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华烟云:赖昌星的55年人生路

2013-01-30邱亚虹戴哲宇

中国检察官 2013年10期
关键词:赖昌星走私厦门

文◎邱亚虹 戴哲宇

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少年,到呼风唤雨的商界大亨,再到逃亡海外的走私罪犯,直到如今引渡回国狱中服刑。赖昌星的一生跌宕起伏,比任何一部电影情节都要离奇曲折。人们难以想象的是,小学三年级文化的赖昌星如何构建了庞大的“远华帝国”,如何一手策划了这起惊天走私案?

苦心钻营赖氏发迹

1958年9月,赖昌星出生在福建泉州晋江市青阳镇烧厝村,家中兄弟姐妹8个,他排行老七。那时家里十分贫穷,一家人只能挤在很小的3间祖屋里。因为交不起学费,赖昌星直到9岁才上了学。读到小学三年级时,赖昌星就辍学了,做起了小买卖,一度在福建石狮做些服装、电子产品、小饭店之类的营生,也干走私生意。

初尝甜头的他并不满足于此,1991年4月,赖昌星通过关系取得香港居民身份,1993年6月在香港注册了远华国际有限公司。这期间,赖昌星从某些关系人口中得知,军队和国家急需大量电脑软件。于是,他利用在香港注册的公司与某军工企业秘密进行电脑芯片贸易。

1994年初,赖昌星以港商的身份回到福建,成立了厦门远华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逾亿港币,之后又于1996年成立了厦门远华集团有限公司。赖昌星以走私暴利涉足厦门石油业、房地产业、文体娱乐业,一时间,远华烟、远华酒、远华商城、远华娱乐城、远华足球队……“远华”无所不在、无所不有,“远华”成了厦门经济发展的象征。

几年间,远华集团已成为厦门闻名遐迩的大型企业,旗下有全资公司7个、控股公司5个、参股公司1个。赖昌星把几乎全部家族成员拉入伙,打造家族式走私集团。除董事长赖昌星外,远华集团董事会四大核心人物分别是:赖昌星之妻曾明娜、兄赖昌标、弟赖昌图、妻弟曾明育。

走私猖狂祸国殃民

远华集团一面在厦门大手笔投资,塑造正面形象,一面笼络海关人员,进行猖狂的地下走私。

经查明,1996年至1999年上半年,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及其他走私犯罪分子,在厦门关区走私进口成品油450多万吨、植物油45万多吨、香烟300多万箱、汽车3588辆,以及大量西药原料、化工原料、纺织原料、电子机械等货物,价值高达人民币530亿元,偷逃税款人民币300亿元。

据后来的调查中逐渐清晰,远华集团的走私主要集中在“两油”(植物油、成品油)、香烟和汽车。远华集团本身并没有进出口权,但它以合作的名义,通过各种方式,先后利用厦门多家企业的进出口权进行走私。国有独资的厦门开元外贸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远华的重要合作伙伴。1997至1998年6月间,该公司与远华集团合伙,以货物进口不报关的方式走私植物油,共计29万余吨,总值超19亿元人民币。厦门东方发展公司也与远华集团共同走私了多种商品,其中仅成品油走私案值即达4.26亿元,偷逃税款近1亿元。调查数据显示,1996至1999年,远华集团用不报关的方法共走私进口成品油450多万吨,是整个厦门关区同时期正常报关进口量的一倍多。

当年赖昌星嚣张时,平均3天就有一艘万吨油轮闯关卸油;每天有20几个集装箱的走私香烟落地;8000多台走私汽车从这里流向了全国其他地区;专为走私服务的地下钱庄每年换汇数以亿计……

为了掩护走私,赖昌星在走私手法上费尽心机。远华集团走私有多种手法,“假转口”是常用的一种。这种手法被大量用在香烟走私过程中。“转口”在国际贸易中,是指出口国货物运到中转国,再从中转国运到消费国。远华集团在实际操作中,把厦门海关做成中转地,但香烟等货物到了厦门海关就不会被运走了,运走的只是空集装箱或者其他货物。厦门海关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举报远华集团走私的材料称,远华集团走私香烟国内销售总值共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远华集团的第二种走私手段是伪造品名,比如把走私汽车伪造成低税值的化工材料等。后经专案组查实,远华集团走私汽车3588辆,案值17亿元人民币,涉嫌偷逃税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

在这当中,他亦有两个绝活:其一,赖昌星千方百计笼络一线领导,但从不要求一线领导发话替他走私护航,而是在基层下工夫,买通关键岗位上的海关干部。一线领导要做的只是“当做不知道”。这样做他认为稳妥保险,不易留下后患。其二,赖昌星先后网络了18个从海关辞职出来的干部,充分利用他们对进出口业务娴熟,以及在海关上下脸熟的优势,大肆走私。

