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旅游区域合作博弈分析

2012-11-06

中州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河南省区域旅游

郭 璐

(中州大学 经贸学院,郑州 450044)

河南省旅游区域合作博弈分析

郭 璐

(中州大学 经贸学院,郑州 450044)

为提高河南省旅游业在高度开放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运用博弈论相关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将博弈理论与区域旅游活动的开展过程相结合,通过对两个相互独立的旅游个体进行博弈分析,提出区域旅游活动合作博弈战略,以期能提升河南省区域旅游的层次和水平。

独立性;相关性;博弈;“团体收益”最大化

河南省不仅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有“北雄南秀”的自然景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横贯全省东西,“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岳嵩山、云台山、伏牛山、王屋山——黛眉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百年避暑胜地鸡公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尧山中原大佛景区集佛教文化、温泉疗养、观光旅游于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荟萃,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在河南一年四季都有展现河南地方文化特色的各种节庆活动,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会,已连续举办多届,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河南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中原大地的勃勃生机,大幅提高了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使之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已经初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全省有多个优秀旅游城市、众多景区,以及多个5A级景区,千余家国际、国内旅行社和星级饭店,从业人员150万,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协调配套的产业体系。然而,由于河南面积广阔,各旅游景点相对独立、分散,彼此间协同发展效应相对较弱,各景区之间以至出现争客源、竞相降价等现象,从而造成各景区经营成本普遍较高,收益差、以至亏损的局面。因此如何整合各旅游景区,使河南旅游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显得更为紧迫。基于此,本文运用博弈论相关理论,对河南各旅游景区整合的必要性进行初步论证。

一、河南省旅各游区域独立条件下博弈分析

(一)博弈的一般假设

博弈论在其结构上涉及到行动的竞争者、具有不同的策略,以及描述这些竞争者在每一种可能结果下所获得的利润和其他收益的支付结果。依据决策者相互作用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合作竞争博弈。博弈论选择策略的关键在于,博弈者要对自身和对手的目标进行思考,绝不应当忘记对手有可能采取与你相同的策略。在经济领域或其他方面的博弈中,都假定对手总是按照他的最优选择进行行动。然后,找出利润最大化的策略。应当时时假设你的竞争对手也以相同的方式分析有可能做出的决策。

有时候,可能存在一种占优策略,即无论对手如何行动,这一策略对自己而言总是最优的。而更普遍的情况是,纳什均衡或者非合作性均衡更有实际意义。纳什均衡所表明的是,在博弈另一方的策略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没有一方还能提高其自身的回报水平。有时,博弈者可能合谋或相互合作,这就产生了博弈中的合作性均衡。

两个旅游区域博弈的基本性质

1.主体行为的随机性。理想情况下两个旅游区域主体互相信任,采取合作行为;但是有时候也可能自私,其中一方或两方皆采取背叛。

2.个体理性。两个旅游区域主体,为获得最大的收益,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在博弈过程中均采取风险占优策略。当合作有利时,企业会选择合作;但是当背叛能带来更大好处时,企业就会选择背叛,但是这一行为将给合作对方带来一定的损失。

3.非零和博弈。两个旅游区域主体的得益和损失之和不为零,是一种非合作下的博弈,它区别于零和博弈。在这种状况时,自己的所得并不与他人的所失的大小相等,对于博弈者来说最佳策略可能是相互合作,实现“双赢”,从而使各方均获得最佳得益。即合作则两利,对抗则两败。

4.重复博弈。重复博弈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其中的每次博弈称为“阶段博弈”。重复博弈是动态博弈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是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也可以是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随着经济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河南省旅游业也必然表现为省内各旅游区域主体协同程度的大幅提高,使得两个旅游区域主体通常是合作的。而且合作多次重复,是一种融合、共生的伙伴关系。河南省内各旅游区域主体,博弈行为不会改变其博弈的结构,彼此都可以看到对方的过去。

