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所有格结构中回指项的认知研究及英汉对比

2012-11-18岑徽宁

关键词:所有格回指表达式

岑徽宁,薛 忠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09)

回指在语法上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回指前面已提到的单位或意义”[1]。回指的单位包括名词、动词、名词短语、动词短语、语句和语篇等。近三、四十年来,“研究者从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分析和篇章语法学、文体学、语言类型学和语言普遍现象、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等不同角度对语言中的回指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回指项由指称词语构成,包括代词、指示词语、专有名词和有定描述等。其中代词还包括有形代词、零形代词和反身代词,按代词的语法成分分为主格、宾格和所有格。国内英汉回指研究及英汉回指比较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代词的主格和宾格。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Langacker的参照点-辖域理论和Ariel的可及性理论,研究了以单数第三人称所有格(以his为例)为参照点所接触的目标实体的一些规律,比较了与之对应的汉语参照点和目标实体的认知异同,指出了这种认知异同是文学体英汉翻译时的一个考虑因素。

一、回指的概念及理论研究

1.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回指的理解

回指项与先行项在语法上存在直接的照应关系,一般称之为直接回指。所谓“直接回指”可理解为Crystal所说的“前面已提到的单位”。间接回指也即在语法上找不到回指项与先行项的同指关系,但在Crystal所说的“前面已提到的意义”上具有照应关系。如:

(1)I would never buy this house.The roof leaks badly.

回指项the roof不能直接回指先行项this house,但他们依然存在语义上即部分-整体的照应关系,即the roof和the house在语义上具有连贯性。另外,还有一种建立在推理关系上的回指项与先行项的照应关系,称之为深层回指。如:

(2)I've just been to a wedding.The bride wore blue.

这里,回指项the bride在句中找不到先行项,但a wedding 提供了语境,通过推理,受话者能推断the bride的回指项,即刚提到的某个婚礼上的新娘。Ariel也认为语用因素控制的回指是深层回指[3]58。上述三个概念分别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上得到界定。简而言之,直接回指与间接回指和深层回指的区别在于是否在真实世界里找到语言表达的对应体。

2.从认知角度对回指的理解

认知语言学模糊了上述语法、语义和语用下的回指区别,认为语言表达的对应体——前指项都是在百科知识语境、物理语境和语篇语境里提取的心理实体,本质上都是人的心理表征。从参照点-辖域理论出发,前指项是参照实体,在这一参照领域内,概念化主体借参照实体与另一实体——目标(回指项)心理接触。回指项或是看得见的(直接的)或是想象的(间接的、深层的)心理实体。可及性理论从认知角度研究前指现象,归纳了各种指称词语的由低至高排列的可及性程度等级。代词(包括零形代词)所有格属间接回指,如:

(3)They had an autopsy done on Mary,and her heart,was just hard.

在这两个小句中前指项Mary 是参照点,回指项her heart中前置代词her为参照点Mary 辖域里的目标。在所有格结构her heart里,所有者her是参照点,其辖域里的目标是heart。在这两个小句中,概念化主体经过了两次心理接触。第一次参照实体Mary直接地心理接触目标实体her;第二次her从目标实体转成了参照实体,通过想象(这里概念化主体推断:人有心脏)间接地接触目标实体heart,如图1所示:

图1 第一次接触(C1)与第二次接触(C2)

C经过R1直接接触T1,因为T1=R2,因而经过R2也就间接接触了T1,因为T1=R2,因而经过R2也就间接接触了T2。因此,回指项her heart与前指项Mary构成了间接回指关系。

3.可及性理论对回指的理解

从可及性理论出发,典型的所有格名词短语是定位项(anchor)和被定位项(anchored)构成。定位项即拥有者(possessor);被定位项即被拥有者(possessed)。所谓典型的所有格名词短语依据Taylor所作出的统计结论,即77%的定位项为人,84%的定位项为单数。Ariel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典型的定位项是人,且是旧信息,在语篇中常常具有显著性,由代词编码。这是因为代词在可及性程度序列中为高可及性标示语。典型的被定位项是定位项的镜像,是物,且是新信息,被指定的新客体可根据定位项经过推理相对容易得出。受话人依靠常规假设,如:人有观点、家庭、朋友、身体部位等,由有词义的(相对于代词而言)名词短语编码。因为有定名词短语是低可及标示语,被定位项是所有格结构的中心,它的新信息性质和非显著性与定位项共同编码为非主题性。因此,典型的所有格名词短语是通过定位高可及的具有显著性的人的语篇实体引入含有新信息、可推理、非主题性的语篇实体。在上一例句中,回指项her heart——所有格名词短语,是一个含有新信息的、非主题的实体。回指项Mary是人,具有显著性,是含旧信息的主题性的实体。回指项与前指项依据常规关系通过推理(即人有心脏)建立语义关联,这种通过推理得出的语义关联,说明了her heart与Mary构成了间接回指。

