞蹈差异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果教学设置超出学生的学习承受能力,则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信心,只是一味的想要完成舞蹈动作,而忽略的舞蹈情感的表达。没有的情感传递的舞蹈则无法感染观众,也无法打动评委。因此,注重学生的心理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舞蹈表现力,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

4.提高舞蹈学习能力。舞蹈的最初过程是模仿和记忆,而一味的模仿,会使舞蹈枯燥乏味失去舞蹈的意义,就舞蹈而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审美标准又产生了不同的舞蹈体态。摩登舞作为西方文化的产物,同芭蕾舞一样具有尽可能的向外延伸身体,以摆脱大地而腾空的特点。想要将舶来的舞蹈跳出应有的韵味,就要深刻理解摩登舞的内涵,广泛涉猎其文化背景,并且注重中外舞蹈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诠释摩登舞。

舞蹈学习能力不仅仅指舞蹈知识的学习能力,更是学生逻辑思维的运用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越强,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掌握得就会越牢固,运用得也会更加灵活。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获取新知识,整合已学知识,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处理舞蹈技术和技巧、提高舞蹈整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学习内容的逻辑性,包括练习内容的难度、复杂程度及顺序等,遵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逻辑关系,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达到自我发现错误、纠正错误,防止错误动作出现的能力。

5.教师的执教能力。摩登舞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不仅为学生制定、完善教学过程,也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的执行者,是学生训练效果的反馈者,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训练效果。在信息发达的现今社会,技术内容的更新日新月异,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新技术的更新及舞蹈动作的创新,应多参加技术培训,多观摩国内外的重要比赛,了解摩登舞的最新发展趋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与国外的摩登舞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业务能力,并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教学、训练当中。

在教学训练中,应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多思考、激发练习兴趣、发表个性见解,与教师形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中,多媒体、投影仪、录像机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舞蹈知识的涉猎和技术训练效果的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练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与训练手段,才能更好的发掘学生的竞技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论

目前,我国国标舞注册选手中,青少年占有较大比重,且具有较强的群体特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舞蹈训练已不能停留在基本功及身体素质的提高方面,更应该加强青少年舞者对摩登舞人文内涵的理解、音乐的合理运用、艺术表现力的提高。具有典型双人舞蹈特征的摩登舞,要形成舞蹈的合力更不能忽视舞伴的配合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摩登舞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研究,并将总结的经验运用到实际教学训练中,注重对青少年群体的培养,才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选手,从而丰富国标舞的理论研究。

[1]谢识予.经济学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希.关于优秀体育舞蹈选手表现力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7,(4):145-146.

[3]赵爱民.探索缩短我国体育舞蹈与世界差距之途径[J].平顶山工学院报,2006,(4):90-92.

[4]周小燕.中外体育舞蹈水平差距与对策分析[J].2008,(9):65-67.

[5]杨巧英.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贵州体育科技,2008,(3):73-75.

猜你喜欢

舞伴博弈舞者
找舞伴
舞者
风中的舞者——蜡梅
“声”“生”“升”找舞伴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刀尖上的『舞者』
找舞伴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