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2012-11-10崔红香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肌瘤胎盘剖宫产

崔红香

随着晚婚晚育、高龄产妇以及子宫肌瘤发病率的增加,现代社会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情况日益增多,现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证明其临床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100例单纯行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 (29.5±6.2)岁,孕周36~41周,平均 (38.2±2.3)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 (28.8±5.9)岁;孕周36~41周,平均 (38.5±1.5)周。两组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且无流产史。术前体检无血液病、凝血异常,无感染情况及特殊用药情况。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手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常规操作;观察组将胎儿胎盘娩出后,缝合子宫切口并常规探查子宫,根据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进行剔除。如有影响胎儿娩出,位于子宫壁切口处较大的肌瘤,则需先剔除肌瘤:首先在瘤体上做横行切口达瘤核,钝性剔除,然后沿瘤腔切开子宫下段肌层娩出胎儿。子宫前壁间肌瘤不必另行切口,待胎儿娩出后,从子宫下段切口处深向肌瘤切开剥出瘤核,再缝合关闭瘤腔。术后常规抗感染。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排气时长、住院时见以及并发症 (包括产后出血、泌乳延迟、切口感染等)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及术后出血量观察组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3 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5%~1.0%,占妊娠的0.3% ~0.5%[1],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并非所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剖宫产孕妇均应行肌瘤剔除术,应严格掌握其指征,进行术前评估,以下情况可考虑实施剔除术:(1)肌瘤较大 (直径>5cm);(2)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易发生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出血等情况;(3)胎儿活动受限,发生肌瘤的机械性阻碍,影响子宫收缩、产程延长,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出血增多、恶露引流不通畅,易产褥感染者;(4)妊娠后期的肌瘤变性明显增多,有必要在剖宫产的同时剔除肌瘤的患者。此外,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可防止再次手术,减轻痛苦,经济方便等优点。郁菌华[2]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其复发率为30.4%,复发需行子宫切除者占12.8%,单发肌瘤复发率为47.6%。意味着可使近90%的单发肌瘤患者及近半数的多发肌瘤患者避免再次手术或切除子宫。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肌瘤剔除术,其危险主要为妊娠晚期子宫质软,易引起出血量的增加,感染风险增大,这时应在肌瘤表面及周围局部注射缩宫素,并静脉持续滴注,剔除前用橡皮管阻断子宫动脉血流。此外,对于体质较差,合并贫血、心脏病、心力衰竭、子痫、胎盘早剥、DIC及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等危重患者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为保证产妇安全不宜行肌瘤剔除术[3]。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剖宫产孕妇行肌瘤剔除术的结局与普通剖宫产孕妇相对比,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出血量、孕妇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

表1 两组产妇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ituation during and post-ope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parturients

1 胡国幸.妊娠合并子宫肌瘤93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15(4):238.

2 郁菌华.子宫肌瘤剔除术154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4,19(2):78.

3 宋雪凌,杨孜.胎盘血管瘤与脐带血管瘤合并胎盘梗死及胎心监护异常2例[J].中华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7:309.

猜你喜欢

肌瘤胎盘剖宫产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