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012-11-10段连强杨冬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尿激酶稳定型小剂量

段连强,杨冬梅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其往往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猝死三者之间。UAP病变具有多变的特点,能够可逆性的转化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生心脏性猝死等相关症状,从而在某种意义上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都带来了严重的伤害[1]。而随着现代药物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药物研发实力的日益增强,以及UAP发病机制的逐步认识和研究,其多种药物和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因此,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UAP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90例UAP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的药物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UAP患者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40~82岁,平均 (60.2±8.6)岁。所有入选患者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UAP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患者17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患者51例,静息性心绞痛患者16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6例。并于治疗前经相关检查而全面排除合并有严重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同时将合并有周围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患者也严格排除在外。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危重程度和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卧床休息,并应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和调血脂类等药物进行一般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适当的吸氧以及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此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具体给药方法如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 (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706)5 000U,每12h皮下注射1次,7d为一个疗程;同时给予尿激酶 (哈高科天鹅湖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1105)10~30万U加入100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行静脉滴注,并于30min内滴注完毕,1次/d,7d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1周内无心绞痛发作,ST段回升>50%或倒置的T波恢复直立或双向;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程度和诱因减轻,心电图的ST-T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无改善或加重,出现心肌梗死或死亡。并以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表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55.56%和91.11%,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仅为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和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心肌缺血总负荷显著降低,而住院时间亦明显减少,两项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和住院时间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otal ischemia burde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和住院时间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otal ischemia burde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论

UAP的特征是心绞痛症状的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UAP其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预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2]。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UAP的疼痛程度更强,持续时间也更长,其较低的活动量即可诱发病症,休息时也可自发出现,性质也呈进行性,这些改变可任意组合而形成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据相关数据统计,其大约有30%的UAP患者在发作后3个月内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尤其是胸痛时心电图的明显变化是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UAP患者临床疗效并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低分子量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其药理作用与普通肝素钠基本相似,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凝块形成,也可用于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普通肝素可分离抗血栓活性和抗血凝活性,血浆中凝血酶活性与血凝关系密切,因子Ⅹa活性与血栓形成关系较密切[3]。由于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因子Ⅹa活性与抗因子Ⅱa活性的比值为2.5~5.0,而普通肝素为1.0左右。因此,低分子量肝素钙对体内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尿激酶则可以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充分发挥溶栓作用,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P则能够促进血栓的迅速溶解并从根本上抑制其形成,有效减轻冠状动脉梗死症状并形成再通,进而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并增加心肌供氧量,促进心肌的逆转和康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总负荷显著降低,而住院时间亦明显减少。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的联合治疗方案对于UAP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王志.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2):233-234.

2 杜海霞.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2):3729-3730.

3 孔印琢,张洪刚.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13.

猜你喜欢

尿激酶稳定型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