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知

2012-12-19

河南科技 2012年23期
关键词:企鹅巧克力中风

1 早逝风险与青少年时期肌肉强度有关

2 蓝光有助夜间驾驶提神

3 吸烟群体病假多

植物“吃”植物

一种动物捕食另一种动物是人们熟知的自然界现象,那植物吃植物呢?德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一种绿藻就有“吃掉”其他植物的本领。

人们通常认为,只有蠕虫、细菌和真菌才能消化植物中的纤维素,并将其作为生长的碳源;而植物则通过二氧化碳、水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比勒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观察一种名为“莱氏衣藻”的绿藻时发现,这种单细胞生物不仅可以像普通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释放出一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酶,来消化其他植物的纤维素作为自己的能量来源,从而在低碳环境中维持生长。研究人员指出,在植物中发现这一现象尚属首次,并且这一现象本身有悖于传统认识。“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植物在吃植物。”这一发现或可为未来更好地利用生物能源开拓新途径。

早逝风险与青少年时期肌肉强度有关

瑞典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肌肉强度越高,成年后出现早逝风险的可能性就越低。

研究人员历时24年,追踪了瑞典近百万男性的健康状况。在这些调查对象16~19岁时测试并记录了他们的血压及伸膝、曲肘等有关肌肉强度情况。结合他们成年后的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发现,若不考虑身体质量指数和高血压因素,与那些青少年时期肌肉强度较低的调查对象相比,青少年时期肌肉强度较高的调查对象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早逝的概率减少20%~35%;自杀的概率减少20%~30%;患精神疾病和情绪失调的可能性减少65%。研究人员指出,该项研究表明,人们应在青少年时期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肌肉强度,这样会有助于健康长寿。

4 眨眼或为“重启”大脑

蓝光有助夜间驾驶提神

夜间驾驶容易犯困,导致驾驶者反应能力和视力下降,是造成车祸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国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发现,持续接受蓝光照射能够提高司机夜间驾驶的警惕性。

研究人员招募了4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了驾驶实验,并在试验用车驾驶舱中央的仪表盘上安装了能持续发出蓝光的LED。实验中,要求志愿者深夜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共进行3次,每次间隔1周。在3次驾驶过程中,要求志愿者分别持续接受蓝光照射、驾驶前及中途休息时各喝1杯含200毫克咖啡因的咖啡、喝2杯不含咖啡因的安慰剂。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志愿者3次驾程中的车轮轧线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接受蓝光照射平均轧线15 次,喝咖啡平均轧线13次,喝安慰剂平均轧线26次。研究人员据此认为,持续接受蓝光照射,同喝咖啡一样能够起到提神作用。

视觉影响人体感温度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可能受视觉信息的影响。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以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在桌上竖起一块木制的挡板,让学生把自己的手放到挡板外侧,而在挡板内侧放置一只假手。坐在桌边的学生只能看到面前的假手,而看不见自己的手。研究人员先以同样的时间间隔对20名学生的手和假手施以同样的刺激,使他们认为假手与自己的手接触到了同样的东西。然后,把室温的塑料块同时放在学生的手和假手的手背上,之后将假手手背上的塑料块换成冰块,并让学生看到,结果20人中有15人表示手接触到了冷的物体。再把假手手背上的冰块重新换成塑料块,让学生看到,20人中又有18人表示温度上升了。研究人员指出,该项实验表明,人体对温度的感觉虽然以皮肤触觉为基础,但也会受视觉信息的影响,最终“互补”而形成。

吸烟群体病假多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每人每年会多请2~3天病假,因缺勤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

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调阅了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地相关研究中7万多人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后发现:与不吸烟群体相比,吸烟群体的病假时间明显增多,平均每人每年多2.7天;戒烟者与仍在吸烟的员工相比,前者请病假的时间也更少。据估算,仅2011年,英国因吸烟者多请病假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达14 亿英镑,这一数字仅是吸烟员工缺勤给雇主带来的经济损失,还不包括他们因吸烟患病而造成的医疗费用。研究人员建议,无论是从经济利益方面还是从员工健康方面考虑,雇主都应该设法帮助员工戒烟。

