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导尿困难的处理体会

2013-01-25唐忠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尿道口利多卡因导尿管

唐忠群 曹 胜

(江苏省无锡市锡北人民院康复科,江苏 无锡 214194)

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导尿困难的处理体会

唐忠群 曹 胜

(江苏省无锡市锡北人民院康复科,江苏 无锡 214194)

目的 探讨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导尿困难的处理体会。方法 回顾统计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35例导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经过。结果 导尿困难发生原因中:16例前列腺增生,10例尿道括约肌痉挛,5例生殖道异常,3例膀胱结石,1例医源性尿道损伤。所有导尿困难病例均通过改良导尿方法、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剂法、重新找尿道口、更换导尿管、尿管内撑金属芯等方法处理而成功。结论 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遇到导尿困难的病例,都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策略可确保导尿成功。

导尿困难;处理体会;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可致截瘫或四肢瘫及各种并发症,其中排尿障碍较为常见。往往需要留置导尿或间歇导尿术来帮助膀胱功能的康复,尤其是间歇导尿术需要多次导尿,但由于护理人员操作方法不当及疾病的病理改变等因素,会导致导尿困难,出现导尿失败或引起尿道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现将笔者临床所见的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行常规间歇性导尿术中发生导尿困难时的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脊髓损伤致排尿障碍患者均为我院康复医学科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均行常规间歇性导尿术,其中35例出现导尿困难,男30例,女5例;年龄19~70岁。导尿困难原因分析:16例前列腺增生,10例尿道括约肌痉挛,5例生殖道异常,3例膀胱结石,1例医源性尿道损伤。所有导尿困难病例均通过改良导尿方法、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剂法、重新找尿道口、更换导尿管、尿管内撑金属芯等方法处理而成功。

2 处理体会

导尿作为一个常规的护理操作,广泛应用在急诊、门诊及住院围手术期,其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临床上还是会经常遇到导尿困难的病例。对于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来讲,传统处理手段为留置导尿,近数十年间医学实践的探索,渐渐认识到间歇导尿术良好的实用性、有效性、适应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但需要多次反复操作[1]。导尿的重复性和必要性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尤为突出。可以说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的导尿困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代表性。

本资料显示,前列腺增生致导尿中插管困难的病例占导尿困难总例数的45.7%。笔者认为心理护理是做好导尿的前提,目的是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打破传统的导尿方法,在导尿管前端涂抹足够的消毒石蜡油,操作时先用注射器将l5mL消毒石蜡油经尿道外口注入尿道,通过挤压前尿道,让消毒石蜡油尽可能流向后尿道。导尿者在遇到阻力时,切不可强行插入,需将导尿管稍向外退一点后再注入2mL消毒石蜡油,同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放松腹肌,再将导尿管继续往里送,仍置入尿管有困难时,可让助手经肛门指检将前列腺往上抬,同时操作者迅速置入,当有尿液流出后,再进1~2cm。这就是区别于传统的改良导尿法。对于重度前列腺增生插管十分困难者,需要行尿道扩张术。至于尿道扩张术,在我们的导尿困难病例中并未真正使用过。

对于28.57%的因为紧张、恐惧、疼痛而致尿道括约肌痉挛的病例,我们通过交谈,转移注意力,按无菌导尿术常规消毒后,经尿道注射2%利多卡因5~10mL,用拇指轻压尿道口防止药液溢出,约3~5min待麻药起效后再次消毒导尿口,按常规导尿术操作方法将尿管置入。这是因为利多卡因在尿道,尿道黏膜吸收迅速,能麻醉感觉神经(有局部麻醉作用),起到表面麻醉的效果,并能松弛尿道平滑肌,从而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解除患者插管时的疼痛不适,提高一次性导尿成功率。对于利多卡因胶浆有黏膜麻醉、润滑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可提高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尤其适用于尿道括约肌紧张者[2,3]早有报道。不过我们用的利多卡因水剂同样取得较好效果。鉴于国内有局部浸润致死的报道[4],我们建议利多卡因使用应严格掌握用量(利多卡因在成人常规一次用量200~300mg,极量400mg),对高过敏体质患者及有明确过敏史患者禁用,对存在尿道损伤和(或)有阿-斯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严重心脏传导阻滞患者酌情使用。

本资料显示5例生殖道异常中,2例包茎患者因包皮口小,难以直视尿道外口,经血管钳扩张包皮口,导尿成功,3例女性患者中1例尿道口异位、1例因多次分娩致会阴道撕裂伤致尿道阴道瘘、1例尿道口炎性水肿均导致尿道口辨认困难。生殖道异常所致尿道口辨认困难,多见于女性患者,我们的操作经验是在臀部垫一小枕,抬高臀部,在阴道口周围用手电照射仔细观察,在阴蒂下方阴道裂口上方凹陷处试插,或更换细导尿管。对前尿道插管困难,大多需要对因处理。

遇到导尿困难时操作者要动作要轻柔,切不可不予以原因分析而粗暴盲插造成医源性尿道损伤。不过,医源性尿道损伤通常损伤较轻,但必须要予以重视。

总之,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今后在遇到导尿困难病例时,都要进行原因分析,有的放矢,通过改良以往导尿方法,并能做到导尿同时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动作轻柔,解除尿道痉挛,可确保导尿成功。

[1] 唐忠群,曹胜.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220-221.

[2] 慈连英,王艳霞.运用利多卡因胶浆导尿及在留置尿管过程中无痛效果的评价[J].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8,4(4):123.

[3] 杨翠萍.男性患者3种方法置导尿管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5):626-627.

[4] 赵卫民,侯美荣.利多卡困局部浸润致死1例[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36(1):39.

R472

B

1671-8194(2013)27-0150-02

猜你喜欢

尿道口利多卡因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男性尿道口溢液是怎么回事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什么是处女膜病
不同方法清洁尿道口对脊髓损伤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