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生电话随访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2-12-20孙炎华靳妮娜张高星林如明赖兆新谭文峰彭宇程任高伟栋赖浚兴宋岸坚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氯吡服药冠脉

孙炎华 靳妮娜 张高星 林如明 赖兆新 谭文峰 彭宇程任 强 高伟栋 赖浚兴 宋岸坚

1.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江门 529030;2.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江门 52903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成为患者死亡及再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1]。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简称冠脉支架术,PCI)后需强化药物治疗,如无禁忌证,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及他汀类药物,服氯吡格雷1年。但部分医生和患者对冠脉支架术后服药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预后。笔者对75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旨在探讨电话随访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支架术并好转出院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随访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年龄37~76岁,平均(62.3±4.7)岁;男112例,女38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1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3例,稳定型心绞痛10例。入选标准:(1)所有入选患者每月至少于笔者所在科室门诊随诊1次;(2)患者无心绞痛、心力衰竭发作,无支气管哮喘病史,无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疾病;(3)患者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4)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1年内死亡的患者;(2)收缩压<110 mm Hg和(或)舒张压<70 mm Hg;(3)静息下心率<70次/min;(4)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入选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出院时将两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号码)、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病情、出院日期记录好,并将科室电话号码和随访医生联系电话号码告知入选患者及其家属。出院时都叮嘱入选患者及其家属,如无禁忌证,术后需长期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及他汀类药物,服氯吡格雷1年,并需长期门诊随访。出院后由笔者亲自进行电话随访,只对随访组进行电话随访,并告知随访组患者术后每30天进行1次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段为19:30~21:30,共随访11次,而对照组不进行电话随访。

1.2.1 随访方式 从患者进行冠脉支架术之日起,研究者对随访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电话随访,每30天实施1次电话随访(先后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联系患者,让患者用固定电话免提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同时进行电话随访),电话随访具体时间段为19:30~21:30,每次25~35 min。

1.2.2 随访内容 电话随访包括三大内容:(1)进行冠心病基本知识的健康教育;(2)讲述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中服药的必要性和不服药的后果,说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及他汀类这五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副作用和费用;(3)对电话随访效果进行评定。具体如下。

1.2.2.1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材施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冠心病的基本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熟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

1.2.2.2 冠心病二级预防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重点介绍药物治疗的必要性。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到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及他汀类这五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术后尤其是术后 1年内坚持服药是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改善预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1.2.2.3 评定电话随访效果 每次进行电话随访都包括效果评定,对讲解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评定电话随访的效果,根据效果对讲授方法和内容进行合理及有效的修改,确保电话随访的质量。

1.3 服药依从性的评定

患者术后次年的第1天,随访医生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电话的方式调查其服药依从性,将服药依从性评定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3个等级。完全依从:术后1年内漏服或不按量服药≤6次;部分依从:术后1年内漏服或不按量服药>6次但<12次;不依从:术后1年内漏服或不按量服药≥12次。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录都入SAS8.0软件包,进行组间差异的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与经济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组患者的完全依从性和总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依从性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n(%)]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称为冠心病,冠脉支架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需长期服药,术后1年内服药尤为重要。有研究显示,通过医疗机构邮寄以问卷形式的干预,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2]。目前,电话通讯较邮寄更为普遍。电话随访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患者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的有效方法,并贯穿于出院后患者的跟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3]。

本研究通过电话随访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观察能否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PCI后药物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加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认识,对所需要的每一种药物的作用、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等的认识[4]。在本研究中,医生对75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以电话随访形式进行了冠心病基本知识的健康教育,讲解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让患者知道由于自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而行冠脉支架术,术后需长期遵循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重点讲解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充分说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及他汀类药物这五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副作用,让患者认识到:冠脉支架术后长期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及他汀类药物,服氯吡格雷1年,可预防支架血栓形成、再狭窄,延缓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进展,降低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向患者介绍上述五类药物不同厂家的价格,让患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消除部分患者对药物价格过高的疑虑,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家属是患者生活最亲密的人,能尽早发现患者服药的不依从性。患者家属同时接受医生电话随访,可有效发挥家属对患者服药的监督作用,使家属及时发现和纠正患者的不依从行为,进而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医生对随访内容的效果评定贯穿于整个电话随访过程中,每次电话随访都以提问等方式进行效果评定,及时发现随访教育方法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随访教育方法,提高电话随访的质量,以达到电话随访之目的。通过电话随访,让随访组患者掌握了冠脉支架术后服上述五类药物的必要性以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提高了患者服药的完全依从性和总依从性,降低了患者服药的不依从性。

综上所述,医生电话随访有利于提升冠脉支架术后患者1年内服药的依从性,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改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医生电话随访对提高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显著,而且该方法经济实用、快捷方便,必将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和患者的欢迎。

[1] 赵一俏,刘北,付强,等.联合检测6种生化标志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预后评价 [J].广东医学,2011,32(6):712-714.

[2] Rani Khatib,Alistair Hall.Adherence to secondary prevention medicines by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exploring barriers to inform interventions[J].J Am Coll Cardiol,2012,59:1460.

[3] 顾青,杨小芳,周亚峰.电话随访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再次住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2-14.

[4] 姚道阔,周力,赵慧强,等.患者教育项目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药物应用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069-1070.

猜你喜欢

氯吡服药冠脉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