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阿司匹林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观察

2012-11-10王军林牛建华赵喜梅李绪锋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洛伐他汀阿司匹林颈动脉

闫 锋,王军林,牛建华,赵喜梅,罗 磊,李绪锋

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全身动脉均可发生,临床上尤以颈动脉和冠状动脉为常见。拜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和聚集反应,减少动脉血栓的形成[1];洛伐他汀可降脂、稳定粥样斑块,二者联用可有效地防治动脉血栓形成,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通过观察76例患者联合口服拜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探讨治疗心绞痛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共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依据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患者在治疗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治疗组76例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49~67岁,平均 (58.1±10.2)岁,合并脑梗死43例,高血压病55例,糖尿病7例,血脂异常39例;对照组62例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48~66岁,平均 (57.5±9.4)岁,合并脑梗死35例,高血压病44例,糖尿病5例,血脂异常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干预、扩血管、抗凝、减少心肌耗氧等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拜阿司匹林片100mg+洛伐他汀胶囊20mg晚餐后顿服。

1.3 观察指标 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心电图改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颈动脉粥样斑块大小。

1.3.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行双侧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每例患者选择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数值最大者进行比较。

1.3.2 心绞痛的疗效评定[3]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静息时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心电图缺血下降的ST段回升>1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的T波变浅>50%,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颈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无明显变化,6个月后颈动脉硬化减轻,粥样斑块明显缩小;且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上心肌缺血改善。对照组颈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心电图改变虽有所好转,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2)。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肝肾损害、肌病发生。

3 讨论

心绞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呈多样性,与年龄、血压、血脂等因素均相关,但主要是炎症、血管壁张力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所致。因此防止血栓形成对预防心绞痛尤为重要,心绞痛患者多属老年,常伴有颈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的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越重,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越高,且病变程度越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大致上可以反应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4]。由于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较高敏感性,且可重复测定颈动脉[5],在预防血管疾病的检查中应用已越来越普遍,准确性也越来越高[6]。超声多普勒检查能有效的分析斑块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及狭窄程度,为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病变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7]。

表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较(±s,mm)Table 1 Comparis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较(±s,mm)Table 1 Comparis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between two groups

?

洛伐他汀属于选择性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反馈调节肝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增高,从而降低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低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斑块内脂质的清除,通过逆向转用作用阻止游离的三酰甘油在动脉管壁的聚集,直接抑制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其可抑制炎性反应,影响血管平滑肌增生,来抑制粥样硬化的血栓形成。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该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即使在平均胆固醇水平的冠心病也能收到显著裨益[8]。拜阿司匹林能够阻断血小板的活化,抑制释放和表达炎性递质,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达到抑制斑块进展和稳定斑块的作用。两药联用在减缓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上具有协同作用,从而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与同类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相似。

总之,拜阿司匹林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合并颈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其效果明显,疗效显著,如无严重不良反应应坚持长期用药。

表2 两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hree and six months'treatment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4.

2 国际心脏病学会,国际心脏病协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8-79.

3 柴雪妍,周翠莲.中国临床医生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7-38.

4 何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D].青岛大学,2001.

5 Espeland MA,Hoen H,Byington R,et al.Spatial distribytion of carotid intingal thickness as measured by B-mode ulerasonog raphy[J].Stroke,1994,25(9):1812-1819.

6 何银风.颈动脉的超声检查 [J].上海医学检查,1995,14(9):23-24.

7 宋国亮,赖党强,陈奕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J].当代医学,2010,16(7):15-16.

8 高润霖,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15(8):42-44.

猜你喜欢

洛伐他汀阿司匹林颈动脉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
洛伐他汀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红曲霉固体发酵生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