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灌注四环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2013-01-25刘雅芸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胸水胸膜胸腔

刘雅芸 钱 源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昭通 657000)

胸腔灌注四环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刘雅芸 钱 源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昭通 657000)

目的 观察胸腔灌注盐酸四环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1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予胸腔置入小导管(16号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待胸水基本引流尽后,向胸腔内注入四环素粘连固定胸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有效病例中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及蛋白流失、体质耗竭等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采用盐酸四环素灌注胸腔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不影响全身化疗药物的应用,价格低廉,毒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好,治疗效果良好。

恶性胸腔积液;四环素;胸腔灌注

恶性胸腔积液是由肺癌局部直接浸润、转移或其他部位转移至胸膜所致,胸液往往迅猛产生,可导致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及蛋白流失、体质耗竭等,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循环障碍,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危及其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需要及时处理的呼吸科急症。胸腔注入化疗药物可直接杀灭癌细胞,有效控制胸液渗出,但对于胸液中查不出癌细胞的病例及不适宜化疗、体质较为衰竭的患者不宜使用,用盐酸四环素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几乎适用于所有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疗效尚佳,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138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4.82岁。男性85例,女性53例。单侧79例,双侧59例。其中原发性癌104例(肺腺癌95例,原发胸膜腺癌9例),乳腺癌16例,胸膜间皮瘤9例,淋巴瘤3例,其它6例。138例患者均具有胸膜粘连术的适应症,即:胸腔积液属周围型恶性积液,经2次以上反复抽液后胸水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很快再生胸液并压迫引起呼吸困难,预计生存期在1月以上者。

1.2 方法

所有病例据病情给予手术、全身化疗及营养、支持对症等处理,此外,予胸腔置入小导管(美国“ARROW”牌16号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待胸水减少至50mL以下或胸水引流量<150mL/d后,并经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已基本复张,在胸腔注药前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用以止痛及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并用盐酸四环素按15mg/kg(约500~1000mg)溶于生理盐水40mL中并加入2%利多卡因10mL,于小导管处注入胸腔。注药后6h之内,每30分钟改变体位一次,便于药物均匀涂抹于胸膜。操作中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48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毒副作用,给予相应处理。注药后1周内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每周行胸腔B超检查1~2次。

1.3 治疗效果判断

采用Ostowski MJ制定的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判断标准[1],即:①完全缓解(CR)为胸水完全吸收,症状基本改善,并持续1个月以上;②部分缓解(PR)为胸水减少、吸收1/2以上,症状明显改善持续1个月以上;③无效(NR)为胸腔积液持续迅速产生或胸腔积液减少、吸收1/2以下,症状无改善。CR+PR为有效。

2 结 果

治疗后达CR者13例,占9.42%;达PR者98例,占71.01%;NR者27例,占19.57%。总有效率为80.43%。有效病例中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及蛋白流失、体质耗竭等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治疗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胸痛,有41例,占29.71%;其次为发热,有28例,占20.29%;再其次为白细胞增高,有15例,占10.87%;胃肠反应及皮疹各为9例、4例,各占6.52%及2.89%。

3 讨 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由肺癌局部直接浸润、转移或其他部位癌转移至胸膜所致的较晚期的并发症,因为肿瘤阻塞壁层胸膜血管、淋巴管使胸腔积液回流受阻以及肿瘤直接侵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机制,胸水往往迅猛产生,局部压迫可导致呼吸、循环障碍,全身状况亦可因胸水无控制生长导致蛋白营养大量流失,体质衰竭,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危及其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需要及时处理的呼吸科急症。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除了原发病灶给予手术、全身化疗及营养、支持对症等处理[2]外,胸水的治疗以局部治疗、控制胸水生长为主[3],通过向胸腔内注入药物可以对胸膜局部造成化学刺激使胸膜脏层和壁层间皮纤维化,促进两层胸膜粘连固定,减少胸水渗出[3],常用的药物有顺铂、卡铂、博来霉素、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等化疗药物[4],但近年来由于影响全身化疗及毒副作用大等因素,国外腔内化疗逐渐减少,使用四环素等粘连剂腔内治疗的报导增多[5],盐酸四环素是常用的硬化剂,其可刺激间皮细胞释放对纤维母细胞活性的生长因子样物质,可致胸膜粘连,抑制胸水渗出,并兼有抗菌作用,且价格低廉,毒性小,患者耐受好,文献[6]报导四环素腔内治疗的有效率为70%左右,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P<0.01),高于文献报导,这可能与腔内注射前是否完全引尽胸液,体位变动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本组患者中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如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及骨髓抑制等。其副作用与文献报导相似,最常见为胸痛,是由四环素刺激胸膜引起,腔内注射前适量使用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及在灌注药物中加入利多卡因可减轻疼痛程度。发热也是较为常见的副反应之一,可能与药物吸收入血有一定关系,通过对症处理,可得到缓解。白细胞增高及胃肠反应均为一过性,及时对症处理后可很快恢复至正常。经实践证明,胸腔灌注盐酸四环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但在今后临床应用中应进一步探索增加疗效及降低毒副作用的办法,增加其适应范围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Ostowski MJ.An assessment of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controlling the reaccumulation of malignant effusion using intracavity bleomycin[J].Cancer,1986,57(2):221.

[2] 吴一龙,徐光川,王思愚,等.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6-286.

[3] 沈继敏,李庆云,万欢英,等.不同药物局部治疗96例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4,21(3):174-176.

[4] 袁翎,单娟,杨建伟,等.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5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6,8(9):1287.

[5] 王立伟,焦顺昌.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新进展[J].中国临床, 2006,33(4):237.

[6] 孙华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药物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16(8):150-153.

R561

B

1671-8194(2013)27-0106-02

猜你喜欢

胸水胸膜胸腔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胸水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水CEA、CD40、CYFR21-1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