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0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3-01-25钟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4期
关键词:前房小梁青光眼

钟华

160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钟华

目的描述160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为有效的护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60例, 将选取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 对照组患者被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被给予高效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纬度(PF、RP、BP、VT、GH)的评价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效果, 提高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的使用与推广。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临床体会;护理干预

青光眼是一种眼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眼病, 并以视乳头凹陷萎缩、视野损害为特征, 致病率极高, 治疗不当可诱发失明[1]。目前,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针对青光眼安全率和治愈率最高的手术[2]。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60例青光眼患者施行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并予以了优质的临床护理, 现将护理体会概括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60例, 并经医生确诊为青光眼。将选取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 中, 试验组男48例, 女32例, 年龄45~76岁, 平均(59.65±9.84)岁;对照组中, 男50例, 女30例, 年龄43~74岁,平均(58.53±9.75)岁。两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后, P>0.05,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所选取的160例青光眼患者实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患者被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被给予高效护理。其中实验组的干预措施主要如下:①心理护理;②术前健康教育;③术眼护理;④术后护理;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 3 观察指标 依据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OS)研究开发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 配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测定生存质量[3]。本次研究中采用了躯体健康(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总体健康(GH)其中5个纬度。评价分数越高, 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 生活质量纬度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P<0.05, 两组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 x-±s)

3 护理体会

3. 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与青光眼的发病、发展及预后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医护人员应尽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做好思想工作, 尽可能避免患者情绪激动。

3. 2 术前健康教育 术前健康教育对于患者机体为手术过程做准备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包括:眼药水使用前后认真洗手并避免药瓶触碰眼部造成污染;避免长时间用眼及在黑暗处久留, 防止瞳孔扩大造成眼压升高;清淡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进行术中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如舌尖顶上腭或指压人中, 避免咳嗽或打喷嚏造成术中及术后的口裂开出血。

3. 3 术前准备 术前遵照医嘱对患眼进行功能检查如验血化、心电图等。术前3 d给予患者抗生素类眼药水防止感染。术前1 d给予患者清理个人卫生理发, 如洗头、洗澡、剪睫毛、并冲洗泪道及结膜囊。术前晚可适当给予患者镇静剂以保证足够的休息及睡眠, 忌用安定。手术当日有感冒、咳嗽、发烧的患者或者女患者出现月经来潮等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负责医生, 必要时可推迟手术。

3. 4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护理和病情观察两房面。病情观察要求对患者术后测量T、P、R、BP等指标,仔细记录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眼胀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高眼压症状出现时, 及时报告医生;保持手术敷料清洁干燥, 并及时更换。常规护理要求患者术后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咳嗽、大声谈笑、剧烈运动、揉眼及触碰眼部造成眼切口出血或裂开;保持清淡、易消化、易咀嚼等粗纤维食物, 避免便秘时过于用力造成术眼切口裂开或浅前房发生;术后2周内避免脏水或肥皂水污染眼部。

3. 5 并发症护理 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不得当会造成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粘连,继而引发白内障及睫状环阻滞型青光眼。这便要求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把握治疗时机。

3. 6 出院指导 能得到及时治疗的青光眼患者比例较低,发达国家也只有50%左右的指标, 并且治疗中的患者视功能仍有可能恶化, 因此需给予其药物继续治疗以尽可能保护视功能。青光眼患者需终生治疗, 定期复查眼压及视野以了解疾病进程。出院后患者应保持每次复查间隔为一周, 2~3周后复查时间应延长1~3个月, 以后2~4次/年定期复查。

4 讨论

作为临床眼科常见疾病, 青光眼的有效术式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为其术后常见并发症[4]。临床中主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别护理, 其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健康教育、术眼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出院指导。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手术进程及恢复,保护视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病患满意度[5]。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表明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显著, 具有推广意义。

综上所述, 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可行性高, 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的使用与推广。

[1] 朱瑞,赵志和,李岩,等.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国际眼科杂志, 2012,12(4):704-705.

[2] 柴丽芳.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吉林医学, 2012,33(27):6031-6032.

[3] 潘丽.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分析.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 33(1):60-61.

[4] 高杰.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0,8(18):93-94.

[5] 刘艳玲.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护理体会.现代医学,2012, 40(4):487-4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3.24.045

546100 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前房小梁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青光眼术后患者浅前房的护理体会
补 缺
补缺
补缺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