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易一名而含三义”的根源性管理智慧——对中国化管理的哲学思考

2012-11-22高擎阳

电影评介 2012年5期
关键词:系辞变易乾坤

《易经》之“易”可包含三层含义,即简易,变易与不易。其说法首先出自《周易乾凿度》,文云:“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德苞籥。”[1]而这一说法却是对《易•系辞》中的“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2],“非天下之至变,孰能与此” [3],“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4]等等理论诠释而来。

根据郑玄的注解:“管,统也。德者,得也。道者,理也。钥者,要也。言易道统此三事,故能成天下之道德,故云包道之要籥也。”[5]意思说,《易经》的易一名而含三义是天下的根本道理,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凡此都遵纪一元之道而周流不止,那么自然也可以看作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核心。

首先是“简易”一义。《周易乾凿度》文云:“易者,以言其德也。通情无门,藏神无内。光明四通,俲易立节,大地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八卦错序,律历调列,五纬顺轨,四时和栗孽结,四渎通情,优游信洁;根著浮流,气更相实,虚无感动,清净炤明,移物致耀,至诚专密,不烦不挠,淡泊不失,此其易也。”[6]通常把易简一义解释为易之道简易而容易把握,实际上其本身具有更深刻的哲学含义。“易者,以言其德也”,所谓的德即是寂然无为之本性,此是就易道之本体上而言的。孔颖达疏中直截指出:“上‘干以易知,坤以简能’论乾坤之体性也。‘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者, 此论乾坤既有此性,人则易可仿效也。”[7]孔颖达在此把“易则易知”前后两“易” 字区别开来,并深刻地指出,乾坤与易简是“乾坤其体”,“易简其性”的关系。即“易简”是易的一种本质属性。

结合具体的管理来讲,简易也必然是管理应该具有的本质属性。简单管理已经成为未来管理发展的方向。面对迅速发展的管理科学及纷杂的各种管理学派,管理学知识不断曾长,如何将管理变成简单且便于操作,将管理过程变成简明便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理解和运作的过程,相应的就提出了简单管理的概念。这也是对“大道至简”的很好的诠释。简单管理要求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准确找到并把握事物的规律,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一个个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然后高效地加以解决。力求使复杂管理变得简约、集约和高效,倡导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其次是“变易”一义。《周易乾凿度》文云:“变易也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变节相和,能消者息,必专者败;君臣不变,不能成朝,纣行酷虐,天地反,文王下吕,九尾见。夫妇不变,不能成家。坦己擅宠,殷以之破,大任顺季,享国七百,此其易也。”[8]变易由易简一义开出,指的是阴阳二气的变化。变化就是变易,此是对现象世界的准确把握。在易的三层含义中,这一层是最重要的。在形式上,其表现为《易经》中卦爻象数结构的反复变化。而实际上有更丰富的内涵在里面:

第一,变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周易》观察宇宙、自然及人事命运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 事物自身的发展总是包含着矛盾的对立面, 每一个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 相反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周易》把对立的两方面命名为阴阳, 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根植于阴阳之理中, 或引申为刚柔。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是对立面的统一互补、和谐相处、互相融合。第二,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事物的转变也需要条件,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注重条件,把握时机是十分重要的。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主观努力, 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转变的条件结果涉及人为的努力。第三,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都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对问题的处理不能主观臆断, 生搬硬套, 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结合具体的管理来讲,即是管理的过程论。管理的操作程序是异常复杂的,充满着很多变数,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具体管理的规律。

再次是“不易”之义。《周易乾凿度》文云:“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9]不易指的是“位”,亦即一种恒常之结构。郑玄引《系辞》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10]并评论道:“此言张设布列,不易者也。”可见这种恒常之结构即一种固定的宇宙系统结构,后人更将其诠释成一种道德价值的恒常性,此后者更加重要。不易是从“变易”而说的,世界万物虽然变动不居,但是有动有静,固定的宇宙系统结构是不变的,此中有固定的规律可因循。此即《易经》的整体论,如果就管理来讲,即管理的决策理论,要求决策者把握根本的管理规律。只有从纷繁的变易中找出那几条不易的规律和原则,才能事半功倍。

“不易”与“变易”一体两面, 密不可分,“易简”则是宇宙本体的性质。此三者如果贯彻到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则表现出一种应时而变而又不失秩序的和合管理学。

成中英所提出的C理论,正是从《易经》三义的根源性智慧而开出的元管理的思维模式。[11]所谓的元管理之“元”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元”指对历史的一种根源性追溯。在历史中,我们学习经验,积累经验。在实践上表现为手脑的操作,资源或者资本的积累。这可以看做是“元”的具体的展开,即历史的开拓,在此中可以加入管理的系统论。第二,“元”指当下存在,是一种存在论的对本体的探求,此是心与道层面的对个人品德的提高。因此,元管理的核心思想强调两点,即道德的修养和知识的学习的有机结合。基于工具与理性二本质要素的现代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重新思考《易经》的根源性管理智慧,对管理本土化的探索不无裨益。

对中国化管理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对“易一名而含三义”的根源性管理智慧的思考实际上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在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背景下,对管理进行重新思考即意味着处理文化全球化与民族自我认同的问题。保罗利科认为:“技术革命是累积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技术革命冲破文化的隔阂。”[12]现代管理背后既然是技术的逻辑,现代管理也必然突破文化的隔阂与具体国界的限制而走向世界。因此,当现代管理走向世界的时候,每个文化传统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两个问题:发展与保存传统文化。《易经》乃经中之王,毋庸置疑的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根本,因此,发掘发扬中国的管理思想就要从《易经》的根源性智慧开始。

注释

[1]林忠军:《易纬导读》,77页,齐鲁书社,2002年11月版

[2][3][4]《周易•系辞上》,阮元校刻本

[5][6]林忠军:《易纬导读》,77页,齐鲁书社,2002年11月版

[7]王弼等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系辞上》卷七/阮元校刻本

[8][9]林忠军:《易纬导读》,78页,齐鲁书社,2002年11月版

[10]《周易•系辞上》,阮元校刻本

[11]关于C理论的具体介绍,详细可参见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2]保罗•利科:<世界文明和民族文化>,见《历史与真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版

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4月

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2年11月版

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版

猜你喜欢

系辞变易乾坤
壁上乾坤
乾坤令、岁朝清供
马王堆《易传·系辞》篇的形成与抄写
周敦颐《太极图说》哲学思想研究
“人品诉诸”在《系辞》中的应用研究
碗莲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变换思路难变易
读点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