金钱美女织成私网

除了触目惊心的犯罪事实,赖昌星构建的官场保护体系更是让人瞠目—党、政、军、情,各部门、各级别领导纷纷被他的“银弹”、“肉弹”拉下马。

有知情者说,赖昌星拿出“走私收入”的一半甚至70%用于铺路。他的手段可以简单总结为 “七子”:票子、女子、位子、房子、车子、本子、孩子。把这“七子”全方位关照到,往往就不愁打不开走私的路子。他就像蜘蛛结网一样,左右逢源,最终结成了一张复杂、实用、坚固的走私大网。

后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厦门海关从关长、局长到基层人员共计160多人被买通,占厦门海关总人数的13%。除厦门海关外,远华集团还买通了一批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口岸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中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20多人,最高职务者为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李纪周。

赖昌星拉拢腐蚀官员有三大绝招,最惯用的手法是“金钱铺路”。对于“有用”的党政机关、执法部门的领导,他会经常以“过节费”、“加班费”、“压岁钱”、“借款”等各种名目行贿,动辄就是10万、20万甚至上百万元。

其次,就是巴结高官。赖昌星走私获暴利后,频频出钱邀请高层人士到厦门“调研”,以此笼络官员。为了全面打开走私渠道,他还将市领导、海关、公安、商检等关键部门关键人物的子女、亲属招进公司,这些人基本上什么都不干,却能享受每年数万元的工资待遇。

利用色情诱人下水,赖昌星更是轻车熟路。在厦门市湖里区,有一座外表平常的7层砖红色小楼,这就是当地闻名的“红楼”。1996年,赖昌星投入上亿元资金兴建了红楼,此楼外表普通,里面却豪华奢靡,别有洞天。在那里,经过“洗礼”的人,无论急吼吼的贪得无厌者,抑或假装斯文的“谦谦君子”,无一漏网,统统为赖昌星所猎获,一个个俯首帖耳、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

东窗事发畏罪潜逃

然而,再结实的网也有破的时候。1999年4月,初春的北京春寒料峭,一封74页的举报信震惊了高层。

这封举报信的抬头是“致:江总书记、朱总理”。被检举人一是厦门远华国际有限公司、香港远华国际集团的董事长赖昌星;一是厦门开元外贸公司的总经理陈光辉。举报信的主要内容是揭露远华集团疯狂走私的事实。

举报信还随附了60余页的证据材料,重点举报赖昌星疯狂走私“两油”(植物油、原油)、香烟等商品牟取暴利的实施,声称赖昌星借控制通关渠道继而控制整个厦门岛的走私活动,是个走私霸主。另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是,列举了赖昌星走私关系网内20余个重要人物。最高职位者为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厅局级干部有杨前线等6人。还声称:20余人只是网中一小部分网虫,还有不少在网上活动的蜘蛛、苍蝇就不一一列举。

1999年初夏,赖昌星从北京的关系网中很快得知中央要组织打私专案组入驻厦门后,丝毫不乱阵脚。赖昌星已是沙场老将,他的走私活动也曾遇到过不少风浪,但依靠那张钱铸的网,却总是逢凶化吉。所以,面对中央专案组的到来,他不但从北京、沈阳聘请法律顾问、律师为他和专案组较量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北京某些为他所用的记者、主持人写信申诉远华被诬陷、诬告的“冤情”,运用各种力量与专案组对抗。

只是,后来当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赖昌星的“哥们儿”,冒着断送政治前途的风险把中央专案组要动用国家机器抓捕他的绝密情报通报于他时,赖昌星才清醒,凭他的势力要与国家机器所代表的正义力量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看世态已经无法扭转,赖昌星销毁大量证据,携带妻儿仓皇逃跑。

然而赖昌星的好哥们却没有他的好运气,专案组一举破获了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在这期间,共有600多名涉案人员被审查,其中有近300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但随着主犯赖昌星远逃加拿大,这场正义与邪恶、法律与犯罪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流亡海外惶恐不安

1999年案发后,惶惶如丧家之犬的赖昌星逃至加拿大,开始了十多年的流亡生活。

逃亡初期,赖昌星在加依然出手阔绰,曾斥巨资130多万加元(近800万元人民币)购入位于温哥华西57街的一幢上千平方米的花园式豪宅。过惯了犬马声色、纸醉金迷的日子,他的娱乐生活自然也不会冷清寂寞。有熟悉情况者称,赖昌星多次出入温哥华唐人街和西区百老汇街的赌场,进行豪赌。在尼亚加拉赌场,仅一个多月,他就输掉了四五十万加元。

