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心包疾病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2012-12-08李雪娇LIXuejiao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心包包膜心动图

李雪娇 LI Xuejiao

朱艳梅2 ZHU Yanmei

高 虹1 GAO Hong

汪习成3 WANG Xicheng

王 丽3 WANG Li

2.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功能科 云南昆明 650301

3.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感染科 云南昆明 650301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性疾病。它累及人体各系统组织,心包病变为AIDS心脏受累最常见的表现。在AIDS发病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几乎所有患者均可发现心包积液证据。笔者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2008-01~2010-04收治的1195例AIDS住院患者中567例合并心包疾病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并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的观察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7例住院患者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0-1995)》[1]诊断为 AIDS,CD4+T 淋巴细胞计数<200/mm3。本组中男性351例,女性216例;年龄4~74岁,平均(40.2±8.2)岁。215例有胸闷、呼吸困难、活动后气喘、水肿、长期反复发热等症状,所有患者均无基础心脏病病史。510例经临床诊断性进行不同疗程的抗结核、抗感染、化疗及心包穿刺术等治疗痊愈证实,567例行外周血、尿及骨髓涂片或培养,71例中、重度心包积液行超声引导穿刺抽吸液涂片或培养,病原体检测及鉴定由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艾滋病关爱中心微生物室进行。

1.2 仪器与方法 Aloka Prosound a10及Prosound 4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经胸按常规标准切面依次用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观察心包、心内结构及心功能,重点观察心包腔内积液情况、心包膜的厚度及附着强回声团的形态、大小、活动度;同时注意观察心脏是否合并其他病变。

1.3 诊断标准 心包积液量及分度按半定量法[2]估计。心包积液量根据左室后壁后方液性无回声区宽度估测:无回声区<0.5cm为少量;0.5~2.0cm为中等量;>2.0cm为大量。心包膜厚度>3mm诊断为心包膜增厚。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表现 1195例AIDS住院患者经超声心动图筛查共检出心包病变567例,心包病变总发病率为47.4%。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病变为心包腔积液及心包膜增厚。各年龄段心包疾病超声心动图表现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AIDS患者心包疾病超声心动图表现[n(%)]

2.2 声像图特征 ①567例AIDS患者均检出心包积液。其中大量心包积液39例,占6.9%(图1、2);中等量心包积液91例,占16.0%(图3、4);少量心包积液437例,占77.1%(图5)。其中510例(89.9%)透声差,心包腔无回声内可见细点状强回声漂移(图1);255例(44.9%)心包腔无回声内探及粗细不等的多条线状或条索样回声,随心脏收缩舒张而摆动(图1)。437例少量心包积液患者中398例(91.1%)为包裹性积液,表现为无回声分布不均匀,形成局限性无回声区域,内见絮状粘连带,甚至形成多房状、蜂窝状,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可在心包腔任何部位探及,以心包腔内右房室交界处探及无回声最多见,为346例(79.2%)(图5)。②心包膜增厚385例,占67.9%。声像图全部合并心包积液,118例(30.6%)表现为脏层或壁层心包膜回声不规则增强、毛糙、增厚,厚0.5~0.8cm(图1、3);267例(69.4%)脏层或壁层心包膜回声不规则增厚,形成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实质性强回声团附着于心包膜上(图2、4、5),其中226例(58.7%)附着于右房室交界处的脏层心包膜上(图4、5);35例(9.9%)形成慢性心包炎,心包膜可见高回声机化附着物或心包膜钙化。

2.3 实验室检查 567例经外周血、尿及骨髓涂片或培养 71例中、重度心包积液行超声引导穿刺抽吸液涂片或培养,34例(47.8%)穿刺液为脓性,30例(42.3%)为浆液纤维蛋白性渗液,7例(9.9%)为浆液性渗液。检出致病菌:典型的分枝杆菌311例(54.9%)(图6),真菌96例(16.9%),金黄色葡萄球菌28例(4.9%),链球菌17例(3.0%),卡氏肺囊虫、弓形虫感染11例(1.9%),混合感染158例(27.9%),未查出病原体104例(18.3%)。

2.4 临床合并症及转归 AIDS合并心包病变的临床症状常被全身症状所掩盖,本组仅215例(37.9%)出现临床症状。合并其他器官机会感染:396例(69.8%)肺、结核性胸膜炎及肺外结核感染,随着结核病灶反复发作或吸收;102例(17.9%)真菌感染;56例(9.9%)细菌、原虫感染。合并其他器官非霍奇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浸润13例(2.3%)。合并心脏其他损害141例(24.9%),如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变等。通过针对不同病原体给予不同疗程的抗感染治疗、化疗及心包穿刺术,并行2年定期超声随访,510例(89.9%)心包积液及心包膜增厚消失,但可反复发作,57例(10.1%)持续存在。

