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法治疗深静脉血栓15例

2012-12-09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肌力复查血流

熊 华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多继发于深静脉非化脓性炎症。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现代交通及工农业生产创伤、重大疾病或术后制动卧床,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本病属传统医学“瘀证”范畴,但因患者体质不同,临床表现的证候也不尽相同。笔者于2008~2011年来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深静脉血栓1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40岁~72岁,平均55岁;其中脑力劳动9例,体力劳动6例;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9个月;5例有外伤史,4例有脑梗塞史,7例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病、高血脂、体质肥胖,3例伴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全部病例均表现为下肢疼痛肿胀无力,皮肤呈现不同程度紫黯,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表现为小静脉充盈。15例均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确诊。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以活血化瘀为治则,采用自拟活血逐瘀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组成:紫荆皮15 g,王不留行20 g,地鳖虫15 g,水蛭10 g,丹参15 g,桃仁15 g,大黄7 g,赤芍15 g,乳香15 g,红花10 g,牛膝15 g,虻虫7 g。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加减:寒湿型加细辛、麻黄、干姜、附子;湿热型加苍术、薏苡仁、萆薢、车前子、黄柏、栀子;热毒型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重楼、铁马鞭;气血两虚型加黄芪、党参、白术、熟地、当归、鸡血藤;阴虚血燥型加玄参、生地、麦冬、知母、五味子、丹皮。每天1剂,水煎,3次分服。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视症状变化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波与治疗前对照,直至症状减轻或消失。为方便患者服药,治疗开始2~3周后可改汤剂为丸药。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1~2]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长时间站立及行走后无明显肿胀疼痛,Homan氏征(-),下肢浮肿明显消退或完全消退,肌力及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复查彩超示血流通畅;显效:肿胀、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活动不受限,长时间站立及行走后轻度肿胀,周径同健侧相比<2 cm,皮肤颜色好转,复查彩超示血流大体通畅;好转:患肢肿胀、疼痛较前减轻,活动轻度受限,长时间行走及站立下肢浮肿,皮肤颜色变浅,复查彩超示血流改善或部分再通;无效:治疗后患肢疼痛、肿胀、肌力等无改善,复查彩超结果同前。

3.2 治疗结果 本组15例中,治愈3例(20.0%),显效7例(46.7%),有效4例(26.6%),4例均伴有下肢静脉曲张,其中1例有外伤史,1例有脑梗塞史,1例为高血压高血脂患者,1例为严重糖尿病患者,无效1例(6.7%),为72岁且伴严重糖尿病患者。

3 典型病例

龚某,男,43岁,因“反复左下肢疼痛、无力、肿胀半年”于2010年8月就诊。该患者曾于2010年1月24日因左前交通动脉瘤、左颈内动脉床旁突动脉瘤自发性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行动脉瘤夹闭术,于住院期间出现左膝关节及以下部位肿胀,经血管彩超发现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于2月24日急诊行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手术顺利。但术后至今反复左下肢疼痛,肿胀,行走无力,就诊时查体:左下肢小腿部中度凹陷性水肿,深压痛,肌力4级,踝关节跖屈和背伸较困难,Homan氏征阳性,不能长时间行走。舌胖淡无苔多津,脉滑数。中医诊断:瘀证(湿热型)。以自拟活血逐瘀汤加川芎、当归增加活血化瘀力量;栀子、黄柏清热;苍术、防己、萆薢、薏苡仁渗湿。水煎服,每日1剂,每天3次,温服。服药15 d后复诊:自述左下肢疼痛缓解,仍觉行走无力,患肢沉重,查体见左下肢肿胀明显减退,仅踝关节处轻度凹陷水肿,小腿周径较健侧小1 cm,肌力4级,舌光无苔,津液较前减少,脉滑数。诊断同前,前方基础上加秦艽、牛膝、杜仲、续断、丹参、马钱子补肝肾,强筋骨,服法同前,建议低脂、低盐清淡饮食,加强行走锻炼。15天后复诊,左下肢远端疼痛消失,力量增加,Homan氏征阴性,舌淡,少许薄白苔,脉细数。诊断及治则同前,以大黄、地鳖虫、水蛭、虻虫、地龙、蜈蚣、桃仁、赤芍、紫荆皮、王不留行、苍术、薏苡仁、牛膝、木通、萆薢、栀子、黄柏、黄芪、续断、杜仲、秦艽组方,制成丸药,每日2丸,连服3个月。再次复诊,疼痛、肿胀完全消失,左下肢肌力接近5级,舌淡苔薄白,脉缓。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后复查彩超:左髂股静脉血流通畅、形态规则、血栓消除。随访至今(5个月)未复发。

4 讨论

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本病的确诊比例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认为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皮损伤为本病的三大主要病因,其中又以静脉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为主[3]。静脉血流缓慢多见于坐卧少动人群及骨科大手术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多见于体弱多病、嗜食肥甘厚味者及代谢紊乱者;血管内皮损伤多由于外伤出血、感染等导致深静脉炎,各种病因均可造成血液流变学改变,继而出现血栓。本病主要侵犯下肢深静脉如腘静脉、髂股静脉,但上肢静脉和腔静脉亦可受累。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沉重乏力,行动困难,后期可出现营养障碍,多继发溃疡或感染,造成严重后果。查体可见浅表静脉充血曲张,深部肌肉压痛,腹股沟内侧压痛,患侧homan氏征阳性。可经多普勒检查、血管造影确诊。现代医学多以抗凝溶栓、交感神经阻滞等法治疗,但病情易反复,多留有后遗症,难以完全治愈。

本病属祖国医学“瘀证”范畴,根据患者的表现不同可分为寒湿型、湿热型、热毒型、气血两虚型、阴虚血燥型等不同证型,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但需注意,化瘀通脉治其标,审证求因治其本。证是中医对疾病本质的概括和把握,随证加减的过程就是中医治病理法方药的具体体现。虽然现代药理学研究已经表明活血化瘀类药物在调节人体凝血机制,加快血栓溶解及建立侧枝循环方面具有可靠疗效[4],但如果仅着眼于血栓而单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并不能取得良好疗效。这是因为,其中血栓是标,引起血流变学改变的原因如湿、热、虚等才是本。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必须对引起血流变学改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治疗才能卓有成效。前述典型病例属湿热型,病机为湿热涌盛,流注肌筋,致气血不畅,瘀阻筋络,故疼痛、肿胀、肢体软弱无力,方中水蛭、地鳖虫、虻虫、丹参、桃仁、赤芍、王不留行、紫荆皮等药破血通脉,活血化瘀治标;黄柏、栀子、萆薢、薏苡仁、苍术等清热除湿治本。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特点,故取得良好疗效。

由于“瘀”可以是多种疾病的病理产物,而血栓仅是其最典型表现。因此,用活血化瘀法还可对多种慢性病、疑难病辨证论治,随证立法,以法遣方,通过调脏腑,活气血、营阴阳,达到阴阳平衡,治疗现代多种疑难病、慢性病,这也是中医治病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探索。

[1]陈柏楠,侯玉芬,周涛.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42~443.

[2]花君霞.桃红四物汤配合西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54例[J].陕西中医,2007,32(1):44~45.

[3]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9.

[4]芦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治疗概况[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3):250~252.

猜你喜欢

肌力复查血流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