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病预防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3-01-27王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4期
关键词:疾病预防调查分析影响因素

王丹

·卫生论坛·

疾病预防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王丹

【摘要】目的 研究疾病预防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区疾控中心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诊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 并选择同期90例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运用统计学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 就诊前10 d接触过类似症状的患儿及体质较弱的患儿是导致发病的危险因素, 而保护因素为照顾者的文化水平、照顾者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卫生习惯、家中饲养猫等。结论 引起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的因素很多, 在平时的生活上, 应不断的加强健康教育力度, 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降低其出现的几率。

【关键词】疾病预防;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手足口病为儿童最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主要的致病病毒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 大多数患儿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 但是一些患儿的病情比较严重, 会出现相关的并发症, 严重时甚至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对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降低发病率来说意义重大[1]。吉林市船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诊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单位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诊治的180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的90例患儿中, 56例为男性, 34例为女性;年龄在3个月~6岁之间, 平均为(2.68±1.37)岁; 对照组的90例患儿中, 50例为男性, 40例为女性;年龄在4个月~6岁之间, 平均为(2.81±0.86)岁。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儿童手足口病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②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③患儿在本地居住时间超过半年;④患儿为首次确诊病例;⑤患儿家属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而且同意进行研究。排除标准:①还未得到明确诊断;②患儿同时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③患儿家属不同意参加这次调查研究。

1. 2. 2 健康儿童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在本地区居住时间超过半年;②儿童家属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而且同意进行研究。排除标准:儿童家长不同意或者不愿意参加这次调查研究, 或者无法配合研究完成。

1. 3 方法 运用手足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自编问卷, 同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在实施问卷前要对参与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问卷完成后至少要有两名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向患儿家属讲明研究的目的, 降低家长的顾虑, 保证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

1. 4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 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患儿的发病影响因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就诊前10 d接触过类似症状的患儿及体质较弱是导致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 而保护因素为照顾者的文化水平、照顾者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卫生习惯、家中饲养猫等。

3 讨论

近些年, 我国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非常重视, 也充分的认识到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仅加强对医务人员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等知识的培训, 使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诊断阳性率明显的升高。还在社会上大力宣传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 手足口病主要的致病菌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 患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者皮疹, 有发热症状, 一些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心肌炎、脑炎及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 同时也会对社会和谐及家庭稳定造成影响[2]。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很多, 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统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意义显著, 能够有效的发挥预防的目的, 同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本文研究指出:就诊前10 d接触过类似症状的患儿及体质较弱是导致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 而保护因素为照顾者的文化水平、照顾者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卫生习惯、家中饲养猫等。对这一结果进行分析就会得出以下观点:①就诊前10 d接触过类似症状的患儿, 这已经成为大家认可的危险因素, 而且这种情况也会使病毒进入儿童体内的几率升高, 进而明显增加手足口病的危险性。②体质弱的患儿, 免疫力较低, 如患儿感染可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等肠道病毒, 患儿机体很难完全清除, 引起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③照顾者应对手足口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照顾者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样才能够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几率。

综上所述, 引起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的因素很多, 在平时的生活上, 应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力度, 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降低其出现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贾蕾,杨军勇,郭菁,等.北京市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公共卫生, 2012,28(7): 915-917.

[2] 何书,赵建超,朱俊,等. 2010年南通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2,27(8):1209-1211.

【中图分类号】R7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3)14-0052-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3.14.027

作者单位:132011 吉林市船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卫生科

猜你喜欢

疾病预防调查分析影响因素
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探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