此后赖昌星的经济状况很快就出现问题,他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小。这10年间,赖昌星在大温地区已经换过十多个住处。起初他住在温哥华一幢豪宅里,有一名司机和一辆大型SUV。在大量资产被冻结后,2003年时,他搬到了本拿比丽晶广场的一套四居室公寓中。据赖昌星说,在刚刚来到加拿大还未被抓的一年多时间里,自己是为了排解恐惧的心理,所以经常白天泡在赌场,晚上才回酒店打电话给国内的朋友了解案情进展。“特别是在头两个月,每天都听到很多不好的消息,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想多想,就只好到赌场去麻痹自己。”

旅游签证过期之后,为了逃避被遣返的命运,赖昌星不断向加拿大政府申请难民资格,但均遭拒绝。2006年5月,加拿大移民部门决定将其遣返回国,就要被带上飞机时,赖昌星竟在机场以头撞柱,迫使加拿大联邦法院宣布遣返令无效,重新启动对赖昌星遣返中国的风险评估。2011年7月21日,加拿大联邦法院在对赖昌星遣返案进行3个多小时的聆讯后判决,驳回赖昌星暂缓遣返的申请,决定执行遣返令。

遣返回国正义审判

尽管赖昌星“赖”的本事一绝,但他最终没能逃脱正义的审判。在赖昌星逃亡的十二年间,中国政府一直努力将赖昌星引渡回国。2005年,在中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和加拿大有关部门的认真审查下,赖昌星的“难民”身份被否定。2009年,中加两国会谈中,中方要求加方尽快遣返赖昌星,了结相关案件。2011年,正值中国领导人访问加拿大参加二十国峰会之时,中国外交部要求甲方将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的首要嫌疑犯赖昌星遣返回国接受法律审判。最终,这种种的努力换来了可喜的胜利——赖昌星被遣返回国,接受中国法律的制裁。

2011年7月23日,当赖昌星走出首都国际机场,踏上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时,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厦门特大走私首要犯罪嫌疑人终于明白,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不变铁律,还有中国政府坚决打击刑事犯罪的决心和毅力。逃无可逃或许可以最好地诠释赖昌星此时的心情,站在国家和人民对立面的人所面临的人所面临的结局只有失败。

2012年2月,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以赖昌星涉嫌走私、行贿罪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4月6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公开开庭审理,自4月6日开审到5月18日判决,赖昌星案的审判历时近一个半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大量犯罪事实,最终判处赖昌星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赖昌星未上诉。

红楼遗梦浮华尽散

远华案是一张巨大的网,罩住了赖昌星的兄弟姐妹、家族子嗣。十年中,赖家八兄妹中已有4人先后离世,当年涉远华案的家族第二代也命运沉浮。建立在非法基础上的奢华生活,如同泡沫,瞬间破灭。浮华散尽,空留过眼云烟。十年来,曾经人丁兴旺、富可敌城、名声显赫的晋江赖家,曾经作为远华集团管理核心的赖氏家族,也由于远华特大走私案而家破人散,4人离世,多人流亡海外,亦有多人被判刑。现在,有人获得减刑,有人获得假释,有人尚在服刑中。

案发后,赖氏家族在厦门的所有资产全部收归国有,而赖家晋江老家的房子均未被没收。当去年9月,坐了8年牢的赖昌图回到位于晋江烧厝村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赖家兄弟豪宅里,豪宅中一栋二层的楼房只剩下他一个人居住。“人生其实很简单,只需一张床、一天三餐饭而已。”这是赖昌图在出狱后思考的结果,想必这也是其他涉案赖氏家族成员的心声。

远华走私案进入法律程序后,远华集团资产于2002年9月起开始拍卖,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红楼”。“红楼”这个赖昌星与达官贵人进行权钱交易的场所,这个夜夜笙箫、挥金如土的温柔乡,也走上了拍卖台,但是“定向拍卖”,要求不能用于商业目的。2004年,“红楼”由厦门市政府出资购买,产权归属市政府,而后以“零租金”方式交由市总工会管理使用10年,改造为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

篇后结语

伴随着对赖昌星的审判,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远华案”查办已基本尘埃落定。不过,这一场惊天走私案留下的社会创伤不会成为历史的尘埃。赖氏家族的繁荣与衰败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赖昌星本可凭借白手起家、勤劳致富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创业英雄,可贪婪、欲望却把他推上了不归路,更葬送了整个家族的幸福。愿远华案后,再无惊天走私案,愿经济秩序永远走在规则和法制的路上,而所有的当权者都能坚守住道德的底线。

猜你喜欢

赖昌星走私厦门
厦门正新
涉逃证走私行为司法解释的方法论反思——以法释〔2014〕10号第21条为切入
“偶”遇厦门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
最后十天的“司法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