(二)独立条件下博弈模型的建构

很多学者将河南旅游分成不同的区域,尤以将其分为五个大的区域更为常见:黄河文化旅游区、南太行旅游区、伏牛山旅游区、桐柏-大别山旅游区和嵩山旅游区。为便于博弈分析,这里我们假定只存在两个旅游区域,每一个旅游区域视为一个自然主体,并且假定这两个区域是相互独立的,研究这种理想模式,一方面方便易行,同时,也可以从源头上探究合作的必然性。分析这两个区域所得出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多区域的模式,尤其可进一步研究非独立条件下多区域旅游合作的情形。

其中,假定这两个旅游区域分别为A和B,A和B是否合作服从离散变量的概率分布;A和B所采取的策略是要么合作,要么不合作;假定A和B实现合作的概率为p,0≤p≤1,则不合作的概率为1-p,当二者合作时我们假定A和B的收益分别为X1、X2,不合作时A和B的收益分别为Y1、Y2。Bramwell(2002)认为,当几个旅游群体面临共同的问题,单凭自身拥有的相关资源又无力解决,这时合作(Joint working)就会形成。由于存在这种旅游资源的相关性,这些群体通过合作就会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这里必然存在如下关系

X1>Y1X2>Y2

旅游区域A的预期收益可表示为

EX=X1p+Y1(1-p)

旅游区域B的预期收益可表示为

EY=X2p+Y2(1-p)

则河南省旅游区域预期的总收益可表述为

E(X+Y)=EX+EY

= [X1p+Y1(1-p)]+[X2p+Y2(1-p)]

= (Y1+Y2)+[(X1-Y1)+(X2-Y2)]p

=(X1+X2)P+(Y1+Y2)(1-P)

从①式可以看出,合作能使各相关主体收益增大,即

X1>Y1

X2>Y2

如果A与B合作,则E(X+Y)会增大,亦即,旅游区域预期的总收益会增大,增大的幅度为

[(X1-Y1)+(X2-Y2)]p

如果把p看成一个随机变量,由②式可知

当p=1时,旅游区域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达到帕洛托最优状态,预期的总收益最大,且为

X1+X2

相互独立的各旅游区域主体博弈行为,是否能取得整体收益最大化,其关键不在于自身的自发合作,而是如何把能够提高P值的相关因子转化为内生的变量。影响P值的具体因素涉及到: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附加值、博弈规则、策略和活动范围等等,以上具体因素本质上涉及各旅游区域主体合作的问题。其中,旅游企业、旅游者与政府是区域旅游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旅游活动中利益相关者;附加值是由于参与者的参与而带来价值的增加值,即旅游活动在某参与者参与和退出两种情况下总价值的差值;博弈规则确定旅游活动博弈的结构,这可能来自于法规、惯例、合同条款或游客偏好等;策略是参与者对旅游活动博弈的认知和判断,并据此选择相应措施的流动方案;活动范围确定区域活动边界,包括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

二、河南省各旅游区域相关性分析

为便于分析河南省各旅游区域的相关性,我们这里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等参与方仍做前述博弈假设。前面,我们对相互独立的各旅游区域主体博弈行为的分析表明:把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附加值、博弈规则、策略和活动范围等各因子作为旅游收益的内生变量时,为取得各旅游区域整体收益最大化,必须考虑这些因子多大程度上作用于P值,亦即各旅游区域的相关性。在此我们假设A和B各自分别合作的概率为p1和p2。则有

EX=x1p1+y1(1-p1)

EY=x2p2+y2(1-p2)

DX=EX2-(EX)2

=p1(1-p1)(x-y)2

DY=EY2-(EY)2

=p2(1-p2)(x2-y2)2

所以

从而

由于变量(X,Y)的协方差阵是非负定的,可得cov(X,Y)≥0,因此

ρXY≥0

这表明,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等各参与方,在旅游附加值、博弈规则、策略和活动范围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可以把制约P值的各因素内生化,从而提高各旅游区域的相关程度,亦即正相关;相关系数的分母表明,双方达成零和博弈可能性几乎为零,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合作博弈,因此必然存在最优解,假设为(X*,Y*),即,双方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三、河南省旅游区域实现“团体收益”最大化的条件博弈

各旅游区域主体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为实现河南省区域旅游合作,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关键在于博弈方,如何使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等博弈方在旅游附加值、博弈规则、策略和活动范围等方面实现有机结合,把以上各方面转化为博弈过程的内生变量,通过制定博弈规则、策略和活动范围以及旅游附加值,协调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等方面关系,以使各旅游区域主体最终走向合作博弈,达到纳什均衡,实现河南省整体收益最大化。

