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黄明目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2012-11-21韩凤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明目病程视网膜

韩凤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约70%出现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致盲的首要原因[1]。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用芪黄明目胶囊结合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8年6月至2011年的12月医院眼科门诊和内分泌病房,共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8岁,平均(58.69±7.85)岁。符合入选标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6~78岁,平均52.3岁,糖尿病病程2~24年,平均10.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1~9年,平均3.5年。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31~77岁,平均51.9岁,糖尿病病程病程1~23年,平均11.58年,患糖尿视网膜病变病程1~9年,平均3.5年。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 糖尿病患者眼底出现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软性渗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视网膜新生血管等[2]。

所有患者均符合1984年我国眼底病学组制定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型、分期标准》(同时符合中医诊断标准气阴两虚型诊断)。其中治疗组:Ⅰ期者16例,Ⅱ期者11例,Ⅲ期者13例、对照组:Ⅰ期者14例,Ⅱ期者10例,Ⅲ期者16例,所有患者均行FFA检查和视力、眼底检查,排除其他眼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排除双眼不同型(增殖型)和双眼不同期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用二甲双胍,每次0.25 g/粒,3 次/d,阿司匹林 300 mg,1 次/d,共治疗 60~120 d。治疗组:在以上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芪黄明目胶囊,60 d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并随访观察效果。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视力提高3行以上,眼底出血及渗出完全吸收,微血管瘤消除;有效:视力提高1行以上眼底出血及渗出大部分吸收,或残留硬性黄白色渗出灶;无效:视力无明显提高,眼底出血及渗出无明显改善或进一步加重。

2 结果

表1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例,%)

3 讨论

中药复方是目前中医眼科临床上防治早期DR的主要手段,对治疗早期DR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中医认为DR发病早期多为气阴两虚,目络疲滞,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辅以活血通络之品常可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芪黄明目胶囊主要由赤芍、黄芪、生地、决明子等药物组成,具有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属血瘀络阻,气阴两虚型,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面色晦暗、肢体麻木、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芪黄明目胶囊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视网膜及黄斑水肿和出血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患者血糖的稳定,阻止单纯性病变向增殖性病变发展,使患者视力和视野得到明显改善。

[1]张承芬,张惠蓉.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及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

[2]姚毅,赵军平.糖尿病眼底病防治指南.中华实用眼科杂志,2001,19(2):83-89.

猜你喜欢

明目病程视网膜
明目养胃食荠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