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2012-12-0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2期
关键词:尿素氮尿蛋白肌酐

孙 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五疗区,长春130021)

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病,患者往往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不同程度的身体水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1-2]。护理干预措施的选择关系到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 (45.4±13.6)岁,血浆白蛋白20~31g,平均血浆白蛋白 (26.0±4.2)g,24h尿蛋白定量3.8~13.9g,平均尿蛋白定量 (6.4±3.6)g,病程1.5~5.5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均参照《肾脏病学》中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临床分度:轻度15例,中度16例,重度17例。

1.2 方法 采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常规护理,主要帮助患者发病期间卧床休息,减少能量代谢,促进肾脏血液供应,利于疾病康复。加强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疏导,注意对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实施,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饮食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肌酐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肾病综合征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肌酐情况 (如表1)。

表1 2组肾病综合征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肌酐情况

表1 2组肾病综合征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肌酐情况

?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其病情不断反复,易迁延,使临床治疗过程显得十分漫长,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3]。①肾病综合征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有效的、预见性的心理疏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治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②护理人员要保持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控制探视频率,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注意病房内保持干燥、清新,通过紫外线进行消毒,尽可能减少有创性的操作,注意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护理人员通过气垫床辅助患者定时翻身,对局部红肿部位进行按摩和擦拭,减少患者和其他患者的基础,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如一侧肢体肿胀,浅表静脉曲张、皮肤僵硬及色素沉着等,患者出现腰痛、肾绞痛、血尿、胸痛、中毒低氧血症等,一般可考虑为血栓栓塞,通过触摸患者肢体相关动脉搏动,将疼痛部位记录下来。③患者尽可能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但是为了减少肢体血栓形成还要帮助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④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疾病的消耗,营养严重不良,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治疗进程。患者要多使用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⑤肾病综合征患者出院后要遵医嘱服药,特别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激素减量要慢,特别是尿蛋白定量波动明显时激素更应该缓慢减药。定期复查电解质、肾功能变化。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陈国玲,杨凤蕊,徐珩,等.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肾病综合征并发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591-1592.

[2]李锡文,马周旺,唐丽芳.肾病综合征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418-419.

[3]梁超凤,梁珊.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1(6):874-875.

猜你喜欢

尿素氮尿蛋白肌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