河南省各旅游区域的发展既包括其内部整合,又包括外部扩张。虽然河南省旅游业正在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地方经济支持,以及人们对旅游业认识上的模糊,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强大阻力,为克服这些外生障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定发展策略以使之内生化。

1.树立旅游大市场观念,强化对旅游协作的认识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任何产业都不可能孤立地单独存在,旅游产业更是如此。因为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很高,带动面相当大,在世界旅游市场上,大范围的联合促销,树立旅游产业整体形象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如欧洲、加勒比海地区、东南亚等在世界旅游市场上的整体旅游形象越来越鲜明,区域内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促销活动也日益加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张,提供给旅游者的信息也潮水般地涌来,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的注意力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根据当地的整体形象信息,而非分散的产品信息,这就使树立、改造、传播旅游地的整体形象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河南省各地区的旅游形象建设还比较分散、独立,互相配合的积极性较低,如各地区的旅游宣传促销就表现出各自为战,甚至互相为敌、互相争夺客源的倾向,这种不良状况势必会影响到各地区、各企业的共同受益。这在客观上都要求构建广泛的协作,以实现旅游产业的有效运行。

2.政策协调与非旅游行业标准一体化的构建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要抓紧制定适合旅游产业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及配套法规,主要对区域旅游一体化进行多方面的积极干预,以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政府合作组织推动旅游开发一体化、交通建设一体化、市场开发一体化、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河南省旅游区域合作作为一项跨区域、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协作,涉及问题多、难度大,政府间的合作平台不应停留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持的发展论坛这个层面,而应提升到政府高层直接对话上,纳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发展战略的大框架下去考虑,因为以旅游交通为代表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安全的保障等问题远非各地旅游管理部门所能驾驭和控制的。

3.整合各旅游区域,着力打造异质同构旅游产品

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整合河南省各地的旅游资源,尤其特色资源,使其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在进行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时,要在深入细致的市场细分基础上开发河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全方位、多层次、深层次的旅游产品,使河南旅游产业集群“整体利益”达到最大。对特色相似、地点相近的旅游景区,应将着眼点放在将旅游产品“做大做精”上;对于互补性旅游景区,应将着眼点放在“整合”上,以提高群内旅游产品的质量,通过对旅游产品的重新组合搭配,推出跨区域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互补性旅游产品与线路,增加河南旅游产业集群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对跨区域旅游资源,应以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旅游产业集群为目标,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相似旅游资源的规模,形成旅游名牌产品簇群,尤其群内旅游拳头产品的档次。把河南省内各区域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立足省内各区域的旅游自然资源、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旅游产品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旅游产业整合、培育区域优势旅游拳头产品等途径,推动整个河南省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整合的过程要克服行政区旅游经济各自为政的体制性束缚,各区域利益要服从全局,以实现河南省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论

合作博弈战略是一种新战略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如何创造和获取价值的方法。传统旅游产业由于自身特殊性和功能定位等而备受关爱,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金融财政等方面支持。而河南省旅游产业劣势依然显著,如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管理混乱、体制不活、营销手段陈旧、技术和网络化水平低、市场不规范等,旅游产业能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站稳脚跟并谋求发展,仍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因此,合作争博弈战略是指导创新、开拓旅游新局面的有力工具。必须基于这一战略,深入调查和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规范各项合作契约,并监督、控制履约的情况;同时加大对河南省旅游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为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这是现阶段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Julie Jackson.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 the potential for actvating business clusters in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93-707.

[3]罗利,鲁若愚.Sharply值在产学研合作对策中的应用[J].软科学,2001(3).

[4][德]普法勒,沃茨.博弈分析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5]骆克任.社会经济定量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6]胡晓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博弈研究[J].亚太经济,2004(5).

2012-06-20

郭璐(1977—),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博士生,中州大学经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投融资。

F592

A

1008-3715(2012)04-0014-03

(责任编辑刘成贺)

猜你喜欢

河南省区域旅游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分割区域
旅游
区域发展篇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区域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