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会照料残疾人

意大利科学家对人类遗体化石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开始照料残疾人。

1961年,科学家在意大利波利诺国家公园内的罗米托岩洞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9具人类遗体化石。此后,佛罗伦萨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人类遗体化石中,一名编号为“罗米托8号”的远古男性曾从高处摔下,导致瘫痪,并可能在其20岁就成了残疾人。尽管不能外出觅食,但由于一直有人照料,因此“罗米托8号”仍然生存了下来。研究人员表示,这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开始照料病人和残疾人了。

眨眼或为“重启”大脑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人眨眼可能是为“重启”大脑,以便为其后续活动做准备。

人平均每分钟眨眼15~20次,如果只是为了保持眼睛湿润,每分钟眨眼3~4次即可。至于为何要频繁眨眼,却是一个未解的生理之谜。此前有研究显示,尽管眨眼似乎属无意识,但眨眼的时间并非任意。如,阅读时,眨眼通常发生在句子结尾处;听演讲时,经常在演讲者停顿时眨眼。此次研究中,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征集了10名志愿者,并在他们观看英国喜剧片《憨豆先生》时借助磁共振成像仪,观察他们眨眼时相对应的大脑活跃区域。测试结果显示,在这些志愿者眨眼的瞬间,其大脑活跃区域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关注外界时活跃的区域转换至想象等内省式思考时活跃的区域),之后立即还原。研究人员指出,“利用眨眼,可以把故事情节划分成若干片段,暂时关闭对外界的注意力,使信息处理更加顺畅。这一发现或可有助于揭开自发性眨眼作用的谜底。”

老年人开夜灯睡觉易肥胖

日本一项研究显示,老年人晚上开着微型灯泡睡觉可能是导致他们肥胖的原因之一。

日本奈良县立医科大学的研究小组对奈良县内528名老人睡眠房间的光照度和室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习惯开着微型灯泡睡觉的老人体重超重的比例是习惯在黑暗环境中睡眠老人的1.5倍。并且,前者出现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等血脂异常症状的比例也是后者的1.7倍。

5 营养过剩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风险

6 可适应季节变形的“变形房屋”

7 大脑对中风有自我保护机制

营养过剩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0》显示,在过去的20年中,营养问题对于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首次发生了逆转——由不足变为过剩。

报告指出,在1990年,营养不良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风险因素,而当时体重指数超标只位于健康风险的第八位;到了2010年,营养不良退居为健康风险的第八位因素,体重指数超标却上升至第六位。体重超标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而高血压是中风和心脏病的主要诱因。2010年,有四分之一的死亡是由中风和心脏病引起的。1990年,影响人类健康的前三位风险因素依次为儿童营养不良、室内空气污染和吸烟及被动吸烟;但到了2010年,前三位风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吸烟及被动吸烟和饮酒不当。

可适应季节变形的“变形房屋”

人们理想的房屋是冬季保暖、夏季凉爽,然而到目前为止2个条件很难同时实现。日前,英国建筑师却让这一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英国建筑师大卫·古伦堡设计了一座“变形房屋”,能够进行8种不同结构的变形,来适应不同的季节、气象及天文状况。

该“变形房屋”包括2间卧室、1间敞开式客厅和1间浴室,4 个房间之间相互连接,可以变形为8种不同的结构,从而适应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情况。如,可以在夏季使卧室朝东,使居住者早晨醒来时能看到太阳升起;之后还可以随时旋转,使房屋一整天都沐浴在阳光中;同时,还能通过房屋的太阳能面板收集能量,维持房屋的正常运转。此外,“变形房屋”不仅可以适应从冬到夏、从早至晚的气候和天气变化,其内部结构也可以变形。如,厚重的外墙壁可以展开成为内墙壁,使玻璃内墙变为外立面;此外,门可以变为窗户,窗户也可以变为门。

8 企鹅是捕食高手

科学家用果汁制作巧克力

许多人爱吃巧克力,却又怕因此摄入太多脂肪。英国科学家近日找到一种解决方法:用果汁代替巧克力中的脂肪,同时又不影响巧克力的口感,从而获得更健康的“水果巧克力”。

沃里克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说,他们找到了用直径不到30微米的果汁微滴替代巧克力中脂肪的方法,将巧克力中50%的脂肪换为果汁。这种方法制作出的巧克力并不影响口感。脂肪中的某些特殊晶体结构是巧克力外表柔滑、容易脆断和入口即化的原因,而果汁微滴也可以在巧克力中保持同样的晶体结构,从而保证同样的口感。当然,这种方法会有些影响巧克力的味道,只需采用经过特殊手段调配的水和维生素C 代替果汁,便可使巧克力的原有味道保持不变。

