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修辞对比及其文化分析*

2012-12-02陈麦池

外语与翻译 2012年1期
关键词:汉英习语比喻

周 娜,张 君,陈麦池

(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

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修辞对比及其文化分析*

周 娜,张 君,陈麦池

(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在比喻、对照等修辞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其修辞异同进行文化分析,对汉英民族思维与文化的异同将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汉语成语;英语习语;修辞比较;文化分析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修辞与文化不可分割。这是关注语言的历史传承性、社会态势及变迁和文化阐释力等问题的文化语言学[1]的重要命题,在这一领域中,语音与文化、词汇与文化、语法与文化的结合研究,似乎比不上修辞与文化的结合研究,可谓是修辞学研究的新颖视角、交叉研究和拓展领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2],有价值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成语以其形象、准确、鲜明、生动的表现力,成为最简洁、最精炼的一种语言形式。尤其成语修辞方式的使用,使其成为结构固定凝练、修辞效果强烈、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了形象、准确、鲜明和生动等特点,而其结构、寓意和用法又因具体文化环境的制约而不同。

为了弄清所要比较语言中成语单位的共性和区别,有必要采用对比成语学中从内容到形式、再从形式到内容的对比方法,不仅可展示每个被比较语言中成语的特点,而且可了解语言间的共性和每种语言所固有的特征[3],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不同的修辞方式,可更好地了解两者语言文化的内在本质差异,这对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4]。

一、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修辞对比

修辞是追求语言交际有效性的行为。狭义而言,修辞是对各种同义手段即语言变体的选择[5],从广义角度分析,修辞讲究如何使用语言及其他文化符号交流,考察一切文化现象[6]。

修辞方式又称修辞格,是为了提高修辞行为的效果而运用的组织语言材料的策略性方法,成语不仅具有表意功能,而且使用修辞格具有了丰富的修辞色彩。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中,成语根据表达和修辞的需要进行再思维、再联想,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创新结构并赋予其更为准确丰富的内涵,使成语的修辞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7],同时,为分析汉语成语和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确凿的语料佐证和生动的案例素材。

(一)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总体修辞比较

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和审美取向,汉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制约于相应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价值标准,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在修辞使用上差异明显。

(二)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押韵修辞分析

为了提高口语的表达效果,汉英两种语言都创造了适于口语表达的押韵修辞方法(Rhyme),其功能在于能够产生一定的语言效果,听起来比较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印象也十分深刻。

但在韵步、音步、节拍等音节排列的对称性等方面,汉语成语采用单双重叠式、双音节式和四元并列式等押韵形式,而英语习语却注重头韵、尾韵和元音叠韵等特点。

(三)英语习语中的委婉修辞(Euphemism)

委婉是有标志性的常规语言的变异,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吉利话,委婉修辞在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若即若离的效应,力图用隐语、比喻、借代和缩略来掩饰生活中那些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厌恶和令人恐惧的事情,它是社会语言学的一种语言现象,带有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

委婉语所映射社会心理因素的特征,委婉修辞是社会文化和语言交际心理的全息胚。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委婉修辞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间接的言语行为,是技巧性含意运用的一种方式,它负载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目的在于表达说话人的意向含义。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使用委婉修辞,且由于认知结构的相似性,表达也存在着一些相似性。但汉语委婉一般不认定为成语,而大部分英语委婉却是习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英语习语的委婉修辞分析过程中从侧面理解英汉文化的异同。

在社会交际中,委婉语多用于政治生活、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敏感问题等方面。比如政治方面的industrial action(工业行动),industrial dispute(工业纠纷)和work stoppage(工作停滞)表示罢工;社会问题方面,call girl(应召女郎),B-girl(吧女)和sex worker(性工作者)指称(妓女);日常生活方面,bad time(倒霉日子),monthly blues(每月抑郁症),red devil(红鬼)和Bloody Mary(血红玛丽)等近百种关于女性例假的委婉习语。

以死的委婉为例,英语可用die和death与之相对应,除了 go(去了)、sleeping(正寝,长眠,永眠)、end(寿终)、expire(天年已高)和depart(离开我们了)等词汇外,英语习语用pass away(走),breathe one’s last(停止了呼吸,断气),to be with God和go to a better world(去西方太平极乐世界)等表达,就go to a better world这一习语,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自然使用极乐世界的隐喻,而在中国受道教和佛教影响较深,故而使用诸如仙逝、登仙、圆寂和转世等说法。

二、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修辞文化分析

成语修辞在内容上,也选择了汉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和精彩语句,无论使用哪一种修辞手法,都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从词语锤炼到音节调整,到辞格运用,其实质都是文化的选择。

