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诊断腹部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01-23陈深耀张志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5期
关键词:疝的肠管肠系膜

陈深耀 张志成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梅州 514299)

螺旋CT诊断腹部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深耀 张志成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梅州 514299)

目的 探讨螺旋 CT 诊断腹部疝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1 年 7 月至 2012 年 7 月收治的 12 例经手术证实的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及 CT 表现。结果 12 例腹部疝患者,螺旋 CT 诊断腹股沟区疝 7 例、脐疝 1 例、腹腔内疝 1 例、闭孔疝 1 例、腹壁切口疝各 1 例;疝内容物均为小肠。螺旋 CT 表现为肠梗阻 12 例,10 例可见疝口,肠系膜血管分布形态改变6例;疝囊内肠管正常强化 4例,强化减弱或延时强化 7例,无强化 1例,可确定肠管已绞窄和(或)坏死 9例。结论 腹内疝术前诊断较困难,螺旋CT增强扫描和多种方法重组可以明确诊断或提示本病的存在。

腹内疝;螺旋 CT;诊断

腹部疝是由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原来的位置进入腹腔内的间隙或囊内,该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1],故早期诊断困难,尤其是腹部疝较小、内容物较少或患者较肥胖时会给诊断带来更大困难一旦误诊则会发生绞窄,后果严重,故术前正确诊断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及其生命。笔者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2例腹部疝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螺旋CT诊断腹部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腹部疝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25~72岁,平均40.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2h,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包块,3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4例曾有不明原因腹痛史。

1.2 方法

12例均采用日立4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自膈上至耻骨联合下缘,平扫扫描2例,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10例,扫描参数为140kV、280~350mA,层厚7mm,螺距1.2ı1。造影剂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总量按1.5mL/kg计算,用自动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药,注药速度2.5~3.5mL/s,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5s,静脉期扫描延迟时间为60s,当发现肠壁增强异常时,可于注药后120s(延时期)再次扫描,扫描后将横断面CT图像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2 结 果

12例腹部疝患者,螺旋CT诊断腹股沟区疝7例、脐疝1例、腹腔内疝1例、闭孔疝1例、腹壁切口疝各1例;疝内容物均为小肠。螺旋CT表现为肠梗阻12例,10例可见疝口,并有肠聚集、移位、肠系膜血管走形异常;肠系膜血管分布形态改变6例;疝囊内肠管正常强化4例,强化减弱或延时强化7例,无强化1例,可确定肠管已绞窄和(或)坏死9例。

3 讨 论

腹部疝是目前造成疝源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该病临床并不多见,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2%~0.9%[2],虽然该病有较低的发病率,但却病情进展迅速、病情险恶,一旦延误诊断,可导致肠绞窄并增加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严重时可造成患者休克甚至死亡。在临床表现方面,腹部疝会因疝的发生时间、可复性、绞窄性的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当其为典型的可复性肿块时,临床诊断不难,但当腹部疝较小、内容物较少或患者较肥胖时则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3]。利用普通X线检查诊断腹部疝时,仅能显示肠管扩张、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对腹部疝的病因分析、疝出的肠管及病变肠管的血供情况等方面很难发现,而螺旋CT则能克服以上困难。螺旋CT作为检查急腹症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扫描速度快、图像层厚薄、空间分辨率高的优势,且检查前不需要患者做特殊准备,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在诊断腹部疝方面,不但能够发现较位置隐蔽的疝,也能分析出腹部疝的病因和部位、大小、范围及内容物等,更重要的是,螺旋CT还能提示疝内小肠是否绞窄、坏死。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12例经手术证实的腹部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显示螺旋CT能够确诊腹股沟区疝7例、脐疝1例、腹腔内疝1例、闭孔疝1例、腹壁切口疝各1例,说明螺旋CT能够对腹部疝做明确分型,且具有以下特征性的CT表现:①疝口:本组12例有10例发现了狭窄的疝口,提示术前仔细寻找梗阻点有无疝口至关重要。②肠系膜血管分布形态改变:表现为疝入处肠管呈鸟喙状或集束样改变,肠系膜血管干左移或右移,肠系膜肿胀、浑浊,并可见粗大的肠系膜血管进入病灶内等。③疝口近端肠管扩张、肠壁水肿呈“同心圆征”,肠管强化减弱、对应系膜血管显影浅淡。④“占位征”:由于疝囊及疝内容物的形成,腹内疝均具有相应占位征象。⑤肠壁异常强化:强化减弱提示肠管已经开始坏死,延时强化提示肠管有绞窄和(或)坏死;各期均无强化的肠管可确定已坏死。腹内疝以小肠内疝多见,本组12例螺旋CT均显示疝入物为小肠,有相关报道支持十二指肠旁疝在小肠疝中最常见,比例可达50%以上[4],本组未有十二指肠旁疝出现,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总之,螺旋CT对于腹部疝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发现临床难以发现的隐匿腹疝,还能分析出小肠的存活情况,且操作简便速度快、无创伤。当疝口、疝入处肠管、肠系膜及血管走行异常则提示有腹部疝可能,而同心圆征、肠管强化减弱、等则高度提示肠梗阻。相信随着螺旋CT设备及后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螺旋CT有望成为诊断腹部疝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1]白德波,王伯源,盂宪平.螺旋CT对腹外疝所致肠梗阻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2):1997-1998.

[2]金玉莲,李葆青,陈巨坤.螺旋CT诊断腹部疝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8(2):123-126.

[3]蔡 晓 军,周卫 华,叶 道 斌 ,等.三例 腹 股 沟 疝 患 者疝 囊 充气 造 影 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0,4(2): 137-140.

[4]Narjis Y,Jgounni R,Ei Mansouri MN,et al.Trasmesocolic intemal herniaton:a rare case of small bowel obstruction.the Marrakech hernia[J].Hernias,2010,14(4):427-429.

R656.2

:B

:1671-8194(2013)05-0088-02

猜你喜欢

疝的肠管肠系膜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