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细菌病难以控制的原因及对策

2013-01-23冯丽芳李永彬

中国猪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血清型中草药规模化

冯丽芳 李永彬

(1河南省周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周口市 466000;2河南省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驻马店 463000)

目前,随着我国养猪业由传统的散养方式逐步向现代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饲养方式转变,猪群高度集中,猪只接触比较频繁,发病机会增多,再加上猪场饲养管理不当,抗生素滥用,病原体新血清型不断出现以及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更容易造成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尤其是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大肠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巴氏杆菌等细菌病在规模化猪场常年不断发生,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当前规模化猪场细菌病难以控制的原因作如下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原因分析

1.1 饲养管理不当

多数规模化猪场的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受到断奶、转群和饲料突然改变等多种不良应激因素的影响;猪场的温度、湿度、饲料营养指标需求达不到标准饲养要求;没能建立和实施自繁自养、全进全出、标准化消毒制度等,都能致使猪群免疫力低下,感染疾病的机会增加。

1.2 用药不当

目前规模化猪场用药不合理,滥用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在饲料中直接添加原粉的现象比较普遍,长期而没有针对性地用药,进而导致猪群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不良反应增多和兽药残留等,给养殖户和人民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由于养殖户对疾病的防治和药物作用的效果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导致在药物选用、剂量与疗程、配伍禁忌等方面存在着认识误区,轻者使猪的病程延长,严重时引起猪群并发症或继发感染,甚至会造成死亡以及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1.3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目前猪群中流行着免疫抑制性疾病,包括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等。由于规模化猪场不重视以上疾病的免疫或不重视免疫后抗体水平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一旦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使猪群整体抵抗力水平下降,导致猪群发生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增加治疗难度。

1.4 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影响

目前在猪传染病中,单纯的疾病感染已不多见,常常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多种传染病的混合感染,如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病毒与病毒之间的混合感染、细菌与细菌之间的混合感染,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生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将增加难度。

1.5 疫苗选择、管理和应用不当

有些规模化猪场为了省钱,选择不正规的疫苗生产厂家,致使免疫失败;有些猪场使用的疫苗血清型与当地猪场感染的病原血清型不一致,也会导致免疫失败;疫苗的稀释方法、剂量的把握、接种的途径、操作规程不当也是发病的诱因。

1.6 细菌的变异

由于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个别细菌发生变异。有些病原的毒力减弱,加上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高低不一致,导致其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化,使猪群呈带菌状态,若猪场饲养环境好,病毒性疾病防疫到位,营养比较全面,则猪群呈隐性感染状态,反之猪群病情严重。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优质的全价饲料是保证猪群健康生长的基本保障。一方面要注重改善猪场的生产环境,细菌病多数是条件性疾病,当饲养环境条件恶劣时,均可诱发该类疾病,所以平时要避免应激反应,如天气骤变、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潮湿拥挤等情况,同时还应注意搞好猪舍内外卫生和消毒工作,冬夏两季做好保暖和降温措施。另一方面要注重猪群营养,根据猪群不同生长阶段,科学投喂不同营养标准的全价配合日粮,保证不同阶段的猪只营养需要,在保育猪阶段也可适当添加一定量的多种维生素、电解多维等,以增强猪群机体的免疫力、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

2.2 搞好疫 (菌)苗接种

搞好疫(菌)苗接种是防治某些细菌病的最有效手段。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菌)苗,确保产品合格,注射疫苗时要严格按照说明,注意疫(菌)苗的稀释方法,规范操作,不要随意增减疫(菌)苗剂量,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有条件的猪场可用发病的猪群分离菌株),使用与当地病原血清型一致的疫苗。另外,当前规模化猪场还要控制好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等原发性疫病,减少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大肠杆菌等细菌病的继发感染机会。同时,还要定期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和细菌病的抗体检测和病原监测工作,对抗体离散度大和抗体水平低等免疫不达标的猪场,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补免和强化免疫;对监测的隐性阳性猪群,应及时采取淘汰和净化措施。

2.3 做好药物预防

任何(疫)菌苗的保护率都不能达到100%,所以要做好猪群的药物保健。在药物预防上,要避免盲目添加抗生素原粉,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疫病的发病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预防,可以大大减少应激,预防疾病,促进生长和生产。为避免耐药性的发生,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做药敏试验,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平时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症,不滥用抗菌药物,如果单一药物有效就不采用联合用药,尽量避免长期用药。另外,不要盲目从众追求进口药、原料药和人用药,应根据病情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才是治病的根本所在。用药时要注意,使用药物前咨询药剂师,有条件的猪场可配备取得兽医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聘请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为养殖场技术顾问,定期到场做技术指导,同时还应经常学习,了解疫病的新动态和菌毒株的变异情况,以便有目的预防猪疾病的发生。

2.4 提倡使用中草药

为避免长期添加抗生素给猪体带来的危害,保证猪群安全生产,提倡使用中草药。中草药是天然物质,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自然界易被细菌等分解,不易造成水资源的污染。与西药相比,绝大多数中草药和中成药都是安全、有效的。目前,医学界还未发现中草药有耐药性的报道。中草药在猪体生产中起到防治疾病、提高免疫力、改善畜禽产品品质、增强畜禽繁殖能力和提高产量等作用。中草药以毒副作用小、无残留和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将成为我国现阶段及未来畜禽养殖业安全发展的焦点,对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血清型中草药规模化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