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丽塔》中的人物“自证”

2013-02-01李雨萌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洛丽塔

李雨萌

【摘要】《洛丽塔》是俄裔美国小说家纳博科夫的巅峰之作。该书由序言、回忆录和后记三部分组成。三个部分包含了三个“作者”,每个“作者”由于“视角”的不同,对主体部分(回忆录)的态度,尤其是在关于小说“道德”上的取向有所不同。三者在小说中极力表白自己,证明自己,并且列举了一系列证据。另一方面,三者之间又形成了一种“互证”或“他证”的关系。但是文本终究是艺术创作的成果,小说与现实既有联系又有不可逾越的差距。本文将从这些细微的“证据”入手,对小说中“自证”进行分析,从而分析人物叙述真实性。

【关键词】《洛丽塔》;纳博科夫;自证与他证

一、序文——约翰·雷博士是谁?

“手稿”的编订者一约翰·雷博士撰写的序文对回忆录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开篇约翰·雷介绍了编订者身份的由来。身为亨伯特律师以及约翰·雷表兄的克拉克成为了二者的联结者,并且雷博士对病理状态和性变态行为的研究让他成为编订者的最佳人选。

为提高序文和回忆录的可信度,约翰提出一系列证据。首先,他说“除了改正一些明显的语法错误和仔细删去几处不易删除的细节外,这部异乎寻常的回忆录完整无损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1)。根据约翰的说法亨伯特·亨伯特这一“离奇的外号是他自己杜撰的”,关于这一点亨伯特本人给予了“他证”:我随意为自己想出了很多笔名,后来才找到一个特别适合的……我认为我的选择最确切地表达了我的卑鄙龌龊(492)。如此看来,约翰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手稿,甚至几乎是全部保留(连题目都是亨伯特事先拟定好的)。其次,他指出读者可以查阅“一九五二年九、十两月的报纸”(2),还介绍了故事外人物的命运,如温德马勒先生、蒙娜·达尔、丽塔小姐。尤其对洛丽塔在1952年圣诞节死于分娩的介绍最值得关注,此处与洛丽塔给亨伯特的信是相吻合的:我已结婚,就要生孩子了。我猜他会是个大个儿。我猜他正好会在圣诞节的时候出世(425)。

作为回忆录的引入者和补充者,约翰似乎是可靠的。不可否认约翰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效信息,并与回忆录中一些零散的细节吻合,但是这些证据具有一定的不可探知性。例如,读者不可能知道克拉克这位表兄的情况;序文提到的两月的报纸,没有名称和范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故事以外的这些“真”人的命运更不得而知,亨伯特和洛丽塔都已经不在世上,也就无法通过文本进行与“真人”对话。另外,约翰·雷只在序文中出现过,倘若某个读者对作品十分熟悉,那么他完全可以根据亨伯特的回忆录编出这样的序文来。就文本自身而言,约翰的“可靠”是值得怀疑的。

单纯从文学创作角度看,约翰是作者创造的人物,是作家努力隐藏自己的“优越的替身”。但二者却不能等同。因为在创作初衷问题上二者存在明显的差距,约翰·雷将《洛丽塔》的文本倾向定义为“崇尚道德”。但是,后记中的纳博科夫的观点却恰恰相反,他提到“不管约翰·雷说了什么,《洛丽塔》并不带有道德说教色彩”(500),显然这是作者创作的一种手段。

二、回忆录一杀人犯写出的好文章

回忆录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以第一人称描写。“第一人称叙述特别适合作心里忏悔,因为人称本身就具有独白性”,独白性也导致整个故事完全陷入了亨伯特视角中,他人言语便隐藏了。一方面亨伯特在回忆录竭力表示诚恳。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自己伪善的一面。而如何将伪善一面让大众接受得到谅解,是决定亨伯特“自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1、忏悔的绅士

