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的临床研究

2012-12-20孔卓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疝环内环疝的

孔卓明

广东省陆河县人民医院外科,广东陆河 516700

腹股沟疝是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的统称,一般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其中以斜疝最为多见,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左右,腹股沟斜疝它是指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皮下环,可突入阴囊内或大阴唇前端的疝;当患者患疝后不能及时的治疗可导致患者出现斜疝嵌顿,肠管坏死,腹膜炎症,全身感染等,如果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对疝的治疗是关键。本研究就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性斜疝治疗的临床效果做出了相关的探讨与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12例,其中有64例为腹股沟复发性斜疝,男51例,女13例,年龄为30~65岁,平均(47.5±2.1)岁,病程为2~5年,平均(3.5±0.8)年,其中单侧腹股沟复发性斜疝的有47例,双侧腹股沟复发性斜疝的有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首先给予众患者持续的硬膜外麻醉,选择原手术切口,切开并去除原手术切口瘢痕组织,然后把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进行切开,切开后再对腹股沟管进行钝性分离,把疝囊显露于视线下,如为中、小疝囊,则不切开疝囊,直接游离疝囊至内环并翻入腹腔。如疝囊过大,需切开疝囊,还纳疝内容物,距内环口3~5 cm处横断疝囊,游离疝囊至内环,然后使用可吸收线把近端严密的缝合起来同时将其内翻并置入腹腔,而远端则无需处理。然后将锥形充填物的外瓣与内环四周的腹横筋膜进行固定,当内环过大时可将腹横筋膜缺损处,使用针线进行间断修补,以适合缩小内环并放入锥形充填物;再把成型补片置入精索后方,同时使之平整的覆盖在腹横筋膜的表面,缺口处包绕精索,并缝合固定1针,补片边缘与腹内斜肌、联合腱、耻骨筋膜、腹股沟韧带等缝合固定6~8针。将精索放回,在精索前方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当缝合完毕后再缝合切口[1]。

1.2.2 对照组 使用常规手术治疗:首先给予众患者持续的硬膜外麻醉,选择原手术切口,切开并去除原手术切口瘢痕组织,然后把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进行切开,切开后再对腹股沟管进行钝性分离,把疝囊显露于视线下,若疝囊较小,将疝囊完全游离。若疝囊较大,进入阴囊,将阴囊外疝囊游离后横断疝囊,远端疝囊不结扎。回纳疝内容物,自疝囊颈部结扎,切除多余疝囊壁,根据情况行Bassini或McVay修补法进行疝修补。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表现可分为显效:手术完成后在15 d后,患者的症状逐渐恢复,1个月后身体恢复正常。有效:手术完成后在15 d后,患者的症状逐渐恢复,1个月后身体恢复正常,但仍然有少许不适,在2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效:在手术治疗完成后,其症状不变,或进行性严重,1个月后检查有复发的现象[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疗效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期间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1%;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疗效对比 [n(%)]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的统称,也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在往常均使用常规的手术修补和切除进行治疗,疝修补术可分为三大类:传统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和疝腹腔镜修补术(通过腔镜完成疝补片修补术)[3];非生理解剖性的高张力性修补是经典修补术的缺陷,往常的常规手术修补方法,均欠牢固或未重视原发疝的下区域修补,而是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具有适用于各种腹股沟疝与股疝,可在局麻下进行,且手术剥离的范围小,损伤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微,恢复快,并发症低,复发率低的特点(本研究数据显示);因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是一种使用人工材料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在修补时可做到正常解剖层次的对合,且不具有张力,符合机体生理,具有优于传统手术的一种治疗途径方法[4-5]。

综上所述,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性斜疝其效果快,创口小,治疗效果好,并发症低,后遗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尹晖明,韩洁,张钦增,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应用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11):1182-1184.

[2] 高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体会[J].河北医学,2007,13(8):893-895.

[3] 陈愈通,杨雄涛.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在复发性斜疝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7):270-272.

[4] 郝建波,罗波,宋保连,等.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年腹股沟疝160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2):5-7.

[5] 肖飞跃.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35.

猜你喜欢

疝环内环疝的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