二、基于语料库的所有格结构中回指项的英汉对比

参照点-辖域理论指出了前置所有格结构的语篇指向(discourse profile),而可及性理论分析了它的语篇功能(discourse function)。从语篇功能上看,根据Ariel的统计结论[3]18,英语代词大多用于短距离语篇环境中,即同句(20.8%)或前句(60.5%),合计为81.3%,这标示了代词所指的心理表征在大脑记忆结构中处于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中,最易激活,因而是高可及性标示语。在典型的英语代词所有格中,作为参照点的人,总是处于显著位置,是突显性强的实体,辖域里的目标实体通过常规推理与参照点共同编码成为语篇实体,即参照点实体与目标实体具有一致性(unity)。人有观点、家庭、朋友、身体有各部位等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且只有通过它们才能理解”[4]。其中一些部分-整体关系(比如身体部位),亲属关系和拥有关系在许多语言的所有格里具有典型价值,有普遍意义。虽然通过参照点实体与目标实体的一致性所得出的英语所有格的典型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其结论可以利用语料库数据加以证明并能得到补充。

1.英语中以his为参照点所接触的目标实体及其规律

通过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1999-2001间收录的书面语及口语等语料,4.25亿个词)[5],我们选了高可及性标示语his作为参照点,统计了最具一致性的前100个目标实体,并进行了如下分类,见表1。

从表中his后一个词搭配频率(取前100分布)信息我们作如下归纳:参照点his接触的目标实体均有紧密的自然或社会联系。人有各种身体器官,有思想,能作出决定,有父母儿女、同事朋友;需要穿衣;需要工作等。我们按表中所列范畴结合紧密度均值作如下排列:身体器官(5.34),亲属关系(5.19),衣服(5.19),熟人(4.47),人之自然社会属性(4.15),生活或工作(4.13)。这一次第也符合我们的直觉,即部分-整体关系高于亲属关系,亲属关系高于拥有关系。社会属性和生活工作的拥有关系并非都是典型所有格关系,如job,work,campaign,decision,effort等也成了显著的目标实体。

2.英汉所有格参照点和目标实体的认知异同

汉语的高可及性标示语是零形代词和反身代词,汉语代词并非像英语代词那样,完全是高可及性标示语。王力指出,使用代词可能是现代汉语欧化用法的反映[6]。英语用代词所有格,汉语用零形代词所有格。但经过常规推理得出的一致性在英汉语里表现了相当大的差异性。汉语里的参照点实体与目标实体的一致性有不可分离的从属或连带关系。不可分离的从属或连带关系的范围远远大于英语里的一致性概念。王军用有限的汉语语料作了间接回指项类别统计:其中身体自然属性和器官占59.5%,这些名词较多地译成了英语的his/her/its/their+NP的形式(57.8%);实体与场所占33.6%,它们译成了the+NP的形式(79.5%);服装和饰物占3.6%[7]。由此可见,身体自然属性、器官和服装在英汉语里均为显著的目标实体,但汉语里的实体与场所译成英语却用了有定短语the+NP形式——低可及性标示语,虽然这里的“实体”含义模糊,范畴宽泛,但不能否认的是,至少部分实体与场所在英语里不能成为显著的目标实体,在汉语里却具有显著性。因此,汉语里的不可分离的从属或连带关系的范围远远大于英语里的一致性概念。由于缺乏相关大的汉语语料库数据证实这一假设,我们只能通过《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8]检索个别表示场所的实体,如光杆名词“院”的英译,加以证实。在检索杨氏和霍氏翻译的共计628的句子中,去掉没有译成yard,court和courtyard的168个句子,剩下了460个句子,这其中与a搭配的有18个(3.9%),his,our和their有9个(1.9%),this有9个(1.9%),the或专有名词短语424个(92%)。由此看来,高可及性标示语——代词和中可及性标示语——指示词语的使用频率很低,合计只占3.8%,而低可及性标示语——有定描述语和专有名词的频率很高,占92%。这一结果反映了汉语显著性目标实体的广泛性。

