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犬恩氟烷吸入麻醉的模型建立及麻醉监测

2012-11-23孙荣钊刘焕奇

中国兽医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肌松麻醉药氟烷

孙荣钊,刘焕奇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青岛266109)

吸入麻醉是通过调节吸入麻醉药物气体的浓度,快速升高或降低肺泡气体与麻醉药之间的浓度比例,通过调节由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的麻醉药量迅速控制麻醉深度。吸入麻醉效果确实,麻醉及苏醒迅速平稳,在全身麻醉中占据重要地位。吸入麻醉药效果的评价应用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来表示。临床麻醉所需深度是95%的人或动物不出现体动时的肺泡气麻醉药浓度,相当于1.3MAC[1]。

Terrell于20世纪60年代成功合成了恩氟烷和异氟醚[2]。恩氟烷和异氟醚药物性质稳定,不刺激气道及增加分泌物,肌松良好,诱导及苏醒快,麻醉效果好,不引起恶心呕吐,至今被广泛普及和应用。

我国动物麻醉的发展虽然有悠久历史,但是吸入麻醉发展滞后。万宝王番[3]、潘庆山[4]等以恩氟烷对牛和犬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试验,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试验就是探讨异丙酚诱导下恩氟烷对犬的吸入麻醉程序,为宠物临床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青岛动物防疫中心健康宠物狗4只。体重3.7~5.2kg,临床检查健康。饲喂商品粮,自由饮水,在同一条件下饲养3周后进行试验。

1.2 试验器材及药品 M-201B型吸入麻醉机,多功能循环呼吸监护仪,医用氧气,气管插管,阿托品,异丙酚,恩氟烷。

1.3 试验方法

1.3.1 犬恩氟烷吸入麻醉模型建立 犬麻醉前禁食12h,自由饮水。试验时将犬放置在手术台上俯卧保定,连接导线部位剪毛消毒后,正确接连生理监护仪器。待其安静后,分别监测体温(T)、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和各种生理反射。

麻前10min,皮下注射0.04mg/kg体重硫酸阿托品,采用异丙酚2mg/kg体重静脉推注进行诱导麻醉,以配合气管内插管。诱导麻醉5min后,观察犬舌脱出时,将犬头前伸,舌拉出,待犬吸气时进行气管内插管。可连通呼吸监护仪,观察CO2分压变化及CO2波形图以确定导管是否插入气管内。

插管后调节流量开关,以1%~2%浓度的恩氟烷使动物逐渐进入麻醉状态,1.6%恩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每间隔15min监测记录上述指标,记录数据时间为120min。当麻醉到达预定时间,关闭吸入麻醉药,给予纯氧吸入,氧流量V(L/min)=动物每分钟需氧量(200mL/min·mg)×动物体重。5 min后关闭氧源,待动物恢复会厌反射后拔除气管插管。

1.3.2 麻醉监测方法 在麻醉前、麻醉后5、15、30、45、60、75、90、105、120min到苏醒监测以下项目。

1.3.2.1 常规监测[5-6]在麻醉前后各时相分别监测眼睑与角膜反射、瞳孔变化、舌脱出状态和肛门与尾力反射情况。

1.3.2.2 麻醉效果监测[5-6]痛觉的监测:针刺身体各部皮肤,钳夹口唇、耳、爪、鼻、尾五部位判定镇痛效果。判断标准:痛觉消失“-”,迟钝“+”,痛觉明显 “+ +”,痛觉同用药前 “+ + +”。

肌松监测:观察腹壁肌、咬肌、舌肌、尾力情况。判断标准:提捏腹壁肌肉无收缩,牵拉舌、尾无阻力“-”,略有阻力 “+”,阻力明显 “+ +”;触压腹壁则收缩成条梭状、舌缩回,自由摆尾 “+ + + ”。对以上判定结果评分:“-”计3分,“+”计2分,“++”计1分,“+ + +”计0分。

镇静效果:呼唤、敲打保定台面,观察麻醉中犬的反应:对声音刺激无反应计10分;耳动计8分;睁眼、耳动计6分;耳动、睁眼、肢体抽动计4分;抬头挣扎计2分。

1.3.2.3 呼吸循环系统的监测 应用多功能循环呼吸监护仪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指标:心率(HR)、血氧化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CO2浓度(EtCO2)、潮气量(TV)、每分通气量(MV)。

1.4 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初步处理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表示。

2 试验结果

2.1 犬麻醉过程临床体征的变化

2.1.1 诱导麻醉期 异丙酚2mg/kg体重肌肉注射进行麻醉后,初期表现为精神抑制,低头耷耳,站立不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瞳孔缩小;完全进入麻醉状态后,卧地不起,舌脱出,流涎增多,瞳孔缩小,基本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次数减少。

2.1.2 吸入麻醉期 以1%~2%浓度的恩氟烷使动物逐渐进入麻醉状态,随着麻醉的加深,犬逐渐感觉迟钝,呼吸、循环无明显改变。当恩氟烷浓度为1.6%时,进入外科麻醉手术最佳时期,呼吸、心率平稳,镇静、镇痛效果明显,血压下降,骨骼肌松弛,瞳孔散大。

2.2 常规监测 麻醉前检查犬的各项反射(包括角膜、眼睑、瞳孔等),随恩氟烷吸入浓度、时间的变化,其反射结果如下。

2.2.1 角膜、眼睑反射 4条犬在监测呼出气体中恩氟烷浓度由0上升至1.5%~1.6%的过程中都存在反射,但恩氟烷浓度维持1.6%超过8min,或较短时间内(如3min)维持在较高水平(如2.5%),可见角膜反射由迟钝趋于消失。恩氟烷浓度约达到1.6%时,眼睑反射消失。停止吸入恩氟烷后,恩氟烷浓度降至约0.2%时,眼睑反射恢复正常。

