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2-11-06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销售收入周转率存货

夏 宏

(河南大学 财务处,河南 开封 47500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夏 宏

(河南大学 财务处,河南 开封 475001)

构建科学可行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办法之一。文章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企业的基本素质、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获利能力四个角度对其进行信用评级,以期解决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问题。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评价指标

1.引言

中小企业对于创造就业、增加税收、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出口以及保持经济活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存在诸多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主业不突出、经营不稳定;自身的资本实力、业务规模、市场经验和技术水平有限,内在的抗风险能力较低;中小企业可供贷款担保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第二还款来源不足;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缺乏,财务信息可能不可靠,信息披露不规范等。由于上述问题,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操作成本高,风险收益不对称,一旦发生不良资产,银行工作人员责任较大。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之一是构建一个科学可行的信用评价体系,以降低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理论研究。潘家芹(2012)认为,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中,偿债能力是信用评价的核心,同时还应注重非财务因素分析。王新红、陈燕杰、仲伟周(2009)从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角度构建了信用评价体系。任永平、梅强(2001)认为,应将企业申请的信用额度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内,从企业基础素质、基本财务状况、创新能力、成长和发展能力四方面构建信用决策过程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张红波(2004)从企业规模实力、品格、盈利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和发展前景五方面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蔡笑腾、苑清明(2005)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小企业信用指标体系应该至少包含市场、企业基本素质、经营管理、财务、创新以及历史信用记录六个方面的内容。李小燕、卢闯(2004)研究了基于业绩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与股权所有者的利益相关性,提出改进和完善现有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的构想,认为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业绩指标较非业绩指标与企业的信用等级更相关。

上述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总体而言上述学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设计的部分指标数据不易获取,指标赋值不够细化。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实用角度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2.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是信用评价的前提,指标的选择决定了信用评价的效果。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在设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全面地反映所有影响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各项要素。但是,影响信用的因素很多,要把所有的因素都包括进去也不可能,同时会提高评估成本。因此,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全面反映,又要重点突出,把对评估对象的信用状况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全面考虑进去。

(2)科学性原则。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必须有机配合,相互之间既不重复又无矛盾,同时指标权重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必须科学,要有一定的依据。同时,整个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3)针对性原则。设计指标体系时,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评价对象的行业特征和运作规律以及所属经济区域,考虑其所适用的政策和风险监管要求,反映其各自特征。如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的经营特点不同,风险要点不同,指标体系也应该有所差异。

(4)合法性原则。信用评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指标体系要体现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有些经济效益指标和风险监管指标,国家政府机关规定有标准值的必须体现规定要求。

(5)可操作性原则。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选择那些便于理解、便于获取、实用性强的指标。否则,容易产生缺项或谬误而导致评价结果无效。

(6)可比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基于我国目前通用的财务报表、统计报表,又要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做到纵向上从动态角度反映中小企业信用的变化过程和趋势,横向上实现不同行业、地区和国际之间的比较。

3.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选择

考虑到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特点,借鉴部分银行评估的实际经验,参照国外指标体系的设置,本文拟从我国中小企业实际出发,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1 中小企业素质指标

本文将中小企业的素质指标分为公司成立年限、企业核心领导者从业年限等6个指标。

3.1.1公司成立年限

公司成立年限的时间长短代表着企业的稳定性程度,是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标准,公司成立时间越长,说明其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其破产倒闭的风险越低。本文根据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的长短,将其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

3.1.2企业核心领导者从业年限

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投资者较少,与大型企业相比,社会制约因素较少,管理者素质在企业信用评价中的作用远大于大型企业。因此,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时应增加对管理者素质的评价,其指标的制定应涉及管理者的主、客观两方面,总体来说,有管理者的能力、个人信用等等。企业核心领导者的管理素质是企业不断开拓新产品、新业务、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基础。企业核心领导者从事本行业的年限越长,其经营管理的经验越丰富,对本行业的经营管理的规律越娴熟,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本文根据企业核心领导者的从业不同年限将其确定为不同的信用等级。

3.1.3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贷款纪录

中小企业在本银行的贷款纪录是银行能够收集到的企业素质记录。只要中小企业在本银行从未发生过授信业务逾期迟付,就符合银行授信客户要求。该指标为定性指标,各个等级都要求符合该条。

3.1.4中小企业在银行的对账单分析

中小企业在银行的对账单是银行了解中小企业日常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银行应对客户近期(如3个月)主要银行结算账户进行以下检查和分析:没有发生过银行退票;没有未经许可的账户透支;月均从第三方汇入的销售回款应至少超过借款人月平均销售额的40%;无异常的支付或收款行为。该指标也是定性指标,只要中小企业没有上述行为,就基本符合银行的授信要求。

3.1.5银行同业查询

上述第3、4指标为本银行内部查询,有时候中小企业没有在该银行开户,银行只有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贷款人查询系统对借款人和保证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及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只要借款人及其保证人在过去的一年内无超过一定期限(如14天)的逾期记录,就符合银行的授信要求。