从功能方面分析,成语具有概念、人际、语篇、文化、隐喻、认知和语用等功能[8],又具备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同时,通过对汉英成语差异的分析,提升外语学习兴趣和跨文化意识[9],所以从文化共时角度考察成语的意象表征,有利于深化成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进一步了解成语运作的认知机制,从而加深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有助于更准确更恰当地使用成语,更充分发挥语言的表义作用,提高语言的交际效果[10]。

(一)成语比喻修辞的文化差异

成语借助某一具体形象来表达意义,以形象来比喻某个意义,这类成语在于揭示事物的特征,使所表达话语形象、简练、贴切、具体、生动和含蓄,加强语言感染力,启发丰富联想。由于各个民族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汉英语中的隐喻成语也各有特色,汉英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在习语中同一喻体形象所载的语义不可能完全相同。

比如杀鸡取卵,与之相对,To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是杀“鹅”取卵,再如力大如牛对as strong as a horse、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对as fast or as rapid as a hare、像热锅里的蚂蚁对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噤若寒蝉对as mute as a fish、雨后春笋对spring up like a mushroom、疾风知劲草对A good pilot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is fair、守口如瓶对as dumb as an oyster;as silent as the grave;as close as wax等等。

(1)与社会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隐喻成语。语言根基于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因而各种语言便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的色彩,比喻的产生也会受到气候季节、地理位置、自然产物的影响,镀上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的印记。正因为如此,英语语言中有着众多的以水产、船只和航海比喻的成语,如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neither fish nor fowl(不伦不类)、cry stinking fish(暴露自己的缺点,拆自己的台)、to have other fish to cry(另有所图)、to drink like a fish(牛饮)、a case of crabs(失败)have an oar in everyman’s boat(多管闲事)等,汉语未雨绸缪是说未下雨之前翻透桑田土地,修好门窗,比喻平时作好准备,而英语则用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修帆趁天晴)。

(2)表现出鲜明民族特色的明喻成语。汉语“一贫如洗”在英语中却用 as poor as a church-mouse,as poor as Job’s turkey,类似成语还有:wet as a drowned rat(落汤鸡)、slippery as an eel(滑得像泥鳅)、stubborn as a mule(犟得像头骡)、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和as dark as pitch(一片漆黑)等。

不同的民族对一些动植物属性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故而对一些动植物名称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并出现了许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隐喻现象,体现出传统民族文化思想和浓厚感情色彩的差异。

龙是力量的象征和权威的化身,汉语成语中有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争虎斗、生龙活虎、叶公好龙和画龙点晴等;但dragon在西方人眼里是一种怪物,并与邪恶联系在一起,如the old dragon意为魔王。虎在汉语中常用来比喻勇猛威武,如虎虎有生气、九牛二虎之力、生龙活虎和虎背熊腰等,而英语则以lion象征着权力和勇猛,勇武大胆的英王查理一世被喻为lion hearted(狮心),也有险地的喻意,如place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于险地),lion in the way(危险的障碍),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相当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

汉语里有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贬义成语,而英语中对此却褒多贬少,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和dog-like devotion(像狗一样忠实);汉语中某些植物词喻意深刻,有着英语无法比拟的独特的感情色彩,汉语中柳与留谐音,象征情意绵绵,永不相忘,所以柳成为离别的象征,杨柳还可喻风尘女子、如水性杨花、花街柳巷和寻花问柳等。

(3)带有宗教文化色彩的隐喻成语。英、汉两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英语中出现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与之相应的是在我国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英语习语引喻了只有西方人才熟悉的《圣经》中的人物,例如as patient as Job;as poor as Lazarus;as rich as Croesus;as old as Methuselah;as proud as Lucifer;as rich as a Jew,as wise as Solomon,as pleased as Pumch等等。汉语则有不少借用庙宇、和尚、佛等作比喻的成语,如粥少僧多、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临时抱佛脚和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等。

对照出自宗教经典、历史典故或童话寓言的汉语成语与英语习语,两种语言中中也有容易理解的殊途同归的语言文化现象,例如,sow the wind and reap the whirlwind(恶有恶报),此处英汉语同指一个道理,因为佛教教义中将因善恶业而感到的苦乐果报叫做业报,善业有善报,恶业有恶报,干坏事必遭加倍报应;blow one’s own trumpet/horn(吹牛皮),佛源成语天花乱坠;Jonah’s gourd(约拿的蓖麻,喻朝生暮死的事物),佛经有昙花一现;to 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与败走麦城。

