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2-12-09吴荷平顾现朋侯新兵

关键词:入党辅导员党组织

吴荷平,顾现朋,侯新兵

(1.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16;2.常州大学党委组织部,江苏常州 213164)

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吴荷平1,顾现朋1,侯新兵2

(1.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16;2.常州大学党委组织部,江苏常州 213164)

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的快速增长,必将对甄别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和政治忠诚度提出严峻的挑战。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发展大学生党员过程中,存在着偏重入党程序的机械坚持、学业成绩的简单排序、发展数量的增长空间,却忽视党员标准的科学把握、思想觉悟的准确判断和发展质量的强化坚持等问题。归根到底,学生党支部把握政治标准的信心、党务工作者把握政治标准的能力以及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政治标准的“行为参考标准”的缺失,是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2002年到2007年6月,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增加了139.8万人,增长254.6%,在各类人员中增幅最高;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增加了64万人,增长381%;大学生党员所占大学生的比例由7.7%提高了3.1个百分点,达到10.8%。截至2010年6月30日,全国2459所高校中2429所高校建立了党组织,有学生党支部74112个。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为251.2万人。[1]自2005年以来,发展大学生党员占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比例由28.6%提高到40.2%,平均每年提高2.32个百分点(见下表1)。

表1 2005年以来全国大学生党员发展情况表

在欣喜地看到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的快速上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加大了甄别大学生真实入党动机和政治忠诚度的难度。据有关学者调查,大学生把“信仰共产主义”、“为使自己活得充实而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作为入党理由的只占56.3%;而把“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周围要求入党的人比较多,自己不要求不好”、“能够得到好处,为以后找工作提供方便”三者作为入党理由的占43.7%,[2]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倾向不容忽视。

二、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程序,轻标准

尽管中组部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中有“党的基层组织要把吸收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入党……”、“党组织要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等政治性的标准与要求,但《细则》其它大部分内容只是根据组织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程序上的规定和操作上的规范。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最为基层的基层党组织,面对如此笼而统之的要求,实际操作就显得相当困难,需要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同的人或组织对入党申请者是否符合党员标准的判断会有差异,而各项程序的坚持却不能出现原则性的差错。由于在实际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这一方面或是那一方面的不足或问题。如果基层党建工作者严格执行了相关程序,由问题而产生的责任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务工作者往往会以发展程序的坚决执行来替代党员标准的判断把握作为各自明哲保身的选择。

通过严格的程序坚持,刚开始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政治投机分子的混入,但规则一旦被熟悉、且长期固定以后,就可能沦为投机分子钻营的捷径与合法利用的工具。各地、各高校的文件规定或经验总结中出现的“培养考察期限不足一年的不发展、未经团组织推优的不发展……”等几大不发展的刚性规定,就是一个典型表现。又如,各地、各高校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的要求时,更多的是从程序、方法上进行考虑,谈话、填表、函调甚至外调等程序步骤一应俱全。事实上,如果“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函调或外调”,因为政审这一发展程序的核心是政审后的结论判断——是否合格才是能否发展的标准与依据。对经过了政治审查却存在有问题或是情况比较复杂的,各基层党组织往往显得无所适从,政治审查的合格标准问题反而被忽视了。

(二)重业务,轻思想

由于入党动机和理想信念的内在性、隐蔽性等特点,以及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与不稳,再加之基层党务工作者年轻化,很难把握大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态。因此,在发展大学生入党过程中,各高校的基层党组织经常以综合成绩排名、是否获得奖学金、英语与计算机等级通过级别、技能竞赛获奖或等级证书的考取情况等,在申请者之间进行着横向或是纵向的比较排序。这样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导向和标准掌握,实为避重就轻、舍难择易的消极体现,表面化、形式化倾向严重。申请入党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共产主义觉悟等思想根源性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结果是学习好、与辅导员关系好、与先入党同学关系好的新“三好学生”入了党,真正政治上靠得住、思想觉悟上有境界的同学却被游离在党组织的视野之外。

(三)重数量,轻质量

十六大提出:“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从2003年10月,教育部负责同志在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努力实现高年级学生支部建在班上,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响应国家加大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力度的精神,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培养与发展工作,但精神贯彻执行到最基层时,定指标、定数量、定比例等发展党员现象成为了基层党支部日常工作的关注点和组织部门考核的重要观察点。实际上,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提出了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另外,高校学生党组织规模的扩张、党员数量的增加与成分结构的调整完善,虽然整体上表明了学生党建工作认同度的提高和吸引力的增强,但是,基层学生党组织的政治行动能力与组织规模之间并非是完全对应的线性关系,还与其成员的素质、忠诚以及凝聚力等有较大的关系。因为,党组织规模的迅速扩张,必将导致党员质量的下降。“事实上,党员人数的增加与组织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政党能力的增强。相反地,如果让一些入党动机不甚纯洁、心态不正、背景复杂的人进入党内,只会加剧党组织凝聚力的弥散,给党的纪律带来冲击”。[3]因此,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理应更多地关注其质量。