3.1.6贸易上下游客户查询

中小企业的上下游客户最了解该中小企业的诚信和经营情况,银行可以通过对其上下游客户的实地调查或者电话咨询,来充分了解该中小企业的诚信情况以及经营状况。

3.2 中小企业获利能力指标

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一般较小,不能像大型企业那样靠雄厚的资产基础获得商业信用,更多的是通过内部利润来获得资金的周转,因此,获利能力在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中就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中可以选择以下操作性较强的5个评价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企业营业利润盈利年限、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增长率、资产净利率。

3.2.1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它是考察企业获利能力的主要指标。

3.2.2企业营业利润盈利年限

企业营业利润盈利的年限越长,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本文根据中小企业的营业利润盈利年限将企业分为不同等级。

3.2.3企业销售收入

企业销售收入是衡量企业信用等级的重要指标,制造业和批发零售服务业的衡量指标不同,本文根据其销售收入不同确定其等级。

3.2.4销售收入增长率

销售收入增长率是反映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程度的指标。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总额-上期销售收入总额)/上期销售收入总额。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发展速度越快。销售收入增长的评级应将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分开进行评价。

3.2.5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每一元资产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

3.3 中小企业市场运营能力指标

中小企业要想长期保持良好的商业信用,就必须在内源性因素上寻求保持企业偿债能力的保障,较强的市场运营能力正是获得内源性能力的基础。根据可行性原则,本文用以下4个指标作为企业市场运营能力的评价指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3.3.1存货周转率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率来进行。 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得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

3.3.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表明企业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的质量,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应收账款质量越高,反之越低。

3.3.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

3.3.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平均流动资产=(年初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资产)/2。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企业经营效率越高。

3.4 中小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反映其信用状况的最直接指标,可以根据财务报表数据直接进行量化分析。在现有的财务分析指标中,有关偿债能力的指标是比较多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周期一般比较短,产品销售方式比较灵活,因此,可以根据其特点选取以下5个指标进行分析:应收账款账期风险、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偿债保障比例。

3.4.1应收账款账期风险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账期越长,说明其被拖欠的越久,其还款能力越差。本文根据其应收账款的账期长短将其分为不同的授信等级。

3.4.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用来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负债经营程度较高,财务风险较大。本文根据其资产负债率将其分为不同信用等级。

3.4.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从现金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本文根据企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对企业信用进行评级。

3.4.4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就企业的偿债能力而言,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越高,偿债能力就越强。本文根据企业的流动比率对其进行信用评级。

3.4.5偿债保障比例

偿债保障比例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率。一般认为,该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4.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应用

本文将客户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不符合A、B、C等级的客户即为D级客户,各银行可根据中小企业行业不同对指标值进行调整。各指标的赋值设计如下。

评价等级信用评价指标客户等级A客户等级B客户等级C中小企业素质指标 1.公司成立年限*>=4年>=2年>=1年 2.核心领导者从业年限*>=10年>=4年>=2年 3.在银行无不良贷款纪录无无无 4.银行对账单分析符合符合符合 5.银行同业信用查询符合符合符合 6.上下游客户信用查询通过通过通过中小企业获利能力指标 1.主营业务利润率*>=30%>=20%>=10% 2.企业营业利润赢利年限>=3>=2>=1 3.企业销售收入*批发、零售及服务业>=1000万>=500万>=100万制造业>=2000万>=1000万>=500万 4.销售收入增长率批发、零售及服务业>=10%>=5%>=0制造业>=5%>=0%>=-10% 5.资产净利率>=20%>=10%>=5%中小企业市场运营能力指标 1.存货周转率>=5>=3>=2 2.应收账款周转率>=4>=2>=1 3.总资产周转率>=2>=1>=0.5 4.流动资产周转率>=4>=2>=1中小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账期风险<=20天<=30天<=40天 2.资产负债率<=0.2<=0.5<=0.8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1>=0.5>=0.3 4.流动比率>=2>=1.5>=1 5.偿债保障比例>=3>=2>=1

注:上表中加星号的为重要指标,该指标如果不符合要求,要对企业的信用等级直接降级,其他指标为次要指标。

[1]潘家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新视角: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12(1):227-228,235.

[2]王新红,陈燕杰,仲伟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9-132.

[3]李小燕,卢闯,游文丽.企业信用评价模型、信用等级与业绩相关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81-85.

[4]王素义,朱传华.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拓展[J].生产力研究,2008(11):180-181.

[5]任永平,梅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1(4):52-55.

[6]张红波.略论企业信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55.

[7]蔡笑腾,苑清民.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经济管理,2005(11):62-64.

Constructionofth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CreditEvaluationSystem

XIA Hong

(Finance Department of Henan University,Henan Kaifeng 475004, China)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redi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financing difficulty.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ries to analyze credit rating from four angles, which are the basic quality of enterprise, the operation capacity, solvency, and profitabil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bank credit eval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redit rating ; evaluation indexes

2012-04-28

夏宏(1985—),女,河南商丘人,硕士,河南大学财务处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F832.4

A

1008-3715(2012)04-0023-04

(责任编辑刘成贺)

猜你喜欢

销售收入周转率存货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Q集团营运能力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2019年1—7月中国酒业经济指标
政府存货准则与企业存货准则的比较及建议
应收账款的优化管理
试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陕西法士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2014
2014中国印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企业名录(100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