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B型尿钠肽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分析研究

2012-12-20李永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肺源右心室肺心病

李永强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佛山 52825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指肺部胸廓、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增大了肺循环的阻力,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代偿性肥大,同时伴或不伴有心脏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疾病[1]。肺心病在我国非常常见,尤其在中老年人中更是多发疾病。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来临,对于肺心病的诊断、治疗都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选择有效的指标来帮助诊断,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B型尿钠肽(BNP)是在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及心室容积增大时由左心室分泌的激素,主要用于诊断左心衰及评估预后,研究发现其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亦有升高[2]。对笔者所在医院监测血浆B型尿钠肽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7例,女73例;年龄53~82岁,平均(65.3±7.6)岁;病程2~7年,平均(4.2±2.3)年。所有患者均首次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符合2007年制定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急性肺栓塞,急、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疾病。所有患者入院前1周均未服用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强心剂。将16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取同期来笔者所在医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4例,女37例;年龄50~85岁,平均(62.4±6.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差异、年龄统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全部给予吸氧、化痰、平喘、利尿、强心、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治疗,如合并感染,积极抗感染治疗。

1.3 检测方法

(1)血浆BNP测定:所有受检者在入院未做治疗前,经治疗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2周后即肺心病稳定期,分别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放置在抗凝管内,在离心机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放于-70℃的环境下冷冻保存。所选仪器及试剂均为雅培公司提供,仪器型号为I2000,应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2)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在抽取静脉血的同时,采用动脉穿刺针抽取桡动脉血2 mL,在美国I-STAT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帮助下测定PaO2、PaCO2。(3)平均肺动脉压(MPAP)测定:应用超声诊断仪(GE730,探头频率1.5~3.6 MHz)测定动脉血流频谱,用图像分析仪脱机分析,计算出右室射血前期时间(PEP),肺动脉射血加速时间(ACT),根据公式计算出MPAP=42.1(PEP/ACT)-15.7。

1.4 观察指标

记录血浆 BNP、PaO2、PaCO2、MPAP 的测定结果。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其缓解期BNP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2、PaCO2、MPAP等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治疗前后两组BNP、PaO2、PaCO2、MPAP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BNP、PaO2、PaCO2、MPAP比较(± s)

组别 时间 n BNP(pg/mL) PaO2(mm Hg) PaCO2(mm Hg) MPAP(mm Hg)治疗组 入院 160 1 005.40±77.68 62.35±5.43 61.16±6.71 37.42±8.87治疗缓解后 160 445.32±43.87 73.06±5.04 52.45±3.43 32.43±8.07对照组 80 77.45±11.64 87.56±4.32 37.67±3.23 14.93±1.53

3 讨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在2020年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4],而由此引发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将会成倍的增长。在我国,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使肺功能严重受损,并发呼吸衰竭及右心功能衰竭,预后比较差。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逐步来临,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种中老年人易患的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最大的提高。能否寻找一种可监测的指标能既能帮助诊断,又能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BNP是一种主要来源于心室的激素,大多数是有左心室的细胞分泌,具有利尿、利钠、降低肺循环张力、舒张血管、抑制RAAS等多种作用,可以敏感的反应左心功能的变化[5]。据相关资料研究显示,右心功能不全时血浆BNP的水平也会增高,因此BNP可以作为早期监测右心功能的敏感指标,对于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一定的意义。

有研究发现BNP水平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平均肺动脉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另有学者发现大鼠在慢性缺氧环境中其右心室BNP含量提高了3~4倍[6],检测血浆BNP更是升高了70%,考虑缺氧环境下增大了右心室的负荷及压力有关,这提示BNP可以较为准确地反应右心室功能及呼吸衰竭的程度,能够指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判断预后。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既可以早期反应右心功能,帮助诊断,又能在治疗中判断呼吸衰竭及右心功能的损害程度,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值得广泛采用和进一步研究。

[1] 潘慧明,陈廷斌,范辉.曲美他嗪、波生坦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6):4465-4467.

[2] 王永,曹文侠,韩淑艳.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l5(6):790-791.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2):23.

[4] Schwam E.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for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a critical appraisal[J].Acad Emerg Med,2006,11(6):686-691.

[5] 戴金权,杨志明.脑利钠肽浓度在老年危重病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0):3533.

[6] 勇春明,毛拥军,王晓青,等.脑钠肽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 [J].山东医药,2008,48(25):20-21.

猜你喜欢

肺源右心室肺心病
无创影像学方法评估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表现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心肌梗死:左右大不同
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治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