“自证”中,亨伯特将自己塑造成“忏悔绅士”形象。首先,亨伯特有学士学位,发表过论文,颇有几分才学,是“知书达理的欧洲人”。他完美的外在特征无论是对成年女性还是少女都具有强大吸引力。“我过去是,现在依然是一个异常英俊的男人。……只要我用手指打个榧子,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随便哪个成年女人。”(40)“根据专门研究儿童性兴趣的作家所说。有些特征会引起小女孩心中蠢动的反应。这些特征我倒全有……”(67)等等。在他看来女人们总是被他英俊的外表,绅士的举止,博学的头脑所吸引。

其次,亨伯特在回忆录中不时流露出忧伤的忏悔。他自述往日的“激情”与“期待的销魂”已变成了“痛苦和厌恶”(195)。他写无法自拔的病态神经,写无法的到爱的痛苦和孤独,写父亲与情人的矛盾。在他看来其悔恨根源于“那难以捉摸的自我”(492),亨伯特的世界被分为两个自我:“我的身体知道我的渴求是什么,我的心灵拒绝我的身体的每一项要求。”(27)“今天我唯一感到懊悔的是,那天晚上我没有把‘342号房间的钥匙悄悄放在办公室里,然后离开这个市镇、这个国家、这片大陆、这个半球一甚至这个世界。”(194)“我那邪恶的,鬼鬼祟祟的眼睛总要违背我的意愿……”(409)“我觉得我那难以捉摸的自我总是在逃避我”(492)每个句子都带着忏悔,但自我身体空间与时间的分离让亨伯特无法控制,于是分离的自我成了此刻自我的负罪者,在悔恨与痛苦的感情包装下为自我开脱。此外亨伯特有时会变成“局外人”,以拉开与读者的距离。如“如果我了解我的亨伯特的话”(109)“亨伯特在刺眼的白光下汗流浃背……”(110)“亨伯特夫妇穿着晨衣和凉鞋朝前走去”(130)。更明显地体现在夏洛特死前的争吵,亨伯特将自己的话全部隐藏了起来。“不管亨伯特·亨伯特说什么一或企图说什么一都无关紧要……”“我想再说一句不管亨·亨小声咕哝了一些什么,也都可以省略”(150)。如果暴露出来会影响我们对亨伯特的判定么?读者永远无法知道。

2、自证的目的

亨伯特自证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一章写到:我想我会在审判时用上所有这些笔记,当然,不是为了救我的性命,而是为了挽救我的灵魂(493)。倘若亨伯特活到审判的那天,该小说将很可能成为自我辩护的证词。他反对死刑,深信按强奸罪判刑35年外,此外的罪行均不成立。通过回忆录而寻求合理的审判这是他的外在目的。另一方面,我认为亨伯特利用回忆录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并希望受众者能进入该世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认同是自证的内在目的及动因。

一方面,亨伯特深知自己的行为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并始终寻求着畸形爱恋与现实之间的平衡。所以亨伯特不断为占有洛丽塔的行为开脱:第一次与洛有了身体上的接触后,他十分得意,原因是“没有损害一个未成年人的品行,就窃取了一阵甘美甜蜜的亢奋。”(95)在“着魔猎人”与洛交合后,他将罪恶行为的动因归为洛丽塔的勾引。然而亨伯特无法摆脱现实道德舆论的影响,他处处小心,时刻保持机警。旅途中总是刻意要两间房;看见警察紧张地以至于说不出话来;比利兹学校不惜监视洛丽塔,甚至禁止她参加同龄人该有的活动。亨伯特一直以爱的名义去解释自我可笑的行为,然而洛丽塔从没有对继父产生过爱情,不禁给亨伯特的爱蒙上了悲剧色彩。