而习语的语义和结构是相互联系的完整一体,结构的不同,关系到语义的差异。习语用来作比的形象——喻体,深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研究习语的意义要考虑到喻体的文化意义及其形象转化的原则。因此,在翻译时采用英汉习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段既要保证符合民族的文化特点,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又要兼顾到译文的美化,使它符合某些习语的修辞形式,成为更易理解和传播的东西,但译者也不可勉强为之,以免以词害意,以内容迁就形式[11],需要反复推敲,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在保证忠实于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原习语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使译文更加形象生动。

(二)成语比喻修辞的文化类似

强调语言的民族文化差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各民族共同文化的存在,在汉英成语中比喻的文化共性[12],如To burn one’s boats/bridges(自断后路),该成语很多世纪以来存在于几十种民族的语言中,成为一个流传广泛的国际性的成语,除英语外,法语、德语、俄语中都有类似的表达法,在汉语中也有与之形义巧合的成语:破釜沉舟。

再如(as)thin as a stick和骨瘦如柴、(as)light as a feather和轻如鸿毛、in the same boat和同舟共济、(as)bitter as gall和苦如胆汁、(as)cunning as a fox和像狐狸一样狡猾、hang by a hair千钧一发和 The Sword of Damocies、add fuel to the flames和火上浇油、know like the palm of one’s hand和了如指掌、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和水滴石穿等。spend money like water和花钱如流水,但汉语也有挥金如土,(as)steady as a rock和坚如磐石,但英语也有as lean as a rake。

另外,英语中有crocodile tears(鳄鱼眼泪)、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等,汉语也有一些与之相应的成语,如猫哭老鼠假慈悲、趁火打劫和口蜜腹心、貌善心恶等,但英文直译也已进入汉语中。

根据其喻体和文化内涵,出现喻体相同,文化内涵相同(如lose face与丢面子;burn the midnight oil与开夜车等)、喻体相同,文化内涵不同(如pull somebody’s leg(开玩笑,愚弄人)和汉语的拉后腿却是大相径庭)、喻体、文化内涵相似(如add fuel to the flames与火上加油;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与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等),以及喻体不同,文化内涵相同(如a rat in a hole与瓮中之鳖;like a cat on hot bricks与热锅蚂蚁;tread upon eggs与如履薄冰等)。

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英汉两种语言中不乏借用现象,汉语一些成语借自英语或其它西方语言,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虽然汉语中已有一箭双雕与一举两得两个与之在意义上基本相对应的成语,但一石二鸟仍被中国人使用,诸如橄榄枝(olive branch)、潘多拉盒子(Pandora’s box)、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斯芬克司之谜(Sphinx’s riddle)、酸葡萄(sour grapes)、火中取栗(to pull one’s chest nuts out of the fire)、鸵鸟战术(to hide one’s head in the sand)、丑小鸭(ugly duckling)、诺亚方舟(Noah’s Ark)、替罪羊(scapegoat)、黑马(Dark horse)、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捷足先登,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等等。

(三)成语对照修辞的文化分析

英汉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而两者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直接体现在其寓言形式的各自独特风格上。语言结构的特点是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顺序的特点相一致的,习语的结构特点反映了民族文化在差异,折射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13]。

这是汉英对照成语次序颠倒的顺序差异,其它对照成语修辞文化如数字差异的at sixes sevens(乱七八糟),in two twos(一转眼),on second thoughts(再三考虑),Once bitten,twice shy.(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等;顺序雷同的A near neighbor is better than a distant cousin.(远亲不如近邻)和eye for eye and tooth for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都反映出两种文化的异同点。

表1 成语对照修辞顺序差异

三、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汉英成语不同的修辞方式,可更好地了解两者语言文化的内在本质差异,这对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学习研究语言修辞,了解熟悉习语和俚语面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有关语言的文化背景、文化信息和文化动态等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张炎荪,于广元.修辞与文化研究新趋势论析[J].学海,2001,(6):169-133.

[3]田君.论成语对比分析的方法和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49-51.

[4]黄庆斌.浅谈修辞手法在英汉习语中的差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3):60 -61.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赵冬生.英语成语的修辞资源和语用创新功能[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6):121 -122.

[8]张镇华,等.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9]陈麦池,张君.论习语的跨文化差异及其传播[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79 -80.

[10]蒋澄生,梁锦祥.试论成语中的意象表征[J].外语学刊,2007,(4):52-54.

[11]贾素芹,梁华.英语习语的修辞特点及英汉互译过程中修辞法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99 -100.

[12]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3]彭庆华.英语习语研究:语用学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012-03-02

周娜(1981-),女,山东临沂人,教师,硕士。

猜你喜欢

汉英习语比喻
比喻
买椟dú还珠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