表1 His与频数最高(前100)搭配词信息与互信息

普通名词指称事物有“有界”和“无界”之分。光杆普通名词指一类事物,因此是“无界”的。为满足人类总是把感知对象感知为完形这一基本认知特征,语言表达式里的语言结构必须有界化,即要成为一个结构-边界统一的整体,这样人们才能表达和理解话语,交际才能得以实现。具体地说,人们使用一些手段使语言结构有界化,包括量级确定手段、有定手段、时体手段和语用对比手段等。有定手段以限定的方式把名词象征的概念界限在一定的空间区域,使之有界化。汉语里大量光杆普通名词的存在表明限定方式(参照点或先行项)不仅表现在语言结构里,而且大量存在于表达式中(句中)或表达式外(跨句中)。如果参照点在结构里,限定的边界最小,领域最小,可称之为结构参照领域;参照点在表达式中,限定的边界大于结构,领域也大于结构,可称之为表达式内参照域;参照点在表达式外,边界和领域大于表达式内和结构,称之为表达式外参照域。在结构参照域里因参照点与目标实体最近,目标实体清晰度最高,最易辨认,具有最小区分功能,因而最易表达和理解;表达式内参照域的目标实体次之;表达式外参照域中的目标实体,即使在无其他目标实体干扰的情况下,由于域内信息量大于单个表达式和结构,其清晰度及辨认度都较低。如《骆驼祥子》中的两个例子:

(4)他的头有些发晕,()身上潮渌渌的难过,()头发里发痒,两脚发酸,()口中又干又涩。

这里的“头”在结构参照域里,有区别于其他人的“头”的作用,“身上”、“头发”、“两脚”(非光杆名词)和“口中”的参照点均是句中“他的”。在表达式中参照域内,目标实体“身上”、“头发”、“两脚”和“口中”之间因连带关系而表现出了很强的连续性。如果在每个结构式里都设立参照点,即“他的身上”、“他的头发”、“他的两脚”、“他的口中”,参照点过多,即这种连续性就失去了,整体性也受到了破坏。这种连续性同样在表达式外参照域里得到表现。如:

(5)车是他的命,他知道怎样的小心。()小心与()大胆放在一处,他便越来越能自信,他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作的。

第二句“小心与大胆”在结构式里和表达式中都没有参照点。没有边界,因而表达与理解不够完整,但如果以前句“他的”为参照点,第二句的表达与理解又是完整的,所以第一句和第二句具有连续性。

作为高可及性标示语的英语代词所有格在结构参照域里与汉语零形代词所有格所起的整体性或连续性的作用是等同的。试比较:

(6)He stood at the door with his hat in his hand.

他站在门旁()手拿着()帽子。

b*.他站在门旁,他的手拿着他的帽子。

认知语言学提出的假设之一是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因此,英汉民族对代词所有格作为参照点所体现的整体性或连续性有不同的认知。

三、结束语

假设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加入人的认知系统后,它必然受到人的认知系统的影响。人的认知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于是,自然社会属性必然投射到了语言的认知系统。参照点his接触的目标实体均有紧密的自然或社会联系。人有各种身体器官,有思想,能作出决定,有父母儿女、同事朋友;需要穿衣;需要工作等。即便如此,联系的紧密度有高有低;部分-整体关系高于亲属关系,亲属关系高于拥有关系。这一结论也证实了这一假设:语言是一个开放的认知系统。汉语里的参照点实体与目标实体的一致性有不可分离的从属或连带关系;其范围远远大于英语里的一致性概念。英汉民族不同的认知系统投射到了不同的语言认知系统。汉语里大量光杆普通名词的存在表明参照域不仅在语言结构里,而且在表达式内或表达式外。结构参照域里的目标实体清晰度最高,最易辨认,具有最小区分功能,因而最易表达和理解;表达式内参照域的目标实体次之;表达式外参照域中的目标实体,即使在无其他目标实体干扰的情况下,由于域内信息量大于单个表达式和结构,其清晰度及辨认度都较低。总之,三个不同的语言层次的所有格构成了为不同表达目的的“象征单位的连续体”[9]。

[1]Crystal D.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K].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1:17.

[2]许余龙.汉语主从句间的回指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3,(2):97-107.

[3]Ariel,M.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M].London:Routledge,1990.

[4]Lakoff.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Press,2007:497.

[5]Davies M.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425 Million Words,1990-2011)[EB/OL].(2011-11-12)[2012-03-03].http://corpus.byu.edu.

[6]王 力.中国现代语法(下册)[M].香港:中华书局,1959:267-299.

[7]王 军.汉语间接回指形式对比初步[J].四川外语学报,2005,(1):108-112.

[8]杨坚定,孙鸿仁.汉英平行语料汇集[EB/OL].(2009-12-25)[2012-01-27].http://corpus.zscas.edu.cn.

[9]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35.

猜你喜欢

所有格回指表达式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说说“名词所有格”
一个混合核Hilbert型积分不等式及其算子范数表达式
表达式转换及求值探析
浅析C语言运算符及表达式的教学误区
浅析回指与溯因推理
“名词所有格”全家福
“名词所有格”考点整合
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
基于角色与值的指称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