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7刘世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4期

刘世丹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世丹

【摘要】目的 验证针对口腔慢性根尖周炎疾病采取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诊治办法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显效程度。方法 针对本院自2012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A、B两组, 分别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办法以及多次性根管治疗办法进行治疗, 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理疼痛等级以及诊治半年后的显效成果。结果 记录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手术后的72 h~7 d的生理疼痛等级趋近,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手术之后的半年A、B两组患者的诊治显效率也不存在明显差别,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根尖周炎疾病的治疗应选择一次性根管诊治办法,能够同时实现高速, 高质, 高效以及低成本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多次性根管治疗;疼痛等级;治疗显效率

文章主要从不同的根管治疗方式来验证一次性根管治疗办法与多次性根管治疗办法在临床诊治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2年7月~2012年10月共收治慢性根尖周炎疾病患者64位,其中男性患者48位, 女性患者16位, 年龄区间在28~67岁, 平均年龄49岁, 患牙共78颗,其中前牙部位28颗, 磨牙部位34 颗, 双尖牙部位 16颗。经过常规性检查, 64位患者中不存在特殊的生理性疾病, 可以保证临床验证的有效性。

1. 2 研究方法 全体患者在治疗手术前均需要进行口腔根管长度测量, 并通过拍摄X线片了解患者口腔根尖周疾病的具体病情, 预备根管治疗设备如protaper 镍钛根管锉, 医用浓度的清洗溶液如:过氧化氢溶液等, 同时预备口腔医用填充材料牙胶尖等。

64例患者以忽略年龄、性别以及具体病症的方式随机填充到A、B两组中作临床验证对比。针对A组患者采取一般医疗方式打开牙髓对牙髓腔部位进行医学清洗处理后使用预先准备的根管器械在牙髓室顶位置, 以冠向下根管进行反复冲洗并吹干处理, 将酒精棉放在口腔根管内部3~5 min后再进行吹干处理, 选择根管填充糊剂材料, 按比例混加定量碘仿以及牙胶尖材料对口腔根管进行填充处理, 最后清理根管溢出的过多填充糊剂。针对B组患者依旧采取一般性的多次根管治疗办法, 根管的填充程序与A组一样。特别注意,需要在根管治疗手术期间对患者及时补充VC和消炎药物, 记录患者术后3 d以及术后7 d的疼痛等级并评估术后半年的治疗显效程度。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等级资料比较采用 Kruskal Wallis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与B组患者在经过根管治疗手术后第三天的疼痛记录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性, A组无疼痛患者25例, 轻度疼痛患者3例, 中度疼痛患者2例, 重度疼痛患者4例;B组无疼痛患者27例, 轻度疼痛患者2例, 中度疼痛患者1例, 重度疼痛患者4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H=4.321, P>0.05);在根管手术后的第七天两组病患的疼痛记录依旧不存在明显差别, A组无疼痛患者30例, 轻度疼痛患者2例, 中度疼痛患者1例, 重度疼痛患者1例;B组无疼痛患者31例, 轻度疼痛患者1例, 中度疼痛患者1例, 重度疼痛患者2例,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3.213, P>0.05),在根管手术后半年, A、B两组患者治疗显效成果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经过不同根管治疗办法后的显效对比:A组患者治愈有28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 治疗有效率为94.12%;B组患者治愈有25例, 有效6例;无效3例, 治疗有效率为91.18%。由此可知, 其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3 讨论

人体口腔内部的根管在受到外来的病毒性细菌感染以及自带的病原影响时会造成口腔根尖的附近部位出现慢性发炎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是口腔牙槽骨受到病理性破坏以及病理性炎症的肉芽组织在根尖周围形成[1]。针对慢性根尖周炎一般选用根管治疗方式, 能够重点对口腔牙髓疾病以及口腔根尖周部位疾病产生最佳的治疗成效[2]。

在此次关于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根管治疗方式, 记录表明患者在进行根管治疗手术后的3 d与7 d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表现, 但A、B两组不同疗法的患者疼痛反馈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同样, 诊疗记录表示采用不同疗法的两组患者在半年后的治疗显效反馈均不存在巨大差异, 无论是一次性治疗与多次性治疗都能够在慢性根尖周炎诊治中取得良好成效。然而, 选择传统的多次性根管治疗方式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医疗资源, 患者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疗过程中, 与一次性治疗办法相比缺乏便利性[3]。所以, 一次性根管治疗办法以高速、高质、高效以及低成本优势在实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反馈。

参考文献

[1] 彭彬,陈书兰,范兵, 等. 根管超声冲洗效果的临床评价及实验研究.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3, 38(3):192-194.

[2] 宣玮, 侯本祥, 臧滔. 不同牙本质粘结系统处理后的牙釉质表面及粘结界面扫描电镜观察. 北京口腔医学, 2010,18(3):138-140.

[3] 刘影, 李春艳, 邵海峰, 等. 负压吸引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37(2):331-334.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3)14-0007-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3.14.004

作者单位:132021 吉林市江密峰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