另一方面,亨伯特通过自创或引用各种理论构造自己的世界。他创造了性感少女理论:年龄九到十四岁的“nymph”才是性感少女,能判别出性感少女的人一定得是个艺术家或疯子或忧郁的人,而爱性感少女的男人不应该与她们的年龄差距则不应该小于十岁。同样地,这种理论无法在现实中的到认同,于是在公开处,他与世俗女子保持正常的关系,不敢接近这类少女;私下里,他对性感少女带来的淫欲而饱受折磨。依据弗洛依德原理,这位精神病患者将这种怪癖归结为年幼时未完恋情的“下意识”困扰。如果弗洛依德的学说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那么他本人便是值得同情和理解的,甚至从法理上可以免除谋杀奎尔蒂的指控。除此以外,自证中亨伯特还列举了印度、雷不查、埃及等不同文化中的老少恋情的事例,以及但丁、彼特拉克、爱伦·坡等文人们的恋情,在亨伯特看来所谓不合理的情感放在艺术作品中,或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是可以被尊重的。

最后,虽然亨伯特爱过别人,但是更爱自己,他强烈追求,却又怕世俗的评判,面对审判又觉不公。他不断地叙述着自己的过去,通过回忆来塑造自己的世界,可是他永远都不能逃脱现实,最终囚禁在“人生的枷锁”中。

3、后记一作者真实可靠的自白

纳博科夫认为“在我作品中,《洛丽塔》的快乐余光最多一因为他最纯洁、最精心、最抽象。”但是,最纯洁的创作却被扣上了“色情”的帽子,出版四处碰壁,甚至有人将纳博科夫本人与亨伯特等同起来。作为小说的真实作者,纳博科夫承担起了为作品申辩的重要责任。后记正是他为自己申辩的证明,但介于该魔法师常常使用“游戏”式的手法,作品中常常布满“欺骗”,那么作者“自证”是否真实呢?

后记中作者否认了约翰·雷道德说教式的创作目的,强烈表示《洛丽塔》不是教诲小说。“着手写一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想这本书脱稿。”(495)“对于我来说,只有在虚构作品能给我带来直截地称之为美学幸福的东西时,它才是存在的”(500)。作者的确没有对读者说谎。1962年BBC电视台进行采访时,纳博科夫说:“那么,我为什么要写别的书呢?为了娱乐,为了知难而进。我的写作没有什么社会宗旨,没什么道德说教,也没什么可利用的一般思想;我只是喜欢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1964年接受《花花公子》访谈时,他又一次强调:“我只能重复说我即无社会道德讽刺家的企图,也无他们的脾气。”纳博科夫无意为道德而写作,因为在他将文本的艺术性看做小说创作的第一追求。“我不否认艺术道德的力量,它当然是每一部真正艺术品的固有品性。我所要否认的是准备耗尽最后一滴墨水与之搏斗的是那种处心积虑的道德化倾向;在我看来,无论这种写法多么高明,他都会抹杀掉所有的艺术痕迹。”道德的声音在以艺术创作为主旨的纳博科夫的小说世界里是微弱的,甚至是失语的。纳博科夫关注的是故事本身的游戏和魔法,而能理解作者意图的一定是个艺术家。但是这也不代表他对道德不关心,需要强调的是,观照纳博科夫的一生经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大学教学的生涯中,学生们为他着迷,不管是在韦尔斯利,还是在康奈尔,他的名声没有一点瑕疵。所以亨伯特与纳博科夫没有一点相似之处,更不能说他是一个“色情小说”作家。

三、结语

约翰·雷的自证与他证中既有合理的真实的一面,又显现出不确定和虚假的一面。亨伯特“自证”中洋溢着爱、忧伤、忏悔,他在表达真诚的同时也暴露了自私、虚伪、龌龊。而纳博科夫“自证”中所表现出来的为艺术的创作观,是他一生的追求在《洛丽塔》之后的岁月里从未改变。小说的三个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完成了这部备受争议的小说。约翰·雷虚构了故事之外的背景,亨伯特用它巧妙的文笔展现给我们一个既爱又恨的罪犯,纳博科夫则让很多人一起分享了亨伯特那具有破坏性的激情,赋予了文学一种魔法。

猜你喜欢

洛丽塔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最孤独的虎鲸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那朵忧伤的野百合
——观电 影 《 洛 丽 塔 》
在中国读《洛丽塔》
做他的洛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