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2-11-10刘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硬化血浆

刘炜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患者多伴有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该病起病突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和人们饮食方式的转变,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传统的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现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Hcy水平的升高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4]。为探讨Hcy水平的变化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Hcy水平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入选者均为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 (ACI组),患者均经颅脑CT、MRI证实,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42~74岁,平均 (59.4±7.2)岁。所有患者伴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神智清醒、肌力Ⅳ级以下、生命体征稳定。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标准又分为轻型(0~15分)组40例,中型 (16~30分)组51例,重型 (31~45分)组29例。另选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2~78岁,平均 (57.4±13.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方面具有均衡性。排除标准:既往有脑卒中、严重的心肝肾并发症、精神病史、血液病病史、甲状腺功能异常、胃肠道溃疡史、急性感染、接受过器官移植、重症糖尿病及凝血机制障碍有出血倾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并排除近1个月内使用过影响Hcy药物者,如叶酸及B族维生素、叶酸拮抗剂、避孕药、抗癫痫药、降脂药、多巴胺类药物等。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ACI组患者及对照组受检者均于入院次日采集空腹12h肘静脉血5ml,置EDTA抗凝管中,在冷冻离心机中以1 5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离血清,置-70℃冷藏贮存待检。Hcy采用荧光偏振免疫 (FPLA)法检测 (正常值:空腹Hcy在5~15μmol/L),以Hcy>15μmol/L为高Hcy诊断界值。检测在用岛津CL 2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使用美国雅培公司试剂盒及随机检测Hcy专用试剂盒 (批号:81808M100)、标准液、质控品及配套稀释液等,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设置参数和操作,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0μmol/L。ACI组患者于出院前再次测Hcy水平,方法同治疗前。

1.2.2 治疗方法 给予ACI组患者神经营养药物,进行降压、调脂、溶栓治疗,视病情应用20%甘露醇,剂量疗程根据病情酌情使用。给予叶酸、维生素 B12(VitB12)、维生素 B6(VitB6)等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预防感染、应激性溃疡出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症支持治疗,共治疗15~40d。

2 结果

2.1 两组Hcy水平比较 ACI组的Hcy水平、高Hcy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1)。而ACI组治疗后的Hcy水平为 (16.32±5.12)μmol/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98,P<0.01)。

2.2 ACI各亚组之间Hcy水平比较 ACI组患者的Hcy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逐渐上升趋势,且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也逐渐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ACI组与对照组Hcy水平的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horizontal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ACI组与对照组Hcy水平的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horizontal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为t值,余为χ2值;*为组间比较,P<0.01

?

表2 ACI各亚组之间Hcy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 of Hcy and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3 讨论

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的严重疾病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寻找一个敏感的指标作为诊断及判断疗效的辅助手段有重要的价值。近来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除伴随有脂代谢异常外,还有某些程度的蛋白代谢紊乱[3]。Hcy是一种含硫基氨基酸,人们对Hcy的认识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作为蛋氨酸的中间的代谢产物之一,其水平的增加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血清Hcy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过4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Hcy现象[4]。本研究结果显示,ACI组的Hcy的水平、高Hcy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急性脑梗死病情的加重,Hcy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各亚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且血浆Hcy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提示Hcy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研究还显示ACI组经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Hcy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因素[5-6],高Hcy诱导动脉硬化可能有以下机制:(1)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轻度高Hcy血症可自发氧化形成超氧化物和过氧化氢,损伤血管内皮,还通过消耗一氧化氮、增加凝血活性,直接损害血管组织,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7-8]。(2)促进平滑肌的增殖:Hey 8d可以刺激平滑肌增殖达20%,可诱导单核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栓塞的发生[9-11]。 (3)影响脂代谢:Hey能加强LDL的自身氧化导致ApoB的游离氨基巯基化。LDL的这种修饰增加了巨噬细胞对LDL降解和内吞,并使胆固醇在细胞内堆积[12]。(4)影响凝血系统:Hcy能够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可作为一种血栓形成剂,改变血液系统的凝固系统与抗凝系统的平衡,激发血栓形成[13]。而这些机制都可通过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梗死。

综上所述,ACI患者的Hcy水平会明显升高,且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有效治疗后显著降低,可见Hcy可作为ACI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1 Pierdomenico SD,Bucci A,Lavenna D,et al.Circulating homoeysteine levels in sustained and white coat hypertension [J].J Hum Hypertens,2003,17(3):165-170.

2 伍锦旋,邓景云.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6,1(13):1.

3 王庆东,王华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型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J].现代中西医结合,2007,16(7):918-919.

4 李建华,刘红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3):417-418.

5 陈海燕.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482-483.

6 王新,包勤文,董燕.同型半胱氨酸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1):1561.

7 Pefini F,Galloni E,Bolgan I,et al.Elevated plasma homocysteine in acute strok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severty and outeorae stronger association with small artery disease [J].Neurological Sciences,2005,26(5):310-318.

8 胡志雄,刘湘林,晏新民,等.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变化的研究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8):670.

9 李保华,毛利忠,王克义,等.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8-10.

10 黄迟,沈卫平,张臻年,等.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897.

11 王宁,余振球,周子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1263.

12 金梅,丁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意义[J].海南医学,2010,21(11):91-92.

13 常玉倩.168例急性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76-78.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硬化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