三、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中,首要的是坚持标准。没有标准的严格坚持,发展党员的态度、过程、方式方法就不能称之为慎重,没有标准的严格坚持,就更达不到保证质量、改善结构的最终目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科学地坚持标准问题,首要的是对党员标准的全面性、层次性、系统性、实践性等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党员标准中的政治性标准是坚持标准的关键与核心。因为“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组织特性和组织原理……与其他组织不同,政党组织具有特定的组织特性和功能。在本来的意义上,政党组织得以建立的基础是信仰。基以同样的政治信仰,具有共同的政治追求,一定的社会成员走到了一起,即形成了一定的政党组织”。[3]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有共同的政治追求和政治信仰,这是其能否成为共产党员的首要条件。实际工作过程中,学生党支部把握政治标准的信心降低、党务工作者把握政治标准的能力不济以及当代大学生政治标准的“行为参考标准”的缺失,导致了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政治性标准的缺失与失守,这也是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一)学生党支部号召力不强,把握政治性标准的信心降低

市场化的经济改革与网络化的信息交流,在政治垄断之外创造了更多依靠教育投资、技术学习等获得更高回报的机会与可能,同时,促进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和社会观念形态的世俗化,也为外来的政治思潮尤其是西方的“自由”、“民主”观念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些外部影响因素不断地向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号召力提出挑战与质疑。大学生党员规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学生党支部内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和成员构成的异质化,同时,学生党支部自身既难为其组织成员持续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与奋斗目标,又不能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以较好地反映学生党员现实的利益、价值、需求来取得学生党员真正的支持与认同,这些自身发展困境因素也对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号召力和吸引力产生了一定的掣肘。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号召力受到了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和质疑,因此,其在吸收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把好最重要的关——政治性标准的信心。

(二)党务工作者经验欠缺,把握政治性标准的能力不济

高校中面向学生开展党务工作的一般是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总支)副书记和工作在一线的学生辅导员。根据教育部最新规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的要求:“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事实上,各地、各高校专职辅导员的配备往往超出了这一比例,不管一个年级有三百或是四五百名学生,只配备一名辅导员的情况在各高校中经常出现。除了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以外,辅导员从事党务工作基本上都处于兼职的身份和状态之下。同时,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长期把辅导员职业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工作或是跳板来对待,并把“优出”作为建设目标[4]——干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上彻底转行,导致了辅导员队伍整体的频繁流动,阻碍了学生工作经验的有效积累和传承。再者,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趋势,也对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2008年底的数据,全国高校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超过9万人,但21岁至40岁的占85%;同样以上海为例,专职辅导员中,30岁以下占61.3%。[5]

兼职状态下工作精力的有限、队伍整体的频繁流动和年龄上的年轻化现状,高校一线从事学生党务工作者的经验整体性欠缺,导致了发展大学生党员过程中把握政治性标准的能力不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大学生社会阅历简单,把握政治性标准的难度增加

短暂的四年大学时光和频繁的大规模进出流动,与其他行业或单位相比,对于高校一线的党务工作者来说,要想准确拿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人脑中深层次的东西也是困难重重。同时,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处在世界观形成时期,其思想不稳定,容易受各种思潮和理论的影响,尤其是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接受各种文化思想观念的范围更广、途径更多、速度更快、程度更深。在这样一个多元、开放、信息流动频繁的情况下,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模糊与不定,使得把握大学生入党政治性标准的难度增加。再者,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考录取率的高位保持,使得大学生的社会经历变得更为简单,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半社会化成人,在相对闭塞的校园环境中,大学生普遍缺少经受大是大非考验的机会。简单的人生经历和几乎空白的社会阅历,使得学生党支部难以通过大学生在“重大事件”中的立场和表现来考察其政治觉悟和党性观念,政治性标准的“行为参考标准”的缺失,事实上造成了要判断当代大学生是否已具备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难度。

[1]蒲芝权.有青年就有未来有人才就有希望[N].贵州日报,2011-10-20(11).

[2]佘双好.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的特点及问题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教版),2010(11):6-9.

[3]桑玉成,陈家喜.按照党建科学化的要求推进执政党组织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0(8):24-27.

[4]方宏建.关于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1):17-23.

[5]唐景莉,郑骊君,李林海.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05-19(1).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Recruitment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WU He-ping1,GU Xian-peng1,HOU Xin-bing2

(1.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Jiangsu Changzhou 213016,China;2.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Changzhou University,Jiangsu Changzhou 213164,China)

The rapid increase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for discriminating the motivation andloyalty ofjoining theparty.Party organizationsatalllevels in collegehave problemsduringrecruiting college studentparty members,for example,they havea bias towardsinsistingrigid procedures forjoining the party, simple ranking the grade of students and growing space for increasing quantity;however,they neglect to judge the requirements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for a party member properly and igno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bationary party member.To sum it up,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above problems is the diffidence of student party branches to adhere to political criterion,inability of party workers to adhere to political criterion and the lack of behavior reference standards.

college student;party member recruitment;problems and reasons

D263.1

A

1674-7356(2012)02-0061-04

2012-04-23

常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科研基金课题(201107)

吴荷平(1973-),江苏溧阳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入党辅导员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憨娃入党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