2.2.2 瞳孔变化 吸入恩氟烷5min后,瞳孔散大但不显著,到苏醒期恢复正常。

2.2.3 舌状态 麻醉5min后舌脱出;至停吸恩氟烷10min后开始逐渐恢复,并伴有吞咽、咀嚼动作。

2.2.4 肛门、尾力 吸入恩氟烷5min后,肛门反射、尾力消失,至停吸恩氟烷15min后开始恢复。博美犬在停吸10min时即恢复。

2.3 一般临床表现及诱导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 见表1。

表1 诱导时间、麻醉维持及复苏时间(n=4)

2.4 镇静镇痛肌松监测 见表2。

表2 麻醉效果监测结果(n=4)

试验结果表明,镇静效果、镇痛效果及肌松效果在45min与120min监测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

2.5 呼吸系统监测结果 见表3。

表3 恩氟烷吸入麻醉对犬呼吸系统的影响(n=4)

试验结果表明:呼吸频率,0min与30min监测差异显著(P<0.05);呼气末CO2和通气量60 min与120min监测差异显著(P<0.05);潮气量,30min与60min监测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

2.6 循环系统监测结果

表4 恩氟烷吸入麻醉对犬循环系统的影响(n=4)

试验结果表明,心率在0min与45min监测差异显著(P<0.05);血氧饱和度在0min与30min监测差异显著(P<0.05);体温在0min与120min监测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恩氟烷麻醉深度的判定及麻醉作用 吸入麻醉能较好地通过控制麻醉剂量来控制麻醉深度,大多数吸入麻醉剂都可被迅速的吸收和消除,其他麻醉剂不可比拟[7]本试验通过对小型宠物犬恩氟烷吸入麻醉,发现在恩氟烷浓度在1.6%(0.7MAC)时,基本反射(角膜、眼睑、肛门、尾力)均消失,舌脱出口腔,瞳孔轻徽散大,麻醉效果确实,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均衡,对机体各项生理指标影响极小,为宠物犬临床常规治疗和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恩氟烷浓度维持在1.6%超过8min,或在较短时间(3 min)维持较高水平,角膜反射由迟钝趋于消失。此后,恩氟烷麻醉浓度维持在1.2%~1.5%,角膜反射未恢复正常。

3.2 恩氟烷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呼吸功能是重要的生命功能之一,受麻醉技术与麻醉药品的影响,这使有效的通气监测成为麻醉监测中最基本的项目[8]。试验证明,恩氟烷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极少增加气道分泌物,只是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氟烷、异氟醚相比,恩氟烷对犬的呼吸麻醉指数为1.82,氟烷为2.50,异氟醚为3.16,三者以恩氟烷对呼吸的抑制最明显[9]。恩氟烷直接松弛气道平滑肌,对气管有明显扩张作用,也是肺血管扩张剂。吸入麻醉药腹腔注射也可产生有效的肌松作用[10]。

3.3 恩氟烷对生理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 恩氟烷在对犬的整个麻醉过程中,机体正常生理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导致了各种生理指标的改变。生理功能的改变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在本试验中,大多数犬随着麻醉的加深,呼吸和心率开始下降。体温也受到一定影响,整个麻醉过程中体温基本呈现缓慢持续下降趋势,从注入麻醉药到清醒下降低于1℃,整个过程中体温都在37℃以上,没有出现低体温现象;而且体温从38.8℃±0.5℃降至37.5℃±0.8℃,均在生理耐受范围之内,说明机体的基础代谢有所下降,从而减少了机体对氧气的消耗,这种体温的适度降低反而对机体有利无害。

4 结论

4.1 对于宠物犬,恩氟烷浓度为1.6%,即0.7 MAC时,麻醉效果最佳。同时麻醉监测证明安氟醚诱导迅速、苏醒快、麻醉安全范围大,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剂量和理论依据。建立起小型观赏犬吸入麻醉的试验模型。

4.2 使用无创性呼吸、循环监护仪,监测恩氟烷吸入麻醉对犬生理功能的影响,减少麻醉和手术并发症,为开展犬的重大手术和普及吸入麻醉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1]刘俊杰.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54.

[2]林治瑾.临床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8.

[3]万宝潘.牛氟烷吸入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1995,21(7):l9-20.

[4]潘庆山.犬氟烷开放式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J].中国兽医杂志,1997,23(l):55-56.

[5]刘焕奇,曲志娜,邹明,等.野猪YFM复方麻醉剂麻醉效果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5):405-408.

[6]刘焕奇.复方赛啦唑麻醉制剂对山羊麻醉效果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8):28-31.

[7]李睿义 .“舒泰”和恩氟烷共同麻醉在犬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养殖技术顾问,2011(7):240-242.

[8]Stevt C,Haskins S V M..Monitoring and support.Veterins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Small Animal Practice.1992,22(2):425-443.

[9]侯瑞萍,刘焕奇,吕占军,等.恩氟烷低流量吸入麻醉对犬呼吸系统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2):172-175.

[10]陈小娇,石丹萍 ,申璐,等.腹腔注射七氟烷、恩氟烷对小鼠肌松作用的观察[J].世界临床药物,2010,5(31):280-282.

猜你喜欢

肌松麻醉药氟烷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老年脊椎手术患者术中不同肌松程度对手术条件及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