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阻燃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二甲氧基磷酰胺的合成及其在真丝织物中的应用

2012-11-21杨玉梅关晋平陈国强

合成化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丝织物三乙胺氧指数

杨玉梅, 关晋平, 陈国强

(1. 苏州大学 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123;2. 苏州大学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真丝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其化学组成与人体的皮肤很相似,故有“人造皮肤”之称[1],不仅有良好的吸湿性,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还具有抗紫外线和保健的作用[2],被大量用于服装和家居装饰。真丝织物氧指数在23%左右,属不易燃纤维[3],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还是不能满足阻燃的要求,有必要对其进行阻燃整理。

磷系阻燃剂是阻燃剂中的重要一类,大都具有低烟、无毒、无卤等优点,而氮系阻燃剂单独使用时阻燃性能不好,多与其它阻燃剂复配使用[4]。磷氮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与单用磷相比,有氮时可以促进纤维的炭化,阻止燃烧[5]。开发磷氮型阻燃剂是阻燃研究领域中重要任务。

本文以三氯氧磷、乙醇胺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无水乙醚和二氯甲烷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溶性磷氮纺织品阻燃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二甲氧基磷酰胺(1, Scheme 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31P NMR及IR表征。将1常规接枝整理到真丝织物上制得1-s;极限氧指数和炭长测定结果表明,1-s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Scheme1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UNITYINOVA型超导核磁共振仪(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NICOLET 57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KBr压片);LCK-09型氧指数测定仪;LYF-26型垂直法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

11206脱胶真丝电力纺(s, 43 g·m-2),苏州华思集团;甲基丙烯酰氯,Aldich-sigma;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化学纯或分析纯。

1.2 合成

(1) 氯磷酸二甲酯(2)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三氯氧磷15.33 g(100 mmol)和无水乙醚100 g,搅拌均匀;氮气保护下于0 ℃~5 ℃缓慢滴加混合液[无水甲醇6.4 g(100 mmol)+无水三乙胺20.2 g(200 mmol), 滴速(3~5) s/滴],滴毕,于0 ℃~5 ℃反应5 h~6 h。抽滤,滤液旋蒸除溶得无色或淡黄色液体2。1H NMRδ: 3.67(s, 6H, OCH3);13C NMRδ: 55.58(OCH3);31P NMRδ: 8.51(P-O); IRν: 3 432(C-H), 1 297(P=O), 1 453(C-H), 1 186(P=O), 1 045(P-O-C), 836(P-O), 555(P-Cl) cm-1。

(2) 1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单乙醇胺14.64 g(120 mmol),三乙胺10.1 g(100 mmol)和二氯甲烷100 g,搅拌均匀;氮气保护下于0 ℃~5 ℃缓慢滴加2 7.32 g(100 mmol),滴毕,于室温反应2 h。抽滤,滤液倒入三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于0 ℃加入无水三乙胺10.1 g(100 mmol);缓慢滴加甲基丙烯酰氯11.49 g(110 mmol)的二氯甲烷(100 mL)溶液,滴毕,于室温反应过夜。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涤液,旋转除掉低沸点物质后,减压蒸馏得淡黄色黏稠液体1;1H NMRδ: 6.08(s, 1H, =CH), 5.54(s, 1H, =CH), 4.14(s, 2H, CH2), 3.67(s, 3H, OCH3), 3.06(s, 2H, CH2N), 1.88(s, 3H, CH3), 1.28(s, 1H, NH);31P NMRδ: 11.54(P-O);13C NMRδ: 166.66(C=O), 135.55(H2C=C), 125.35(=CH2), 64.34(CH2), 52.43(OCH3), 39.62(CH2N), 17.66(CH3); IRv: 3 392(N-H), 2 952(C-H in CH3), 1 716(C=O), 1 637(C=C), 1 460(C-H), 1 251, 1 172(P=O), 1 039(P-O-C), 836(P-O) cm-1。

1.3 1-s的制备

取一定的s,按w(m1/ms×100%)=30%加入1,加入一定量的引发剂KPS和蒸馏水,搅拌下用氨水调至pH 3.5。密封反应体系,置恒温振荡水浴锅中,以2 ℃·min-1速度升温至90 ℃,保温60 min。取出皂洗(浴比1 ∶50,皂片2 g·L-1,于60 ℃洗涤10 min),水洗,晾干制得1-s30。

用类似的方法制得1-sw(表1)。

2 结果与讨论

1-sw的阻燃性能见表1。由表1可见,接枝率随着w的增加而增大,当w为50%,真丝织物的接枝率为8.43%,其氧指数达到29.338%,已超过了26%,能够达到难燃等级,遇火会燃烧炭化,离开火源后自熄。而且此时的炭长为66 mm,远小于178 mm,认为可以通过垂直燃烧测试[6,7]。对于1,加入比较少的量就能取得比较好的阻燃效果,随着w的增加,接枝聚合中均聚物也会随之增多,影响到接枝效率,所以w选择50%~100%较为合适。

表1 1-s的阻燃性能*Table 1 Flammability of 1-s

*w=m1/ms×100%;按GB/T 5454-1997标准按一定的要求测定氧指数,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得出极限氧指数值; 根据GB/8746-2009标准,测定阻燃性能,三次测量后取其平均值;接枝率=(m1-s-ms)/ms×100%

3 结论

合成了一种新型磷氮型阻燃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二甲氧基磷酰胺(1)。将1接枝到真丝织物上,当1用量为50%时,真丝织物的接枝率为8.43%,氧指数为29.338%,炭长为66mm,几乎没有阴燃和续燃时间,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1] 关晋平,陈国强. 真丝绸主要功能整理的特点[J].四川丝绸,2004,(1):26-28.

[2] 裘愉发. 真丝家用纺织品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5-18.

[3] 李金宝,陈国强. 蛋白质纤维织物的阻燃整理[J].江苏丝绸,2003,(6):8-10.

[4] 唐孝明,叶皓华,张淑云. 真丝绸阻燃研究进展[J].山东纺织科技,2008,(6):51-54.

[5] 杨荫堂. 纺织品的阻燃及阻燃剂[J].印染,1992,18(3):51-56.

[6] 毛晓舟. 浅谈阻燃纺织品的检测[J].江苏纺织,2006,7:43-46.

[7] A R Horrocks, M Tunc, D Price. The burning behaviour of textiles and its assessment by oxygen-index methods[J].Textile Progress,1989,18(1-3):2011-205.

猜你喜欢

丝织物三乙胺氧指数
三乙胺废水的芬顿实验研究
碎片的“温度”——隆化鸽子洞元代窖藏丝织物研究
燃烧筒温度对塑料氧指数的影响
三乙胺盐酸盐的循环利用工艺研究
塑料、橡胶氧指数试验方法的比较
柔性橡塑保温板材燃烧性能快速测试的影响因素*
气相色谱测定工业废水中的三乙胺
EPS板氧指数测量不确定度
1株三乙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丝胶在真丝织物防皱整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