3 讨论

目前AIDS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问题,我国AIDS病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它可引起严重的机体免疫缺陷,导致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发生。心包是心血管系统中最易受HIV侵犯的部位[3]。本研究结果表明,HIV侵犯心包所引起的病变为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中青年发病率较高,而造成心包损害的主要原因是结核、真菌、细菌、原虫等引起的各种机会感染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肿瘤浸润,也可能与HIV直接侵犯自身免疫反应、长期消耗和营养不良、应激物质如儿茶酚胺刺激、艾滋病的药物治疗以及低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

图1 化脓性、细菌性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心包腔大量无回声,内透声极差,见漂浮光带,脏层心包膜增厚,毛糙。图2 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形成不规则强回声团附着于心包膜上。图3 中等量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图4 中等量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形成不规则强回声团附着于右房室沟处脏层心包膜上。图5 少量结核性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形成不规则强回声团附着于右房室沟处脏层心包膜上。图6 心包积液内查到的典型分枝杆菌。LV:左心室;LA:左心房;AO:主动脉;RV:右心室;PE:心包腔积液

本组567例中,AIDS患者心包发生机会感染或肿瘤浸润时,心包膜炎性与非炎性渗出液积聚于心包腔形成积液,呈脓性、浆液纤维蛋白性、浆液性渗液,以少量包裹性为主,无症状的发生率明显大于临床表现为心包炎或心包填塞者[4],发生部位以心包腔内右房室交界处多见,这与此处为心底隐窝、液体易聚集有关,此类病变以典型的分枝杆菌感染为主,临床上进行诊断性治疗疗效显著。

纤维素渗出是各种炎症的共同病变,随着纤维素的渗出多少、沉积方式、是否粘连、回声类型等而有所不同,可形成细丝状、条索状的回声漂浮于积液中,随心脏收缩、舒张摆动;可随同白细胞、少量内皮细胞构成渗出物附着于心包膜上形成心包膜不规则增厚,甚至形成实质性回声团附着于心包膜上,病程较长时还可形成更强的回声机化物或钙化,其中典型分枝杆菌感染形成心包膜增厚多见。少部分心包膜增厚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肿瘤细胞浸润生长有关,该类患者常合并其他器官浸润,化疗后心包膜恢复正常。

AIDS患者手术治疗及心包内取材困难,尤其是少量心包积液时,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而缺乏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的指征,故本组病例寻找特异性病原体较难,缺乏病理诊断支持。心包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声像,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及其他影像学检查。AIDS患者的菌血症常比较明显,血、尿、骨髓涂片或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临床上可以综合以上各种检查结果,及时进行诊断性治疗,减少了粘连的几率,改变了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本组患者通过内科不同疗程的抗结核、抗炎、化疗及心包穿刺术等治疗,510例(89.9%)达临床治愈。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心包疾病有很大的帮助,通常可明确诊断,确定心包积液的部位和粗估积液量,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对合并的心脏其他病变也可全面显示,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心包穿刺时,可准确定位并监测操作过程,提高穿刺成功率[5]。

AIDS患者心包病变由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病变引起,其中分枝杆菌中的结核感染是引起AIDS患者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超声表现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与HIV感染后引起T淋巴细胞功能减退、数量减少导致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或丧失,对结核杆菌的杀伤力减弱,致结核分枝杆菌大量繁殖有关[6]。结核病与AIDS相互影响,结核病加重了AIDS病毒感染者的病情,而AIDS的流行又促进了结核分枝杆菌的播散,形成恶性循环[7]。

综上所述,虽然至今尚无根治AIDS的方法,但其合并的机会感染,尤其是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是可治愈的。因此,积极治疗AIDS患者的并发症,可以提高其生存率。超声心动图能直观、准确地判断AIDS患者的心包病变,监测心包病变的发展、转归过程,为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资料[8],使AIDS合并心包病变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了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0-1995)》[2011-10-20].http://www.freebz.net/downpage.asp?id=148437.

[2]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5版.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 413-414.

[3]陈光辉, 刘玲玲, 王士雯.心血管疾病与艾滋病.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1, 3(2): 126-128.

[4]李宏军, 史大鹏.艾滋病影像鉴别图谱.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64.

[5]刘延玲, 熊鉴然.临床超声心动图学.2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890.

[6]井庆红, 王丽萍, 邓宇鲲, 等.艾滋病患者不同脏器病变的超声表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 12(6): 392.

[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 29.

[8]Brunetti E, Brigada R, Poletti F, et al.The current role of abdominal ultrasound i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IDS.Ultraschall Med, 2006, 27(1): 20-33.

猜你喜欢

心包包膜心动图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