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胶原合成能力的影响

2012-11-07张建荣刘志刚李丽华

河北医药 2012年12期
关键词:苦参素星状胶原

张建荣 刘志刚 李丽华

近年来关于苦参素的实验研究很多,大多是在抗病毒方面[1,2]。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苦参素可以阻止甚至逆转肝脏纤维化,但其作用机制及调节途径尚不明确。肝纤维化以肝脏细胞外基质(ECM)大量增生沉积为特征,是各种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点,肝星状细胞(HSC)是胶原合成和降解的关键细胞,苦参素可能是通过抑制HSC总胶原及Ⅰ型胶原的合成,从而产生抗肝脏纤维化作用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主要仪器 苦参素注射液为市售产品,由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生产。BMPI-1640培养基为美国Gibeo公司产品;无支原体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制品公司;纤维连接蛋白(FN)由上海医科大学细胞室提取并纯化;3H-脯氨酸(3H-Pro)试剂盒购自中国原子能研究所;主要仪器有超净工作台、二氧化碳培养箱、倒置显微镜、LS6500液闪仪。

1.2 细胞系 HSC系CFSC由美国Greenwel教授建系并惠赠,其表型为活化的HSC。

1.3 方法

1.3.1 细胞培养:细胞置于含8%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μg/ml链霉素、4 mmol/L 谷氨酰胺及1 mol/L HEPES 的BPMI1640培养液中,37℃、5%CO2条件下培养。每次实验均在呈指数生长的细胞中进行,将肝星状细胞以3×104/ml密度接种于2块96孔培养板,一块用于胶原合成的测定,另一块用于蛋白的提取,每孔100 μl,使其在24 h内达到近90%融合,换为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使其同步化12 h,并分为:对照组、FN预刺激组(FN组)及苦参素干预组 (A、B、C、D、E、F组,苦参素浓度分别为 30、60、120、240、480、960 mg/L),FN 组及苦参素干预组分别用60 μg/ml的 FN预刺激 HSC。用培养液倍比稀释100 μl苦参素至终浓度分别为 30、60、120、240、480、960 mg/L,分别加入到A、B、C、D、E、F 6个干预组中,每组设6个副孔。

1.3.2 3H-Pro掺入法检测总胶原及Ⅰ型胶原合成:将HSCs以1×105/孔的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并使其在24 h内达到近90%融合,换为不含血清的培养基使其同步化12 h,并按上述方法分组,6复孔/组。同步化后按照上述方法转染,同时加入3H-Pro至终浓度3 μCi/ml干预24 h。收集上清,每孔上清液等分为两份分别移入2 ml Eppendorf管:一管加Ⅰ型胶原酶0.5 mg/ml,另一管为空白对照,置37℃恒温作用3 h。3 h后每管加10%三氯醋酸500 μl沉淀胶原,并4℃,5 000 r/min,离心10 min去上清(去除游离3H-Pro),并于每管加入2 ml闪烁液溶解沉淀物,置于闪烁杯,于液体闪烁记数仪上测定样品cpm值。细胞内胶原合成以Bq表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总胶原(Ⅰ型胶原合成量)(△cpm)=空白对照管cpm值-加入总胶原(Ⅰ型胶原合成量)后cpm值。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苦参素对HSC总胶原合成的影响 经FN处理后,HSC总胶原合成在FN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苦参素干预HSC 48 h后HSC总胶原合成较FN组下降(P<0.05)。见表1。

2.2 苦参素对HSC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经FN处理后,HSCⅠ型胶原合成FN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苦参素干预HSC 48 h后HSCⅠ型胶原合成较FN组下降(P<0.05)。见表1。

表1HSC总胶原及Ⅰ型胶原的合成±s

表1HSC总胶原及Ⅰ型胶原的合成±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型胶原合成对照组 476±52 186±32组别 总胶原合成 ⅠFN组 798±32# 438±26#A组 712±75* 409±44*B组 683±24* 366±35*C组 669±61* 351±52*D组 575±72* 287±61*E组 517±92* 208±32*F组 496±39* 191±25*

3 讨论

肝纤维化的实质是机体对慢性肝损伤所产生的愈合反应的失衡,表现为肝内ECM合成与分解的失衡,ECM的成分以Ⅰ型胶原为主。HSC是肝脏合成ECM的最主要细胞,因此,HSC活化并合成大量胶原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MMP13是对Ⅰ型胶原起降解作用的明胶酶,主要降解基底膜中胶原,肝脏纤维化时沉积的胶原含有大量的Ⅰ型胶原,推测它们也可以调控肝脏的胶原代谢[3]。近年来关于苦参素的实验研究很多,大多是在抗病毒方面。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苦参素还可阻止甚至逆转肝脏纤维化。既往一些研究表明,苦参素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4],从而产生抗纤维化作用,但其作用途径仍不明确。本研究发现苦参素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总胶原及Ⅰ型胶原的合成,由此可推测苦参素可能通过抑制肝脏总胶原和Ⅰ型胶原的合成,从而改善和逆转肝脏纤维化。

1 Xiaobin G,Quancheng K,Yifan S,et al.Effect of oxymatrine on interferon-gamma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serum levels in an experimental rat model of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0,5:3969.

2 张建春,胡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肝脏,2010,15:34-35.

3 Zhang M,Zhang JP,Ji HT,et al.Effect of six flavonoids on prolifer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in vitro.Acta Pharmacol Sin,2000,21:253-256.

4 张汝建,卢兴梅,国力,等.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23-24.

猜你喜欢

苦参素星状胶原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苦参素通过p38/JNK信号途径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苦参素对缺氧/复氧损伤乳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胶原ACE抑制肽研究进展
正畸矫治过程中龈沟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