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2-12-11刘秋梅孙京电

食管疾病 2012年1期
关键词:出院护理人员手术

刘秋梅,孙京电

舒适护理是一种个性化全新的护理模式,其宗旨是为了让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将不愉快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在灵魂和社会要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1]。我院对普外手术患者术后行舒适护理,开展术前交流、术后舒适护理、出院指导的全新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选自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普外手术患者,普外手术为胃肠、肝胆手术。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4.2±2.1)岁。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手术方式上无明显差异。

1.2舒适护理

1.2.1 术前交流 加强对每一名观察组患者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治疗接受顺应性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舒适护理措施。在与患者交流中,介绍疾病的危害及治疗流程,介绍主治负责医生,讲解成功案例,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树立治疗的信心,解除思想负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耐心回答,以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

1.2.2 术后舒适护理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负责护理人员应将患者转移至所属病房,途中祝贺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指导患者家属认识监护仪器的作用和紧急使用方法;控制室温在22℃左右,湿度在50%左右,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加强护理查房的次数,及时为患者擦去分泌物及汗液。若患者咳嗽时,指导患者用软枕捂住切口,避免腹部切口张力;对患者进行用药讲解;鼓励患者及早进行下床活动。

1.2.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加强出院后的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及时做出适当的护理指导,令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温馨关怀,使患者精神和情绪得以稳定,以此取得更好的看护目的。

1.3观察指标观察因心理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紧张、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是否得以缓解,以及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下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3 讨论

由于患者疾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手术成功与否的恐惧、术后伤痛,会产生紧张、恐惧等负面精神压力,再加上手术的疼痛刺激,会令患者血压增高、心率加快,情绪更加紧张。为此护理中,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舒适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通过专业护理,要更科学地采用不同方式为患者解除痛苦。在护理中,取得患者的信任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使患者产生信任感,能够更好地调动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同时也可稳定患者情绪,解除思想包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此更好调节内分泌平衡,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3]。

表1 两组各项观察结果

术后送患者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以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使患者达到精神上的放松、心理上的满足、生理上的舒适,最大限度地加快恢复速度。本文研究中,在舒适护理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下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参考文献:

[1] 王芳,张秀丽.外科患者术后舒适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1(12):236.

[2] 贾增美,许会玲,邢介红.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用与探索[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0(2):362.

[3] 赵希转. 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1(12):261.

猜你喜欢

出院护理人员手术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手术之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