大脑对中风有自我保护机制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脑中的海马区在发生中风时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分泌出一种蛋白质来保护脑细胞,从而避免大脑因缺氧而导致的损害。

中风是一种脑血管疾病,由血管阻塞或血管破裂引起,可导致瘫痪等多种严重后遗症。中风发生时,血管中形成血栓,可能会导致脑细胞因为缺氧和葡萄糖等供应不足而死亡。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中风发生后,小鼠大脑海马体的一个特定区域会迅速分泌出一种被称为“错构素”的蛋白质,能够使脑细胞在缺氧、缺糖的情况下依然存活。而在海马体的其他部位,因缺少了这种错构素的反应,在大脑血液被阻断后,则会因养分不足而死亡。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首次探明大脑特定区域抵御中风伤害的生物学机制,对于未来中风的治疗以及其他神经系统退行症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黑猩猩也会“察言观色”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黑猩猩在看到其他黑猩猩恐惧或者兴奋的表情时,脑电波会随之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黑猩猩能对同类的表情“察言观色”。

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以一只11岁的雌性黑猩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脑电波实验:先将12张黑猩猩日常进食的照片和3张龇牙咧嘴的照片混在一起,而后每隔0.8秒让这只猩猩看1次,共看80次。研究人员发现,每当黑猩猩看到3张表情夸张的照片,脑电波会随之发生特殊变化;而看到其他普通表情的照片则没有这种变化。研究人员表示,此前有研究显示,对人类进行类似实验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此次实验结果表明,黑猩猩与人类一样,也能察看他人脸色并据此作出大脑反应。

企鹅是捕食高手

日前,日本科学家通过在企鹅背上安装微型摄像机,首次成功拍摄到企鹅在海中捕食的情景。研究显示,企鹅是捕食高手。

研究人员以13只阿德利企鹅为研究对象,将微型摄像机固定在企鹅背上,拍摄了它们约1.5 小时的海中捕食行动。研究人员分析画面后发现,阿德利企鹅捕食的鱼类几乎全是博氏南冰,一些企鹅能在1.5小时捕食33条博氏南冰。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鱼是企鹅的一种稳定的食物来源。研究人员还发现,阿德利企鹅是捕食磷虾的高手,其动作之快超乎想象:遇到磷虾群时,它们会频繁小幅晃动头部,以每秒2只的速度持续吞吃磷虾。阿德利企鹅一天可捕食820克磷虾。其中一只企鹅在拍摄期间共捕食了244只磷虾。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气候变化导致南极海冰大小出现变化,企鹅能够稳定捕食的鱼类分布也会出现变化,这可能会对企鹅的生存产生影响。

“会说话的鞋子”

近日,谷歌公司推出一款“会说话的鞋子”,不仅可以将运动数据转化为有趣的语音消息提醒使用者;还可以与计算机和智能手机连接,随时与好友分享运动乐趣;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定制鞋子的功能,比如鞋子“说话”时的语气和语调等。

“会说话的鞋子”内部装有加速感应器、陀螺仪和压力感应器,可以侦测穿鞋者的动作,并通过鞋舌上的芯片和喇叭提醒使用者是否该进行运动了。“它可以知道你是在站着还是在坐着,是在走路还是在跑步,是不是在跳上跳下……它都能知道并给你反馈。”研究人员描述说。它还可以通过蓝牙与计算机和手机连接,使穿鞋者可以随时与好友保持联络;并且,它还能根据谷歌地图提供方位。更有趣的是,这双鞋子“说话”也颇有“文艺范”。比如,“我喜欢风吹在鞋带上的感觉”、“你让我成为一双骄傲的运动鞋”,等等。

猜你喜欢

企鹅巧克力中风
共有多少巧克力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小企鹅的成长
吃不完的巧克力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巧克力”吃醋了
分发巧克力
小企鹅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